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芬脲:既杀虫又杀卵,以除后患。打一次顶三次。

#315民族节日#

大家好,这是俞晔拿起灯。

在防治害虫时,种植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打了一次农药,明明把害虫打倒了,但没过几天,害虫又抬头了,甚至怀疑药物是“假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防治不彻底。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就是农药不具备杀卵功能,尤其是在害虫发生高峰期,有可能通过同时杀卵来彻底消灭害虫。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虱螨脲是一种具有杀卵功能的杀虫剂,近年来在市场上比较流行。

1.关于虱螨脲

氯芬脲是诺华公司(现先正达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研发生产的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它最早于1993年在法国用于玉米销售。

随后,它已在世界各地的许多作物中注册。目前,虱螨脲已成为苯甲酰脲类农药的最大产品,在我国主要用于柑橘、蔬菜、棉花、玉米、果树等作物。

虱螨脲的杀虫机理是抑制幼虫体内几丁质合成酶的形成,干扰几丁质在表皮的沉积,阻止昆虫外骨骼的进一步生长,导致昆虫的异常蜕皮和死亡。

氯芬脲主要为胃毒,有一定的触杀作用,无内吸,但杀卵效果好,对幼虫防效显著,特别适用于防治对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机磷类杀虫剂有抗性的害虫。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171个虱螨脲注册,其中原药注册25个,单一制剂注册54个,主要为5% EC和5%,10%和15% SC,混合制剂注册92个,主要为虱螨脲。

2.产品特性

(1)杀虫谱广,应用广泛。

苯磺隆可广泛用于番茄、辣椒、黄瓜、西瓜、洋葱、花生、玉米、大豆、棉花、马铃薯、苹果、梨、桃、葡萄、核桃、柿子、石榴、猕猴桃、橙子、荔枝、香蕉、芒果、龙眼、中药材、花卉等作物。

(2)虫卵可被完全杀死,持续时间长。

虱螨脲对幼虫的效果非常好。害虫取食喷洒过化学药剂的植物组织后,麻醉后2小时内不能继续取食,从而停止危害作物,2-3天进入昆虫死亡高峰期。虽然成虫接触化学物质或食用含有化学物质的汁液后不会死亡,但产卵量和孵化率明显降低。害虫在叶片经化学药剂处理后48小时内所产的卵,95%以上不能正常孵化,10天内所产的卵不能正常孵化,可有效减少虫源。

有效期可达15-25天。

(3)兼容性好。

虱螨脲的作用机理不同于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传统农药,不存在交叉抗药性。对防治甜菜夜蛾、棉铃虫、斜纹夜蛾、烟粉虱等已对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有特效。除虫脲可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虫腈、联苯菊酯、丁醚脲、氯氰菊酯等农药混用,既扩大了杀虫范围,又相互增强,还可延缓害虫的抗药性。

(4)耐雨水冲刷,安全性好。

虱螨脲选择性高,对鳞翅目、同翅目等害虫活性极高,对蜜蜂相对安全,对哺乳动物低毒,对人、畜、作物和环境安全性好;耐雨水冲刷,如果涂抹后15分钟内没有下雨,无需再喷。

3、使用及注意事项

(1)氯芬脲对幼幼虫和卵高效,对老幼虫无效,对成虫几乎无杀灭作用(但会影响其产卵和孵化效果),最好在虫卵孵化高峰期或幼幼虫高发时单独使用;如果幼虫年龄较大,可与溴虫腈混合使用。

(2)使用中,为提高防治效果,可根据防治目标选择不同的虱螨脲混配产品,如虱螨脲、溴虫腈(主要用于防治甜菜夜蛾)、多菌灵、虱螨脲(主要用于防治抗性害虫)、阿维菌素、虱螨脲、毒死蜱(主要用于防治棉铃虫)等。,以提高控制效果。

(3)氯芬脲对氟铃脲、氟铃脲和除虫脲有交叉抗性,应避免同时或交替使用;由于虱螨脲无内吸性,使用时药液应尽量喷洒均匀。

好了,这就是今天虱螨脲的分享。如果觉得有用,记得收藏俞晔拾光。欢迎喜欢,留言转发。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