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和莴苣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途?
亚麻
亚麻是古老的韧皮纤维作物和油料作物。亚麻起源于近东、地中海沿岸。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瑞士湖栖居民和古代埃及人,已经栽培亚麻并用其纤维纺织衣料,埃及各地的“木乃伊”也是用亚麻布包盖的。 油用型亚麻又叫做胡麻。胡麻在我国至少有1000年栽培历史。纤维型亚麻是1906年从日本引入的。中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亚麻喜凉爽、湿润的气候。 亚麻纤维具有拉力强、柔软、细度好、导电弱、吸水散水快、膨胀率大等特点,可纺高支纱,制高级衣料。
中药名 亚麻(《图经本草》)
蒙药名 麻嘎领古(《蒙药正典》)
别名 胡麻、乌兰一棍吉得
学名Linum usitatissimum L.[亚麻科]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l00厘米。直根较细,淡黄色。茎直立,圆柱形,上部分枝,无毛。叶互生,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8—4厘米,宽2—5毫米,先端锐尖,基部渐狭,全缘,有3脉,无叶柄。花生于茎顶端或上部叶腋处,成疏松聚伞花序;萼片5,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7毫米,先端突尖,具3条脉,边缘膜质,无腺点;花瓣5,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一1.5厘米,蓝色或蓝紫色,稀有白色或红紫色,早落;雄蕊5,花丝基部合生,退化雄蕊5,仅留齿状痕迹,与雄蕊互生;子房上位5室,花柱5,分离,柱头条形。蒴果球形,直径6-8毫米,淡黄色,顶端5瓣裂;种子通常l0,褐色,光滑,呈矩圆形,扁平。
分布 内蒙各地普遍栽培。
产地产量 内蒙农业地区大量栽培。产量极多。
入药部分 种子及根、茎叶入中药。
种子入蒙药。
采集加工 秋季果熟时,采收种子,晒干备用;春、秋季采挖根,洗净泥土。晒干,切段备用。
药材鉴别 性状种子呈扁平卵圆形,一端钝圆,另一端尖而歪向一侧,长4—6毫米,宽2—3毫米。表面红棕色或灰褐色,平滑而有光泽,放大镜下可见微小的凹点;种脐位于尖端凹入部分,种脊浅棕色,位于一侧边缘。种皮薄,除去种皮后可见棕色薄膜状的胚乳,内有子叶2片,黄白色,富油性,胚根朝向种子的尖端。气无,嚼之有豆腥味。
以饱满、色红棕、光亮者为佳。
鉴别取本品粉末约0.5 克,置试管中,加水3毫升,管口放一条浸有l0%碳酸钠溶液的三硝基酚试纸,塞紧(试纸勿接触溶液和管壁),将试管置水浴中加热3—5分种,试纸即呈现明显的砖红色。
化学成分 种子含十四种黄酮甙,六种花青素,二种羟基香豆素和二十种酚酸。各植物甾醇的百分比为,菜油甾醇26%,豆甾醇7%,谷甾醇41%,△5一燕麦甾醇13%,Cycloartenol 9%,24-Methylenecycloartanol 2%和胆甾醇2%。种子油含26.3毫克%游离生育酚和30.2毫克%总生育酚。
果实里氢氰酸含量很高,可以引起中毒。
药理作用 种子含粘胶和油,故有润滑、缓和刺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局部炎症。内服治疗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道炎症。
亚麻苦甙能调解小肠的分泌和运动机能。
亚麻油含多量不饱和脂肪酸,故用来预防高血脂症和动脉粥样硬化,但在动物(兔)身上,长期饲以亚麻油酸,对血胆甾醇水平、动脉的粥样病变并无特殊的保护作用(较向日葵油的效果差)。
性味功能 中药种子:味甘,性微温。润燥通便,养血祛风。根:昧甘、辛,性平。平肝,补虚,活血。茎叶:味辛,性平。祛风解毒,止血。
蒙药味甘、微苦,性温,腻、软、重。祛“赫依”,排脓,润燥。
主治 中药种子:治肠燥便秘,眩晕,病后虚弱,皮肤痒疹,皮肤干燥起屑,脱发,痈疮肿毒。根:治慢性肝炎,睾丸炎,跌扑损伤。茎叶:治痈疮肿毒,刀伤出血。
蒙药治“赫依”病,便秘,皮肤瘙痒,老年皮肤粗糙,疮疖,睾丸肿痛,痛风。
用量用法 中药10—15克,水煎服;外用全草适量,捣烂敷或煎水熏洗患处。
蒙药单用1.5—3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剂。
使用注意 中药胃弱,大便滑泄及孕妇忌用。
蒙药“巴达干”热病者忌用。
莴苣(Lactuca sativa),菊科莴苣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莴苣可分为叶用和茎用两类。莴苣的名称很多,如莴笋等。在本草书上称作“千金菜”、“莴苣”和“石苣”。叶用莴苣又称生菜,茎用莴巨又称莴笋、香笋。中国各地栽培面积莴笋比生菜多。莴笋的肉质嫩,茎可生食、凉拌、炒食、干制或腌渍。生菜主要食叶片或叶球,近年来在各大城市尤其是南方沿海各省的大城市有所发展,成为当前增加花式品种的主要蔬菜。莴苣茎叶中含有莴苣素,味苦,高温干旱苦味浓,能增强胃液,刺激消化,增进食欲,并具有镇痛和催眠的作用。
本草纲目上说∶「莴苣,正二月下种,最宜肥地,叶似白苣而尖,色稍青,折之有白汁黏手,四月抽芽,高三四尺,削皮生食,味如胡瓜,糟食亦良」照这段记载看来,生食莴苣,或糟腌莴苣,古时已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