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怎么治疗比较好?

鸡球虫病是由寄生在肠道上皮细胞上的艾美耳球虫引起的疾病。该病以出血性肠炎、血痢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寄生在鸡身上的球虫很多,毒性最强的是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前者引起急性盲肠球虫病,多见于幼鸡。后者引起急性肠道球虫病,多见于成年鸡,两者均可导致鸡大量死亡。

(1)流行病学:该病主要发生在3月龄以内的雏鸡,15 ~ 45日龄内最易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高。11日龄以下的鸡很少发生,成年鸡多有感染。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春季和夏季,此时雨水较多,气温在22 ~ 30℃。由于鸡舍内温暖湿润的小气候,肉鸡的发病季节没有蛋鸡明显。感染的主要途径是消化道。但拥挤、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湿度大、育雏温度不平衡是诱发因素。

(2)主要症状及尸检变化病鸡怕冷,挤在一起,毛垂下来,闭眼打盹。经常腹泻,排出血便或血。贫血,冠髭苍白,嗉囊充满液体,后期运动障碍,倒地抽搐而死。3月龄以上的幼鸡多为慢性,不一定有血便,但逐渐消瘦,站立不动,后期麻痹衰竭而死。

死鸡的黏膜和鸡冠呈苍白色或蓝色,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液体排泄物污染。主要病变在盲肠。可见盲肠肿胀数次,棕红色或暗红色,质地较正常坚实。切开后可见血块,或内含黄白色豆腐渣样坏死物质混有血液。如果时间稍长一点,盲肠内有由血块、坏死物质和粘稠渗出物凝固而成的栓子,堵塞肠腔。在慢性病例中,病变大多位于小肠的前部和中部,尤其是十二指肠。肠壁发炎增厚,切开后肠黏膜上有小出血区,内有粘稠渗出物,常混有血块。

(3)球虫的预防主要是加强卫生管理,保持舍内干燥,定期清理粪便,按综合防疫措施要求进行各种消毒。为了减少球虫感染,最好采用笼养或网上平养。

抗球虫药物种类繁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同时注意球虫的耐药性,有计划地更换用药。下面是一些常用的:

秋立灵:治疗剂量为每100 kg饲料25克,连用3-5天,预防剂量减半,连续使用。尼卡巴嗪、氨基比林、克球多的剂量和用法与秋立灵相同。

氯苯双胍:治疗剂量为每100 kg饲料3克,预防剂量减半,持续5-7周。由于本品会使肉产生异味,肉鸡上市前7 ~ 10天应停药。

盐霉素:从10日龄起,在每100公斤饲料中加入本品5 ~ 7克,混匀。7 ~ 10天为一个疗程,间隔5天即可使用。

常山酮:治疗剂量为每100kg饲料0.4g混合饲料,预防剂量减半,持续1 ~ 2周。

复方地菌净:治疗剂量为每100 kg饲料20克,混合饲喂。

海南霉素:治疗剂量100kg,配合饲料75 g,预防剂量为治疗剂量的2/3。

此外,卡波霉素、马杜霉素、氯地嗪、苯乙氰等新型抗球虫药物也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他也可与金霉素、广虫灵、吉保-20、球虫粉等混合使用。,也可以通过肌肉注射青霉素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