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和胃的中药有哪些
六神曲又称“六面神曲”,由面粉、黄花蒿、杏仁、红小豆、麸皮、苍耳等混合而成。其味温、甘,能帮助消化、健脾胃、解表止泻,主要用于食积饱胀、呕吐腹泻、腹痛、消化不良等。炒神曲更适用于脾虚厌食者。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神曲中含有酵母、淀粉酶和挥发油,能抑制肠道细菌繁殖,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从而改善胃肠功能,增加食欲。2.山楂山楂性温,味甘。它是蔷薇科落叶灌木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能健胃健脾,行气散瘀,消食化积,主治积肉疝气。负责皇帝健康的明代太医院主任医师刘春曾在大量囚犯身上进行人体实验。结果表明,山楂是最能改善胃气、增进食欲的中药之一。当时他并不知道山楂的成分,但根据古籍的记载和他的实验结果,他极力主张药膳中必须加入山楂,用于病后的恢复和保健。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山楂中含有山楂酸、脂肪分解酶、维生素C、柠檬酸等。,可以增加胃中的酶,帮助分解食物的脂肪和蛋白质,使肉类易于消化。所以,在健胃理肠的治疗中,山楂真的是不可或缺的。3.麦芽麦芽味甜而平。它是由禾本科大麦的颖果发芽干燥而成。可开胃健脾、行气消积,主要用于治疗食积、食欲不振、乳汁淤积。临床上,小儿开脾胃时,往往选择未煮过的生麦芽。值得一提的是,哺乳期女性也用麦芽达到退奶断奶的效果,但要用炒麦芽。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麦芽中含有淀粉酶、转化酶、维生素B和卵磷脂,有助于大米、面粉等淀粉类食物的消化,并能促进胃蛋白酶分泌。4.鸡内金是鸡的干砂囊内壁,属于消化器官。因其功能,被中医入药。性平味苦,能健脾和胃,消食化积,散结排石。主要用于呕吐、腹泻、恶心、积滞食积、消化不良、小儿疳积、遗尿遗精。功效:鸡内金含有胃泌素角蛋白、多种氨基酸淀粉酶和胃蛋白酶,能增加胃液分泌,提高胃酸浓度,增强胃蠕动,故有助于消化。5.狗尾草又名“田童草”、“九尾草”,是台湾省常见的民间草本植物,也被称为“台湾省人参”。性味甘淡,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和胃、降胃火、消食消肿、活血通经的作用。台湾省民间常用其为食欲不佳的小儿开脾胃,食后可促进生长发育,故有人在骨移方中使用。功效:狗尾草是最常见的开胃菜,味道很好,一年四季都可以买到,也不贵。使用时,先将新鲜的狗尾草洗净,加入大量的水,4-5小时后将汤汁倒出,然后将枸杞和排骨加入汤汁中,用电饭锅炖,肉熟后即可食用。每周服用三到四次,持续两周。上面提到的药材,大部分都需要和其他中药配合使用,但单味药效果并不好,还需要考虑孩子的体质属性,所以还是要经过专业中医的诊断和处方后才能服用。申思汤——最朴素有效的开脾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