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详细信息大全

鹿港是台湾省彰化县的一个镇。西邻台湾省海峡,东、南、北分别与秀水乡、复兴乡、西乡、和美镇接壤。面积39.46平方公里,人口8.5万。

鹿港名称的由来,是因荷兰时代,这个港口大量出口鹿皮而得名。

中文名:鹿港开放时间:全天门票价格:免费著名景点:天后宫?龙山寺?寺庙所属国家:中国所属城市:台湾彰化县适宜游览季节:春夏秋出游前必读,景点动态,景点介绍,重点信息,交通信息,主要景点,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传统工艺,鹿港美食,地名由来,鹿港别称,台北承德路到鹿港统一客运的交通信息;或者从台中市背火车站、彰化火车站搭乘彰化客运到鹿港。主景区鹿港,八景十二胜,曲径与晴冬,门后车,宜楼月,瓮壁斜阳,新宫读碑,宜楼深泉,楼井雕柱,半井中思源,阳光下观石。每个地方都有有趣的典故或者有特色的建筑造型。中山路后面的金胜巷是九曲巷和十一楼两个景点。弯弯巷是为了阻挡鹿港冬天强烈的海风,“弯弯巷冬天阳光明媚”的含义就在这里。世一楼又名“快马楼”,典雅美观,是台湾颇具特色的古建筑。十一楼附近有一面小规模的瓮墙,但保存完好。距离民俗文物馆约100米的谢宅,有120个酒缸,在台湾绝无仅有。十二胜中,意大利建筑最为著名,意大利建筑现在被称为“遗产室”。是一座福建风格的阁楼,位于九曲巷侧巷的青创古建筑内。楼上有一个圆窗,葫芦和古钱交错,古意盎然,吸引游客的目光较少。此外,鲁抗还有凯文书院、龙山寺、天后宫三处古迹,还有一座专门保存民间文物的民间文物博物馆。除了丰富的历史遗迹,鹿港镇的大街小巷也处处透露着乡村的古朴和古意,比如巷子里古朴的老房子,中山路上至今还能看到的古老的早期中药店和布店,还有一次鹿港古玩之旅,可以沿着中山路为轴去参观。现代景点包括勃兰特健康博物馆、台湾省玻璃博物馆和张斌秀川健康公园。过了关隘,有一座砖楼,上面刻着“门遇后车”四个字,这是过去用来作为防守车道划分地盘的关隘;早些年,来自各个民族的移民,如张泉,经常打仗,当地富裕,有土匪看守。所以居民在巷子里设了一个关口,晚上封闭,这也是鹿港城街的特色之一。九曲巷(金胜巷)在鹿港外海。冬天,名为“九江风”的东北季风席卷大街小巷,寒风刺骨。为了阻挡剧烈的风,很多老街都设计成窄窄的折叠状,一般称为九曲巷。它能成功阻挡强风,使车道温暖宜人。素有“曲径通幽,冬日艳阳”之称,金胜巷是当今最具特色的。瓮墙是传统鹿港民居中非常有特色的装饰。墙面用空酒缸,通风美观。能用来砌墙的酒缸那么多,也反映了当年鹿港的繁华。意大利建筑以其美丽的闺房故事吸引着人们。据说曾经有一个女人,她的丈夫尝试了很久也没有回来,每天在窗前等待,最后抑郁而死。意式建筑的圆形花窗由古钱和葫芦图案组成,寓意求财祈福,在杨桃树的摇曳下更加迷人。十一楼位于九曲巷(金胜巷)底。抬头望去,可以看到一座红砖嵌绿琉璃瓦的“跑马楼”。两边的建筑是“十一楼”,曾经是鹿港文人的聚集地。所谓十一楼,是指琴棋书画、酒、花、月、烟、博、茶等文人十大雅事。有流传的诗词。天后宫列为三级古迹,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供奉梅州天后宫恭恭敬敬请来的二母。原本为了航行安全而建的小庙,经过不断扩建,变成了今天的规模。以前,鹿港的居民靠渡海贸易和捕鱼为生,所以他们非常信奉妈祖。天后宫至今香火依旧,也是鹿港最重要的信仰中心。台湾省有600多座寺庙经销鹿港天后宫的香火,所以一年四季都有络绎不绝的香客回来上香。三百年来,香烟熏黑了妈祖的脸,所以信徒称之为“黑脸母”或“香烟母”,可见香火之盛。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生日,如潮水般的香客涌入,让天后宫沸腾,是鹿港的一件大事。除了信仰的重要性,天后宫的建筑也是相当可观的;精致的细节装饰,简单的石雕,大殿里神气活现的千里眼和耳朵雕像,还有清乾隆和光绪皇帝赠送的御笔和匾额,都是不容错过的。此外,天后宫后殿已建成妈祖文物博物馆,陈列妈祖旧时使用的凤冠轿子等各类文物,不定期推出鹿港宗教文物展览。文祠文祠的全称是“文昌帝君庙”,包括文祠、吴淼和凯文书院,因文武并存而十分特殊。凯文书院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外观古朴大方。由当时的陆港海防同乡邓传安所建,为纪念明末大学者沈而得名。过去书院藏书30余万册,聘有名儒学生,是老鹿港重要的文教发祥地。文庙建于嘉庆17年(1812),供奉文昌皇帝,也是过去鹿港士人的精神信仰中心。文庙的格局和凯文书院很像,最大的不同是文庙入口的两面墙上挂满了各种书法书籍,相当可观。武庙鲜红的外表相当惹眼。主要神社是关帝盛骏,而周仓,关平和赤兔马是福建名师崇拜。鹿港民俗文物馆鹿港民俗文物馆是台湾省收藏最完整的民俗文物馆之一。这里原是陆港前政要顾的故居。整个建筑模仿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风格,是本世纪初西化潮流下的精美之作。馆内台湾省传统民间文物多达6000件,犹如一座丰富的历史宝库。文物馆包括近20个陈列室,陈列清代中期至民国初年的文物,如生活用具、家具、字画、宗教习俗等用品;比如清末民初的刺绣衣服、精美的珍珠母贝家具、古老的乐器,甚至织布机、剃发摊,无论是富裕家庭的家居摆设,还是普通百姓的生活用品,都具有历史价值。此外,馆内还陈列着鹿港老照片、旧城街景模型,播放《鹿港古风》等视听影片,值得仔细观看。地点鹿港,原名鹿仔港,属于台湾彰化县,位于北纬24度,东经10分,120度22分30秒至120度30分。东临秀水镇,西接台湾海峡,南接复兴镇福禄溪,北接西乡镇和美镇。是台湾省300年历史中的历史古镇。鹿港所在地彰化台湾省有所谓“一府(台南)、二鹿(鹿港)、三蒙嘎(台北万华)”,其“二鹿”指的就是鹿港。清代鹿港与中国大陆有着深厚的渊源。乾隆49年(公元1784年)与福建泉州汉江直航后,贸易往来更加频繁,也促成了一度为台湾省第二大镇的鹿港的繁荣。历史沿革在鹿港初期,汉族移民没有大量迁入的时候,居住在当时属于麻芝林社会的平埔族巴布扎,居民生活比较原始。荷兰人占领台湾省之前,据说是原住民猎鹿的地方。清光绪八年,一个叫黄凤昌的人到台湾旅游,写了一本书《台湾省杂记》和一首诗《鹿仔港打鹿诗》:“群山环海,流水潺潺。打鹿回去挺好的,歌也特别响。“其中,我们不难想象当时生活在这里的原住民的悠闲情形。鹿港鹿仔港的地名,最早见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高拱淦编纂的《台湾省府四军志》:“台湾省水师离营......一个点防守路宰港,报这个营的官兵轮流防守.....“鹿仔港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首次称“鹿港”,福建将军永德立正门,曰,”.....到了北路,罗章华等属,便从鹿港出国了...".光绪年间,由于港口逐渐淤积,航运逐渐被鹿港街以西4公里的崇溪港所取代。日据初期(1895),鲁抗曾被称为冲溪港。除了历史遗迹,鹿港的传统工艺是由台湾省最传统的工匠传承的。台湾36位薪资奖得主,陆港占16。像三义,可能只是以木雕出名,但是鹿港有金雕,银雕,木雕等等,这些工匠的艺术品吸引了很多外地人驻足。王惠妹指出,近年来陆客到访陆港的人数最多,而这些工匠的技艺总会让大陆的学者和官员有惊喜的礼物,是代表团每次到访陆港必去的地方。除了独特的手工艺品,鹿港美食也因其美食小吃和茶点而闻名,包括海鲜、风味极佳的地方小吃,如鱿鱼汤、肉丸、面糊、肉包子、虾球、平面食品、蚵仔煎、生煎五味、面茶、杏仁茶等。,以及著名的传统茶点如成安糕、绿豆糕等。地名起源似鹿,故名鹿仔港。以前台湾省中部有很多鹿,鹿港是鹿群经常聚集的地方。荷兰人占领台湾到清初,鹿群遍地,鹿的买卖非常繁荣,汉人就把这里叫做鹿仔港。(这个是大家公认的)平埔族方言Rokau-an是闽南语的音译,但这种语言的原意不详。鲁抗在台湾省被称为“小全州”,与台湾省其他地方的闽南语不同。鲁抗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家乡泉州方言的特点,与泉州府城方言高度一致,受漳州方言影响较小。此外,鲁抗与泉州民风相同,两地渊源深厚,交流频繁。此前,鹿港天后宫已连续两年组织信众赴泉州朝觐,今年是第三年这样做,充分说明海峡两岸同根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