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中草药的优劣?
儿茶:用火柴棍蘸水浸出液,使其略显颜色。火柴棍干了,用浓盐酸泡一下,马上拿出来。在火焰附近加热后,木棒会变成深红色,以便检查儿茶素。
芦荟:1∶100芦荟水溶液2ml,加入等量的饱和溴水,形成四溴芦荟混合苷黄色沉淀。
牛黄:取少许加水调和,涂于指甲上,可将指甲染成黄色,长久不褪色,俗称“挂钉”;入口清香清凉,口感先苦后微甜,嚼起来不黏腻,可以慢慢溶解。人工牛黄也能“挂钉”,但吃后没有凉凉的感觉,口气微香,略带腥味。
石膏:取2g粉末,140℃烘烤20min,加入1.5ml水,搅拌,静置5min,成为粘稠固体。石膏因石膏加热失去部分结晶水而成熟,遇水又变成生石膏,呈粘性。其他矿石不具备这一特性。
柴胡:正宗水提取物,无泡沫反应;然而,柴胡的水提取物DC。具有强烈的泡沫反应。
菘蓝:菘蓝的根为十字花科菘蓝或爵床科菘蓝的根。两者的区别在于板蓝根煎剂能显示蓝色荧光;而马兰根水煎液中没有蓝色荧光反应。
远志:取粉末0.5g,加入10ml热水,强力摇动1分钟,即产生持续的泡沫,10分钟内不消失,以查皂苷。
白芷:取粉末0.5g,加水3ml,摇匀过滤,取滤液2滴,置于滤纸上,紫外光下观察,呈蓝色荧光。
柴胡:取0.25g粉末于试管中,加入5ml蒸馏水,浸泡20分钟,过滤,取滤液用力摇匀5分钟,会有持续的泡沫,以查皂苷。
七叶一枝花:由于含有甾体皂甙,其水提取物摇动后产生大量气泡,持续时间长;而拳参的泡沫反应中含有没食子酸,不含皂苷。
天麻:水蒸后有尿(马尿)味的才是正品,野生的比家养的口感更强。另外,取1g天麻粉,加10ml水,浸泡4小时,随时摇匀,过滤,滤液加入2 ~ 4滴碘试液,反应呈紫色或酒红色。
阿胶、龟板胶、鹿角胶:取少量胶质药材,用热水溶解后,溶液透明,香甜,无沉淀,无异味,无浮油。否则就是假的。
山药、茯苓、三七、贝母、冬虫夏草、鹿茸:这类药材用五谷粉造假的多。在热水中浸泡后,谷物脚轮会融化,但正品不会。
红花(菊科植物红花的干花):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金黄色,花不凋谢。
藏红花(鸢尾属藏红花的干燥柱头):浸泡在水中后,柱头膨大成长喇叭状,水面上应该有油漂浮。水染成黄色,不显红色,没有沉淀,用棍子搅拌不容易破,否则就是假货。
秦皮:稍浸入水中,因其含有荧光物质秦皮乙素和秦皮乙素,浸出液在阳光下可见蓝色荧光。
香加皮:水或乙醇浸提液在紫外光下呈紫色荧光,加入稀盐酸(以香加皮总苷计)后荧光不变,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黄绿色荧光(4-甲氧基水杨酸反应)。刺五加没有这种反应。
苏木:放入热水中,浸液为亮粉红色透明液体,加酸(或醋)的液体变黄,加碱(或石灰水)的液体变红。
姜黄:浸泡在热水或乙醇中,为明亮的橙黄色透明液体,加碱(或苏打水)后呈粉红色。
熊胆:其粉末放入水杯中,可逐渐溶解,呈螺旋状,黄线垂至杯底,不扩散。
小童草:水泡后感觉黏滑;干品咀嚼时也有黏滑感。
南天仙(水皂):泡水时,毛发膨胀直立,蓬松散乱,粘性大,味淡,舌粘。神仙(茄科)不粘,味苦。
葶苈子、车前子:用水浸泡后,种子发粘发胀。
胖大海:用热水浸泡后,膨胀到原来体积的几十倍,呈现絮状团块。
竹黄:天然竹子James J.S.Wong到唾液时吸舌力很强,而人造竹黄吸力很小,颜色多为纯白色。天然竹黄水提取物对酚酞指示剂不呈碱性,而人工竹黄呈碱性,呈紫色。
乳香:正品用水研磨后为白色乳液。
没药:如果用水研磨成黄褐色乳剂,则为真药。
青黛:取0.5g,加10ml水,摇匀,放置片刻。水层不要深蓝色,这样可以检查是否含有水溶性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