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十次中医临床用药体验2020.10.438+0
山慈菇、重楼具有清热解毒、散结利咽的作用。桑白皮、瓜蒌和射干的组合具有清肺散结、利咽的功效。木蝴蝶具有清肺、疏肝理气的作用,可治咽喉、声音嘶哑。上述药物可适当加用方药中治疗“喉炎”、急慢性咽炎,往往有良好的效果。
白芷、辛夷、阿莎丽性温,入肺经,具有宣肺祛邪、通鼻窍的作用,对治疗感冒、头痛有很好的效果。
专心学习比什么都重要,浮躁心理不可接受。
花生叶片“白天开合”的现象符合阴阳消长的自然规律。临床研究证明,花生的基叶对失眠有一定的疗效。方法是每晚取鲜花茎叶100g,配干品30-50g饮用。
患有夜惊的孩子睡不好觉。将6克蝉蜕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20分钟取汁,效果良好。
对于长期体虚怕冷,夜间手脚冰凉,睡眠质量差的女性,从小到大可以用淫羊藿10-30g,每晚作为茶水服用,对提高体质,增加睡眠有很好的效果。
中医认为,好医生必须先治心,再治身。医生首先要通过四诊对患者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病因并告知治疗方法,然后开出调理气血、调理阴阳的药方,使阴阳恢复平衡,取得效果。治心即治病,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医生的最高技能。
牛膝,李时珍对本品推崇备至,认为其滋补功能似牛之力,有滋补肝肾、强筋骨、活血化瘀、引血下行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它具有舒张血管、抗血小板粘附、调节免疫、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有学者做过动物实验,高浓度的牛膝液可以促进颅脑神经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凋亡。推测对受损脑细胞代谢有一定作用。或许这种产品可以增强免疫力,增强身体清除受损神经细胞的能力。
对于小儿疾病的诊治,调理脾胃是第一位的。药物调理贵在平和,甜味可以服用。甘味入脾可健脾护肝,酸甜可转阴,辛辣可转阳。比如张仲景的甜暖建中,李东垣的甜寒养胃,吴鞠通的甜淡脾,都离不开甜,都含有呵护脾胃的意思。因此,小儿疾病的治疗重在调理脾胃,调理脾胃之虚,采用缓而轻补,补中消中,补中之法;调理脾胃,宜消补中,宜补中。
在中医里,人们认为黄连是最苦的。事实上,龙胆草和川楝子的味道比黄连更苦,两种药物的重复使用会伤害胃。用量为3-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