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眩晕的偏方有哪些?

头晕的原因有很多,需要找出自己为什么会头晕,然后对症治疗。

眩晕症中医分为以下几种

肾精亏虚,痰湿凝滞,肝阳上亢,血瘀内阻,气血不足。

(1)肝阳上亢: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易怒,肢体麻木震颤严重,头晕头痛,语言不利,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平肝潜阳。

处方:天麻10克,钩藤10克,石决明30克,生牡蛎30克(先炒),赭石30克(先炒),川牛膝10克,益母草10克,黄芩10克。

(2)痰浊阻络:头晕头重,胸闷乏力,食欲不振,偶有吐沫,苔腻,脉滑。

治疗:化痰健脾。

处方:半夏10g,白术10g,天麻10g,橙子10g,茯苓10g,生姜2g,大枣6g,甘草6g。

(3)瘀血阻络:头晕伴头痛,局部疼痛,心悸,烦闷,乏力,唇暗或舌有瘀斑,脉涩或细。

治疗:活血化瘀,促进再生。

处方:当归15g,生地15g,桃仁6g,红花6g,赤芍6g,枳壳10g,柴胡6g,桔梗6g,川芎6g,牛膝6g,天麻6g。

(4)肾精不足:头晕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红,苔少或无,脉细。

治疗:补肾填精。

处方:党参15g、熟地黄12g、茯苓12g、天冬12g、麦冬12g、柴禾车10g、龟板15g(先炒)、杜仲65433。

10g,女贞子10g,早莲10g。

(5)气血不足:活动后头晕加重,神疲乏力,气短,面色苍白,食欲不振,舌质淡胖,脉细或弱。

治疗:益气养血健脾。

处方:人参15g(另煎),黄芪25g,当归12g,白术12g,茯苓10g,川芎12g,白芍12g,地黄12g。

(6)针刺治疗:主要穴位:风池穴、百会穴、唐寅穴、合谷穴、任重穴、睡穴、太冲穴。配穴:恶心呕吐者加内关、神门、足三里;耳鸣加飓风,听力宫,率谷和中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