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的时候直接嚼碎咽下去。会影响疗效吗?
这个问题需要分具体情况来分析。对于西药,有些会影响疗效,对于中药,大部分会影响疗效。具体来说,从西医的角度来看,其中一种片剂是缓释片或控释片。这种西药的外部结构是专门配制的,和我们平时吃的西药完全不一样。缓释片的外包装是专门为抗胃酸而设计开发的。众所周知,胃酸的消化能力非常强,甚至属于强酸的行列。大部分食物和药物在进食后来到胃中时,会与胃酸混合,然后被胃酸的酸性消化溶解,变成非常小的颗粒供吸收。但缓释片的药理作用之一是缓慢控制药物有效成分的释放,以达到长时间不间断作用的目的。
比如糖尿病患者应该对二甲双胍非常熟悉,二甲双胍是糖尿病的常用药物。目前市场上有二甲双胍缓释片。其作用之一是缓慢控制二甲双胍的释放,在用药过程中维持相对平衡的血药浓度,在一天24小时内持续释放二甲双胍,使血糖控制在稳定的范围内,不会出现过大的波动。所以如果你咀嚼这种缓释片或者控释片,它的外部结构会被破坏,那么缓释和控释的效果这个时候就差不多被你破坏了。你吃了之后,就相当于吃了普通的药物,你将无法长时间维持相对稳定的血药浓度。
对于普通药物来说,在口中咀嚼应该关系不大,不会对药效产生很大影响。但是,这样吃有一个缺点。大部分药物其实是苦的,会影响吃的感觉。所以孩子咽不下药的时候,往往会把药碾成粉末,然后做成颗粒喝,类似于直接嚼。
对中医也有一定的侧重。有些中药的药丸比较大,所以医生会建议先嚼碎,使之变小,这样进入胃中可以增加与胃液的接触面积,更容易消化吸收,发挥药效。如果不咀嚼,它们可能会变成糊状,从而减缓药物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