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口乡经济调查
乡镇企业有仙桥石村厂、巡罗电站、路桥环保砂厂、柏林火纸厂等,均为个体私营企业。
该乡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办经济实体,始终坚持工业富乡,实现了乡党委政府提出的1234工业目标规划,即以辽南沿线四个村为重点的“十里水果走廊”;“第二带”建立辽南线生态景观带和柏林河流域生态景观带;“三个基地”以小椴、仙桥、路桥、罗琨四村为重点,种植造林基地1500亩,其中发展毛竹500亩,以小椴、禄口、柏林三村为重点,发展茶叶生产基地500亩,发展茶园500亩,以黄桥、柏林、禄口、小椴四村为重点,发展蚕桑基地,发展桑园。“四社”是以丁、周美福为首的生猪养殖专业户,10头以上的10户,200头以上的3户,500只鸡鸭的32户,10头以上的21户,以汉为主。建设成为“茶山焦刚遍地桑葚,竹花柳果飘香,牛羊鸡鸭猪成群,生态经济先行”的社会主义文明和谐新农村。
一.种植
精耕细作不仅是一种人口众多的耕作方式,也反映了当地劳动人民勤劳的天性。在人均不到0.6亩水田的条件下,路口乡通过高标准、抓科技、统筹布局,使全乡所有耕地年年水稻、红薯丰收,蔬菜、蚕桑发展迅速,百合、药材得到及时补充,其他杂粮收入丰厚,现已呈现出良好的形态。早稻改革,推广良种3000亩,年产优质稻1.5万吨;大棚蔬菜基地100亩,反季大量收获蔬菜,缓解了西部农民用菜矛盾,年盈利80万元。沉寂了近20年的百合种植悄然兴起;150亩种植的百合长势良好,产品远销武宁、平江等地。种植100亩葛根(右)、500亩丹参、玄参现长势良好,有望丰收。蚕桑支柱产业在低谷中奋起直追。现拥有桑园500亩,产茧400个,高标准桑苗100亩,长势良好,全年扩桑1000亩。全乡有果园1500亩,板栗800亩,盛产鲜梨、板栗、竹笋。
二是养殖业异军突起。在全年生猪市场下滑的情况下,率先在全县推广瘦肉型猪的养殖和养殖,有3个百头以上专业户。随着山鸡和鸽子数量的不断增加,预计可为市场提供1.500只雏山鸡,产值1.5万元,每年可提供成品山鸡2000只,鸽子5000只。水产养殖更是创新,投资近50万,功能齐全。产卵、孵化、出尾的鱼种出口到湖南、湖北及本省邻近县。年产2万条的金鱼养殖分公司,为广大水产养殖爱好者提供各种颜色的金鱼。在近200亩水面上养鱼,投资20万元,年产鲜鱼654.38+万斤,利润654.38+万元,税收近2万元。
第三,木材加工业
木材加工业有市场,外面有市场,但加工能力严重不足。通过走粗引进、精出口之路,投资近30万元,形成了以混合地板为主的精品优质木材加工业,产品远销安徽、浙江、武汉等沿海大中城市。
第四,建筑安装业
擅长建筑安装的路口豪情把他们的建筑安装工程留在了全县乃至大中城市,特别是有近200名筑路工人,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信誉为全县完成油路、铺设水泥路立下了汗马功劳,每年为国家创造税收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