童军山的人文历史
根据传说,当黄帝在这里的时候,一个老人,建造房子,炼丹,免费施舍。村民们很感激,问他的名字,但老人没有回答,指着童作为他的名字。
村民们后来称它为“童军老人”。后人尊称其为“中医鼻祖”,称其为药祖圣地。这座山也被命名为“童军”,这个县被称为“桐庐县”。
童军知草木石之性味,定三味药,撰《童军集药录》,其方药为君、臣、佐、使所规范,沿用至今,是我国中医鼻祖。童军是我国最早有文化记载的医学家之一,在药理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研究。《旧唐书》、《本草纲目》、《本草纲目》、《中国人名词典》均有记载,黄帝时人,深知植物和石头的性味,确定君(主药)、臣(辅药)、左(辅药)、石(引子药)三种药。童君鼎的药方规定了君、臣、佐、使,沿用了几千年。
据考证,童军确有其人,生于四千多年前的黄帝时代,著有《童军本草集》。他是中国医学史上卓有成效的中医学家。
童军山修建的很早。宋景佑元年(10=34),名臣范仲淹在桐庐上任,写下“钟响三塔,潮平七滩”的诗句。三山宝塔是童军上的童军塔、川地山上的童渊塔和安乐山上的安乐塔。童军铁塔是县城的象征。元丰年间(1078-1085),在山顶建庙,供奉医学始祖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