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肺的中药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党参、瓜蒌、瓜蒌壳、瓜蒌、瓜蒌膏、天花粉。

明党参:

微苦微寒,入肺胃,清热化痰,润燥,减少不良反应。主要用于肺热咳嗽,胃热呕吐。剂量为15g。

千户:

辛劳微寒入肺脾,疏风清热,降气化痰。主要用于风热咳嗽、痰热气喘。剂量为10g。

本品促进呼吸道分泌,故用桔梗祛痰。

胖大海:

甘淡入肺大肠经,宣肺解郁,清热润燥,润肠通便。主要用于治疗痰热咳嗽、咽喉肿痛、红肿热痛、声嘶咳嗽、便秘。剂量小于3片。

瓜蒌:

甘寒润肺、大肠、胃,清肺胃郁,化痰散结,润肠通便,主要用于治疗痰热咳嗽、胸痹、痈肿、便秘、抗乌头。用量为30-50克。

栝楼壳:

入肺善宽胸,清肺化痰。主要用于治疗痞满、胸痛、腰酸、呕吐,常伴有薤白和附子。用量为10-20g。

栝楼:善清热润燥通便,气滞便秘适宜。用量为20g。

栝楼膏:与栝楼功效相同,但功效较弱。

天花粉:

栝楼根粉,酸甘,微苦微寒,入肺胃,清热生津,润燥止渴,消肿排脓,主治热盛口渴,痈肿疮毒。剂量为15g。

川贝母:

苦、甘、微寒,或性味甘、淡,入心肺,有损伤阴虚血虚、泻肺郁气、润肺止咳之功。主要用于治疗阴虚燥热、口渴乏力、干咳咯血。它由熟地黄、阿胶、白芨、附子混合而成,用量为10g。

浙贝母:

苦寒降肺,清热化痰,消肿散结,止咳,主治风热咳嗽,痰热证,肺脓肿,乳腺炎,淋巴结核,疔疮疖肿,配玄参,知母,生蚝,海藻,附子,用量10g。

贝母:

苦寒入肺,清热化痰,解毒散结。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热痰、淋巴结核、乳腺炎、肿痛、疣(zhuì)、虫蛇咬伤、乌头。剂量为10-30g。

半夏:

它由生姜和明矾制成,然后浸泡在清水中。热吐宜用芦根、黄连,痰热宜用陈皮、茯苓、胆南星。剂量为10g。

竹沥半夏:

半夏洗净加一定比例的竹汁清热化痰,润燥止咳,用量为10g。

胆南星:

由牛胆汁制成,能清热化痰,主要用于治疗痰瘀互结、热中风、高热惊风,孕妇忌用。用量为6-9克。

竹茹、竹汁、天竺黄和草天竺黄(参见淡竹、竹和竹叶芯)。

朱儒:

竹子性青,味甘,微寒,入肺、胃、胆,清肺热痰,清胃热呕,利胆安胎,主治肺热咳嗽、胃热呕吐、扰热胎动、胆囊炎气逆、打嗝。剂量为10g。

朱力:

竹沥,味甘,性寒,心、肺、胃通畅,是清热化痰、镇惊通络的圣药。主要用于治疗热痰所致的痰热顽结、高热、惊风、中风。用量为10-20g。

天竺黄:

竹黄,虫蛀竹腔所食竹汁结晶,味甘,性寒,入心肝,清热化痰,凉心定惊。主要用于治疗厥阴心包经、肝经痰热壅盛,小儿急性热性惊厥,高热谵妄,中风痰浊。剂量为10g。

本品清热化痰作用强于胆南星。

草竹黄:

菌竹泉入药,味甘,入肺、肝,润肺止咳,祛风除湿,主治风热咳嗽、风湿痹痛。剂量为10g。

风湿性关节痛,四肢麻木,单服60g,或15g用250g酒浸泡24小时,每次服30g,百日咳小儿每次服6-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