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波长的光?

波长从大到小: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红、橙、黄、绿、靛)、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

波长:

无线电波的波长通常用频率来表示:300 khz ~ 30 GHz。

微波1毫米-1米

红外线0.76-1000μ m

可见光:

红色640-780纳米

橙色640-610纳米

黄色610—530纳米

绿色505-525纳米

蓝色505-470纳米

紫色470-380纳米

紫外线0.01-0.4μ m

x射线0.01-10纳米

伽马射线短于0.02纳米。

使用:

无线电波:如收音机、无线电视、对讲机等。

微波: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业务,包括微波复用通信、微波中继通信、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现代雷达大多是微波雷达,还有无线电辐射计,微波炉等等。

红外:红外广泛应用于监控设备,一般自带近红外光源。系统设计与可见光非常相似。远红外主要用于军事。

可见光:就是我们平时能看到的各种颜色的光,应用太广泛了。

紫外线:农业上用来诱杀害虫的荧光灯、日光灯、黑光灯都是利用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发光。

x射线:医学上常用于透视,工业上常用于探伤。X射线能激发荧光,电离气体,使感光乳胶敏感,所以X射线可以用电离计、闪烁计数器和感光乳胶片来探测。

γ射线:γ射线穿透力强,工业上可用于探伤或流水线自动控制。伽马射线对细胞是致命的,在医学上用于治疗肿瘤。

扩展数据:

根据电磁波产生的方式,可以分为三部分:

高频区(高能辐射区)

这些射线包括x射线、伽马射线和宇宙射线。它们是用带电粒子轰击某些物质而产生的。这些辐射的特点是量子能量高,与物质相互作用时,涨落弱,粒子强。

长波区域(低能量辐射区域)

这些包括具有最低频率的辐射,例如长波、无线电波和微波。它们由具有电容和电感振动结构的电子束管产生和接收,即能量在电容和电感之间振荡。它们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更多的是以波动性为特征。

中间区(中间能量辐射区)

这些包括红外辐射、可见光和紫外辐射。这部分辐射来自原子和分子的运动,在红外区,辐射主要来自分子的转动和振动;在可见光和紫外区,辐射主要来自原子场中电子的跃迁。这部分辐射统称为光辐射,在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涨落和粒子二象性。

自然界中各种辐射源的电磁波谱相当丰富和广泛,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的电磁波谱与光电子成像技术直接相关,它们的特征参数是波长λ、频率f和光子能量e。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f=c/λ,E=hf=hc/λ,E=1.24/λ,其中E和λ的单位分别为eV和微米,h为普朗克常数(6.6260755 x 10J·s);c为光速,在真空中的近似值为3x10m/s,在工程实践中,根据不同的需要和习惯,采用不同的光谱参数测量单位。

对于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常用微米和nm来表示波长;对于无线电频谱,用Hz或m分别表示其频率和波长;对于高能粒子辐射,常用eV来表示能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电磁频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