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是谁?请教,谢谢!!!
开放分类:历史人物、画家、人物、医生。
目录
1.历史人物(元)
2.画家(1964-)
3.大连市西岗区文化馆干部(画家)
4.广西北海港口医院副院长
5.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1.历史人物(元)
字博文,夕号犁眉。生于元武宗至正四年(1311)六月十五日,卒于明洪武八年(1375),享年65岁,浙江省文成县城南田镇武阳村人(原州府青田县),明代政治家、诗人、军事家、文学家。他叫博文,明朝开国功臣。因此,人们称他为刘庆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他为程波,人们也称他为刘澄。他死后139年,也就是明武宗郑德九年(1514),被追封为太师,谥号文成,所以后人称他为刘文成。文成县是从1948分出的一个新县。县名是为了纪念刘基。
刘基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他从小聪明好学,有神童的美誉。元四年(1333),23岁的刘基一举考上进士,开始了仕途。他立志报国,但朝廷昏庸腐败,使他20多年的仕途遭受了诸多磨难和谴责。元(1360)二十年三月,接受朱元璋之邀,出任军务参赞,为明朝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正直勇敢,朱元璋尊称他为“我的卵巢(张亮)”。民间流传着“上有,下有刘积伯文”的说法。
二十年五月,陈友谅攻占南京郊外重镇太平,杀死朱元璋的养子朱文勋和守备司令华云。他还是太平立国,自称皇帝。集结船师,从江州向东指向应天。号称此役有张世诚合作,落马指日可待。面对陈友谅的傲慢,朱元璋的部将会感到紧张。有的主张留城决一死战,有的主张弃城转让,有的主张献城投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朱元璋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就问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刘基。刘基斩钉截铁地回答说,只有把投降的人和逃跑的人斩首,才能打败敌人,赢得胜利。他说陈友谅抢主称帝,一生骄横,心中念念不忘金陵。现在气势汹汹,顺流而下,却向我示威,迫使我退让。我们不能让它得逞,只有忠诚的反对。他还说,俗话说,最后一步棋赢了。陈友谅虽骄横凶狠,但他们行军千里来攻我,既耗力又不义。我们行动较晚,等待敌人深入,所以我用埋伏攻击他,理应获胜。这一仗对我们意义重大,一定要打好。刘基的话坚定了朱元璋的战斗决心。他采用了刘基的计划,巧妙地挫败了陈友谅的进攻。朱元璋不仅取得了保卫应天的胜利,还一举收复了太平。巩固金陵根据地。此役距刘基叛逃仅两个月,充分显示了刘基杰出的军事才能。
陈友谅虽然退守江西湖北,但他和张士诚仍是朱元璋的主要对手。为了剿灭群雄,北定中原,最终推翻元政权,朱元璋的军队在两个战略方向上持有不同的看法。多数将领主张先易后难,即先击张士诚。这一战略思想也对朱元璋产生了影响。
刘基的主张则相反。他认为张士诚生性胆小,没有野心,只求自保。这种人是小烦恼。陈友谅野心勃勃,势力强大,据长江上游,是对我最大的威胁。你先打张士诚,陈友谅乘虚攻我;但如果先讨伐陈友谅,张士诚未必敢轻举妄动。所以要淘汰旧的。当陈的死,张的孤独,生死将由我决定。陈、张相安无事,便可集结人马北上,横扫中原,大业可成。刘基的分析很有远见,应该说是朱元璋剿灭四海,建立大业的唯一正确的战略规划。朱元璋采纳了刘继智的方案,决定先征陈友谅,再攻张士诚,在全面胜利的道路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郑铮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亲自率领三军,沿长江西行至陈友谅。首先进攻安庆是不可能的。刘基知道陈友谅重兵驻守安庆,他的老巢江州(今江西九江市)肯定是空的。他建议立即进攻江州,果然,陈友谅放弃了武昌。不久,陈友谅的大臣,江西宰相胡廷睿前来商议以保留军队为条件投降,朱元璋说服刘基接受了胡的条件。胡强、其他守将见此纷纷前来缴纳,整个江西很快就纳入了朱元璋的版图。郑铮二十三年(1363)四月,陈友谅率朱元璋北上解决王小明韩林儿安丰之围,率军从武昌出来,围攻洪都。我想保卫这个重要的城镇。守将朱文正拒不抵抗,两军相持多日。七月,朱元璋率军南下,在鄱阳湖上与陈友谅决战。刘基日夜侍奉朱元璋左右,参与军机。两军激战,血染湖面,双方伤亡惨重。最后,他们在湖上僵持不下。这时,刘基给朱元璋出了一个主意,建议派重兵把守鄱阳湖周围的出口,以诱捕陈友谅。不久,陈友谅率领残军突围。我想从小岗口逃出去,却被朱元璋的军队抓住了。陈友谅死了,于君战败了。陈友谅的势力消灭后,朱元璋收兵,立即东进,攻克张士诚。郑铮二十七年(1367)九月,张士诚走投无路,自缢身亡。从此,长江中下游全部归朱元璋所有。朱元璋对刘基说:“王先生是开国一等功臣。”
刘基也有很多出其不意的战术,每次遇到战争,往往都是出奇制胜。打江州时,他看到江州城墙沿河而建,很低,就指示在战船上建一座阶梯立交桥。晚上开到城墙脚下,把立交桥搭在城墙上,士兵爬上梯子,顺利破城。郑智二十三年(1363),从滁州回金陵,途经兖州(今浙江建德县),正好是张士诚来犯的时候。兖州太守李文忠想派军队去迎敌。刘基劝阻,说三天之内,敌人自行撤退,等他派兵追击,就能大获全胜。李文忠听从了刘基的劝说。第三天拂晓,敌人撤退了,李文忠乘胜追击。
刘基运筹帷幄,巧妙算计,不仅让同僚和下属佩服,也赢得了朱元璋的信任和尊重。朱元璋把他比作汉朝谋士张亮,称他为“老先生”,而不直呼其名。他经常和他讨论军事和政治事务。有时候有重大决策,只把他叫进密室讨论,一讨论就是半天。朱元璋有时几乎依赖他。刘基母亲去世后,他想请假回老家参加葬礼。朱元璋舍不得离开他,却委婉地拒绝离开。后来他勉强批准了,并不时给青田村写信,征求军政大计。刘对作了详细的分析和答复,这总是使朱元璋非常满意。尽管如此,朱元璋最终还是提前把他叫了回来。看到主人对自己如此真诚,刘基也把朱元璋当作难得的偶遇,悉心辅佐,无所不知,为朱大明王朝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品有《玉离子》等。《余离子》两卷,18篇,195篇,每篇数千字,数百字,主要围绕时政的语言或故事展开。他的文笔巧妙,犀利,有趣,发人深省。作者以李煜这个人物为伪装,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对世界、对人情的看法。有些观点还是能给读者深刻的启示。
刘基故居是一座五开间的房子。1311六月15,刘冀生出生于此;1375四月16死在这里。有刘基48岁弃官后所建的碑刻、石臼等物。“明史?刘基传》载:“洪武四年正月赐其晚年,但饮酒,下棋,不谈。我不能要求谒见城市秩序,但我是隐姓埋名的野蛮人的谒见。底座全是脚,好把儿子引进茅屋。”由此可见刘基在当时的寒舍和高贵的品格。
2.画家(1964-)
(1964.12-)1984至1985空军文艺教学队从事美术工作,1986至1989、1999至20065在Xi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
主要成就:
*1999油画家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2002年油画《牦牛》系列参加中国美协第十六届新人画展*2002年3月油画《高原》参加第十届全国美展。
3.大连市西岗区文化馆干部(画家)
1956出生于大连。1984至1986在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他毕业于辽宁教育学院美术教育专业,是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在在大连市西岗区文化馆工作。油画《喇嘛》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夜风》、《街道》等多幅作品入选省美展,多幅作品在各级报刊发表。,参加了第八届全国美展,出版了以下画册:《刘吉画集》(1)《刘吉画集》(2)《臧东明2002-2006年的《朱昌都》和《西藏安静的地方》。
4.广西北海港口医院副院长
副主任医师。男,壮族,2月生,1939,广西防城人。1964毕业于武汉医学院医学部。现任广西北海港口医院副院长、北海市科研成果验收专家组专家、《交通医学》杂志编委。主要贡献:主要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以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为主,在劳动卫生学方面也有建树。撰写《大剂量激素休克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总结》、《呋喃唑酮联合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消化性溃疡复发与防治》、《北海市西郊血虫感染情况调查报告》、《北海口岸职业病调查报告》1978-1988等论文30余篇, 如《农民装卸工劳动卫生调查报告》等,曾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并在全国和省级学术会议上交流,部分被收入《中国科教文选》、《中国优秀论文集》等书籍,其中有5篇文章获各级优秀论文奖。 三篇论文被国际学术会议视为会议交流论文,三篇论文均获优秀论文奖。个人受邀参加洛杉矶(1998)、温哥华(1999)、曼谷(1999)等地的学术会议,受邀做专题演讲(洛杉矶)。参加全国抗感染会议、全国及交通内科学术会议、消化系统疾病会议、医院管理会议等数十项学术活动。
5.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