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治疗急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一些问题打高分,得到专家。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主要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激素无效的病例可考虑脾切除。免疫抑制药物,如环磷酰胺,在少数情况下效果较好,但其价值仍有争议,因为在冬季易复发,副作用大。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根据病因治疗,除了减少出血和输入有激素的血小板。

本病见于中医文献“血证”、“斑疹”的记载。比如朱丹溪称之为“内伤斑”,后人也称之为“杂病斑”。认为该病可由外感邪气、气血亏损、阴虚火旺、血瘀等病因病机引起,治疗以病因诊断为主。清热解毒用于血热过多的治疗,阴虚火旺用于滋阴降压,气不用于吸血,气用于补气吸血,风热伤科用于祛风凉血,经络郁滞用于行气活血。至于热绝缘心包,阳衰萎陷等证。那么是时候清心开窍,回归杨腾飞了。

[处方名称]青子配方

适应症: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作用。适应症: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处方组成]青黛3g、紫草9g、牡丹皮9g、炭柏叶9g、生地10g、黄柏9g、炒栀子9g、仙鹤草15g、丹参15g、阿胶9g、木香3g、甘草5g,水煎。

【辩证加减】无

【治疗效果】治疗45例,其中20例病程超过1年,泼尼松和长春新碱无效,其余25例病程超过2个月,12例在其他医院中医治疗无效。服用本方后,出血全部症状基本控制在1周左右,治愈16例(其中病程2年以上8例),显效14例,好转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

【处方来源】北京儿童医院闫慧敏等。

【方药备注】本病多为实热伤络,阴虚火旺,邪热迫血冲所致。故本方以清热凉血为主要治法,用青黛、紫草、白鲜皮、生地、仙鹤草清热凉血。丹参活血化瘀;木香调理气血,通过行气增强祛瘀活血之力;辅助少量阿胶补血。这种方法既符合传统规则,又充满新意。不愧为临床范例之一。

[处方名称]益气梁雪汤

【适应症】益气养血、凉血活血的功能。适应症: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血热皮疹。

[处方组成]黄芪12g、甘草3g、赤芍12g、白芍12g、当归9g、牡丹皮6g、仙鹤草15g、茜草9g、大黄9g,水煎。

【辨证】如出血持续,血瘀严重,应加用三七或云南白药。

治疗27例,结果显效7例,有效7例,好转10例。

【处方来源】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谭雪峰。

【处方备注】黄芪、甘草用于补气。当归、白芍补血;赤芍和牡丹皮凉血活血;茜草活血止血;仙鹤草止血;大黄清热解毒。本方对血热炽盛、气血不足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洁有效。

【处方名称】灵芝

【功能主治】功能有益心脏。生血填脉。适应症: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处方组成]灵芝(人工培养),煎煮,过滤,浓缩,每毫升含生药0.175克。每次口服10-15 ml,每日三次。疗程为2周2个月。

【辩证加减】无

[治疗效果] 30例治疗后随访半年以上,除3例失访外,其余27例。慢性型14例中,显效7例,有效2例,好转1例,无效4例。急性型13例,显效12例,有效1例。血小板升高到10以上的有12例,6190006例,4000-50008例,2130000例,10例。住院时间最短为14天,最长为106天。

【处方来源】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儿科何德兴

【处方备注】灵芝为滋补品,具有扶正培本、生血补脉、益心补牌的作用。研究表明,灵芝含有生物碱、甾醇、氨基酸、内酯、糖类、香豆素等。,其药理作用包括增强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降低血胆固醇,提示其可能通过调节机体内环境发挥作用。

[处方名称]补血梁雪汤

【适应症】功能补气血,凉血活血。适应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处方组成]黄芪12g、甘草3g、赤芍9g、白芍9g、当归6g、牡丹皮6g、仙鹤草15g、茜草9g、大黄12g,水煎。6岁以下儿童应减少剂量。

【辨证】血瘀严重,舌质青紫,出血难止者,酌情加服云南白药或人参三七;对于表气不足的患者,去除当归、牡丹皮、茜草、大黄、仙鹤草,加入桂皮、生姜、大枣;阴虚火旺者,去当归、牡丹皮、茜草,加大黄,加党参、茯苓、白术、龟板、黄精、大枣。

【治疗效果】应用45例,最小35天,最大10岁。首次发现14例,复发31例,骨髓穿刺17例,均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中显效7例,有效7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浅防御型显效3例,有效7例,进展4例,无效2例。阴虚火旺型,有效1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88.9%。两年后随访31例,稳定21例,其中稳定2年以上8例。1-12岁6例,半年以上7例,缓解6例,不稳定4例。

【处方来源】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谭雪峰。

【处方备注】本方用黄芪、炙甘草补气,当归、白芍补血;赤芍、牡丹皮、凉血活血的茜草、养血止血的仙鹤草、清热解毒的大黄适用于各种血小板减少性柴油斑,尤其是原发性柴油斑。

温补脾肾方

资料来源:李志远,中国中医秘笈大全。

它由黄芪、党参、当归20克,肉豆蔻、熟地黄65438±08克,肉桂、附子65438±02克,山药65438±05克,仙鹤草30克,阿胶65438±02克(溶化)组成。

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

温补脾肾。

方解放用黄芪、党参、山药、肉豆蔻健脾补血。当归、阿胶养血养血止血;肉桂、熟附子用于温补肾阳,意为“益火之源”;再用仙鹤草加强止血。这药很厉害,效果相当显著。

适应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加减失眠、心悸、气短、乏力,加酸枣仁、茯苓、五味子;戴娜,加入陈皮、焦山楂、谷芽;腰痛、腿软、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加入枣皮、菟丝子、续断、鹿角胶(熔化);如有大量出血,加棕炭、残炭、白茅根。

有疗效治疗23例,显效6例(血小板大于654.38+1亿立方毫米,出血消失,停药后维持至少半年);有效(出血消失,血小板大于65438+万/立方毫米,停药后无法维持)10例;4例进展(出血症状缓解,血小板小于65438+万/立方毫米,但增加2万以上/立方毫米),3例无效。

益气活血汤

张,上海中医药杂志(2)1987。

由党参、黄芪15-30克,炙甘草6克,犀牛角粉3克(或水牛角30克)(吞服),生地30克,丹皮、当归9克,赤芍15克,仙鹤草、大黄、猪蹄30克,红枣65430克组成。

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

功能:益气健脾,凉血活血。

适应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加入蒲黄15g,茜草炭15g;鼻衄牙龈出血,白茅根30g,侧柏叶15g;便血,地榆炭15g,黄芩炭9g;尿血,加矢车菊15g;热毒充沛,加人牛黄6克,大青叶、石膏30克,紫草15克;有大量出血。加入生蒲黄炒阿胶石慧丸9克,牛蒡子15克。

疗效18例,显效5例,有效5例,好转4例,无效4例。

注意:病情好转后,可坚持服用益气凉血剂,巩固疗效。

平滇汤

来源陕西王津元中医(3)1988。

黄芪30-60克,白芨、黄精15克,甘草15-30克,丹皮20克,阿胶10克,赤芍、连翘,白茅根、丹参、仙鹤草30克。

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

功能:清热凉血,益气补血,活血化瘀。

黄芪、黄精和甘草。牡丹皮、丹参、赤芍活血化瘀、凉血;连翘和白茅根凉血止血;阿胶养血止血;白芨和仙鹤草收敛止血。诸药配伍,清热凉血而不伤脾气,收敛止血而不留瘀血,均可达到气血同治的效果。

适应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加入黄芩10g,紫草30g气虚型,加党参15g,大枣10枚;阴虚型,加地骨皮30克;血瘀明显,加三七6克(分两次服用)。

70例有疗效,总有效率为85.7%。0.001,差异非常显著。

六合消癜汤

来源金扬浙江中医杂志(2)1988

包括商陆(先炒)20克,仙鹤草、地榆各30克,党参、白术、山茱萸、丹参各65438±00克,黄芪、何首乌、熟地黄、党参各65438±0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30天就是1个疗程。

功能益气养阴,活血止血。

处方中重用商陆,其毒性小,宜久煎,具有扶正补虚、止血生血的作用;仙鹤草能平血止血,从而生血消颠;党参、黄芪、白术、熟地黄、何首乌、山茱萸、丹参滋补脾肾,益气养阴,玄参清热养阴,有利于治本;甘草调和各种药物,解除商陆之毒。诸药合用,起到益气养阴、活血止血的作用。

适应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阴虚发热者,减党参、白术,加黄柏、知母、牡丹皮、鳖甲;气虚者加茯苓、大枣;脾虚寒凉者,去玄参,加附子、菟丝子、补骨脂;瘀血内阻,加一笑三。

有疗效治疗50例,治愈38例(血小板65438+100000/m3以上,无出血,症状全部消除,随访半年无复发);10例好转(血小板升高20000 ~ 30000/m3,症状缓解,无明显出血倾向);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

益气养血汤

资料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总结。

它由黄芪、党参15g,白术12g,柴胡9g,升麻5g,陈皮3g,炙甘草5g,黄精12g,仙鹤草30g,何首乌15g组成。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 ~ 3次。

功能益气,养血,凉血。

适应症:血小板减少症。

疗效经临床反复使用,效果颇佳。

此外,天津去世的名医张显武自拟方子:黄芪30g,茯苓、当归、白芍、丹参、玄参15g,人参(另炖)、川芎、红花、桃仁10g,生地黄、生地各60g,仙鹤草30g,茜草20g。每日1剂量,水煎,每日两次,早晚餐后1小时,10剂量为1疗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过观察治疗,确实有止血和升高血小板的作用。

山西去世名医金自拟经验方:仙鹤草30g,紫草10g,大枣12g,红糖20g。每天在水中服用1剂量,每日口服三次,症状消除后服用1周以上。本方对治疗各种类型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效。治疗40例,辨证加减药物。结果治愈34例,好转5例,无效1例。治疗后,血小板数量增加。以上均引自《名治良方》。

调血养肝健脾汤

来源:邹景明,名医秘方集。

由当归12g、白芍15g、生地20g、牡丹皮12g、阿胶9g、墨旱莲12g、白术茯苓12g、炙甘草6g组成。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

功能:养血补肾,滋补肝脾,益气补中。

虽然有很多因素可以解释本病的病因,但其病机无非是肝肾阴虚,肝脏失去了储血功能和脾虚,失去了控制血液的能力,使血液不循正常的途径而溢于脉络之外,从而产生了本病。当归、白芍能补血活血,养血收敛;生地黄、牡丹皮养阴、凉血化瘀;旱莲草、阿胶滋阴补血;白术、茯苓、炙甘草能健脾益气,补中焦。诸药配伍使用,具有滋阴补血养肝的功效,使血液得以储存;健脾益气补中焦,使气血得以统一;让血液以正常的方式运行而不出错。

适应症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为皮肤和粘膜出血。

根据临床经验,治疗本病宜甘寒,不宜温燥或苦寒,均不利于本病。经过多年实践,选择安全有效的方剂作为治疗本病的主方。但由于患者年龄、体力、病程长短、病情轻重缓急的不同,处方也要相应加减。比如小儿稍受时令邪气影响,就容易出现内热积聚,迫使血液奔流,就出现了这种病。治疗宜清热凉血养阴。药方要去掉白术、茯苓,加犀角、金银花、连翘。许多中青年男性因肾阴不足,火虚而发炎,各伴有鼻衄和牙龈出血。治疗应该是滋阴降火,向下导热。该方除白术外,加川牛膝、白茅根、大蓟。中青年女性易肝郁化热,失去储血和调节血容量的能力,易患此病,常伴有急躁、脉数。如果血液溢出,会导致鼻出血和牙龈出血,如果血液溢出,会导致月经过多。因此,宜清肝泻火,炒栀子、柴胡。此病若因思虑过度、劳累、失去控制和调节血液的能力而发生,男女老幼皆有,病程长,则气血两虚,可伴有心悸、健忘、乏力、失眠等症状。治疗应以补益气血为主。本方减去牡丹皮、旱莲草、生地黄,加入熟地黄、黄芪、党参、远志、炒酸枣仁、龙眼肉、龙骨。

疗效使用多年,疗效满意。

另外告诉你一个秘方,据说治好了400多人,但是这个秘方只是基础的,还需要加减。

在听广西中医药大学林才志教授讲中医内科血证的时候,他给我们讲了他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秘方”,还说这个方子以后可能就是你的名方了。

处方:生地15枸杞子15淫羊藿15牛膝15山药15菟丝子30当归15丹参15山茱萸15川芎15赤芍65438。

对于这个方子,他没有过多解释,只是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属于气血两虚,阴阳两虚。

这些方法不是我随便抄的,是我从专业资料上找的。不是那种发很多秘方的帖子。每一道食谱都经过专业人士的验证。你很幸运,我刚刚收集了这种疾病的处方。

这些中医疗法,你最好找个专业人士帮你看看,再用用,因为中医需要辩证法,但这些能提供治疗思路。

另外,激素一定要尽量停止,否则更难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