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的家庭栽培方法
荆芥的家庭栽培方法
1.准备种子、花盆和土壤。
准备好种子,选择大一点的花盆,因为这样,可以种的越来越多。我把它种在一个有藤蔓的大花盆里。一般播种后一周差不多就发芽了。花蕾与罗勒的花蕾非常相似。
浇水
记得给它浇水。当你看到土壤变白时,你必须给它浇水。这个时候不要施肥。如果土壤变硬了,就把它弄松。它喜欢肥沃松软的土壤。
3.维护
幼苗正在成长。如果看到周围有杂草,及时拔掉,避免抢营养。虽然不大,却在偷偷的努力成长。
4.施肥
幼苗已经长成大荆芥。这个时候可以施肥,比如鸡粪,牛粪,环保酵素,这类有机肥都可以。
5.收获
荆芥越来越强。这时候可以从上面把嫩叶摘下来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高产栽培
荆芥生长期忌大雨。雨水太多容易导致大面积死亡,而且蔓延很快,要避免重茬。由于其生长期主要集中在雨季,荆芥的种植风险较大。不过这种产品最大的特点是:投资少,种子和化肥投资小。
一、生长习性荆芥喜欢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丰富的壤土或砂壤土较好。低洼地、盐碱地、重粘土都不适合种植。
2.整地施肥: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田地,精耕细作。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3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钾肥50公斤。然后做个床,等着播种。
3.播种荆芥,用种子繁殖。制作中经常使用直播。幼苗也可以移植。播种期包括春播和夏播。春播在清明前后;夏播是在芒种前后,主要用油菜花和小麦茬。直播前用钋在整个畦面做浅沟,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浇水保湿,以利于出苗。每亩播种量1公斤。清明节前后,要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整个畦面上,并疏松土面,使覆土无籽,并浇水保墒,以利于出苗。苗木全部栽好后加强田间管理。当苗高为15cm时,即可移栽。5-6月移栽,阴雨天气,挖出荆芥幼苗,按20×10 cm的行距种植在整个畦面上,每穴种植2-3株。为生存保存水分的水。
四、田间管理荆芥苗全部栽植或移栽后,要注意中耕除草,干旱天气要勤浇水,雨天要及时排水。封堤前后追肥一次:每亩尿素10公斤,磷酸二氢钾5公斤。
五、病虫害防治荆芥的主要病害有立枯病、黑斑病和茎枯病。可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1,实行轮作,3~5年一次。
2.发病前用1∶1∶100波尔多液预防。
3.发病初期用多菌灵防治。主要害虫为银纹夜蛾,可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杀灭。地下害虫被诱捕并用毒饵杀死。
6.采收加工荆芥一般在大部分花蕙种子后采收。把荆芥割下来晒干,当药卖。亩产300公斤。连根拔起的叫荆芥。切掉花的上半部分叫做荆芥。那些干、绿、久、香的才是极品。
荆芥的属性与价值
1,科和属
荆芥。
2.原产地
新疆、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山东、湖北、贵州、四川、云南;多生于房屋或灌木丛附近,海拔一般不超过2500米。从中南欧经阿富汗向东分布到日本,在美洲和南部非洲逃到野外。模式标本从欧洲采集。
3.别名
荆芥,别名:香椿、香椿、方蒿、假香椿。
4.介绍
荆芥,别名:香椿、香椿、四角蒿、荆芥,为唇形科、荆芥属多年生植物。茎粗壮,基部木质,多分枝,高40-150 cm,基部近四棱,上部钝四棱,浅槽,白色短柔毛。它被用作干燥茎,叶和穗的药。有新鲜花蕾的孩子镇静效果最好。荆芥叶黄绿色,茎方形略带紫色,横切面黄白色,穗微黑、紫、黄、绿。味道温和,性质温和,无毒,香味浓郁。荆芥为发汗退热药,为常用中药之一,具有化痰、祛风、凉血的功效。治疗流行性感冒,头痛,寒热,出汗和呕吐。
荆芥的营养价值
根据中医资料,荆芥是一种草本植物,含有薄荷酮,辛温解表,发汗祛风。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初期的感冒、发热、鼻塞、头痛等。从荆芥花梗中分离出3个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均具有抗感染活性。
吃荆芥的好处
解表祛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和溃疡。炒炭治疗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1,外感表证。本品辛香,善散风,性温,性平,是最温和的散风寒之药。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还是寒热不明显,都可以广泛应用。
2、麻疹不透明,风疹痒。
3、疮疡初有表证。
4、吐血、鼻出血、便血、崩漏等出血综合征。
主治:寒热、头痛、目痒、咽痛、咳嗽、麻疹、风疹、痈、commodore、吐血、血块、便血、崩漏、产后中风、血晕。
吃荆芥的最佳时间。
随时欢迎。
荆芥的购买方法
夏秋季节,花开到顶,穗绿时,剪去地上部分,晒干。还有就是分别采摘花穗,然后切下茎枝,分别晒干,就叫‘荆芥’和‘荆芥’。放入盒子或其他容器中,盖紧盖子,放在干燥的地方。应在30℃以下存放,以防霉变、虫蛀、串线。
荆芥的副作用
应避免表虚自汗和阴虚头痛。
1,《药性论》:“荆芥久渴。”
2、《杭炜集谈》:“凡服荆芥风药者,不宜吃鱼。”
3、《大纲》:“反驴肉,无鳞鱼。”
4、《巯基本草》:“表虚多汗者,宜忌之;血虚、风寒、寒热者勿用;因阴虚火旺而头痛者,面红耳赤,小心不要出错。”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①《本经》:治寒热、鼠漏、瘰疬生疮、破结聚气、血瘀湿痹。
②药性理论:治邪风贼风,歪嘴歪脸,周身执拗,心虚健忘,会使病情加重。主邪气,除劳,治肿;取一握,以五升水切之,以二升煮之,寒分二份,以活血通络,传输五脏气虚,发汗除风寒;捣实粉末和醋以密封膨胀。
③孟伟:产后中风,肢体僵硬,末服酒精。
4《食疗本草》:助脾胃。
⑤食用本草:主血劳满,有腰酸汗出,夫脚气,筋骨心烦,阴阳毒,伤寒头痛,头眩,手足焦虑。
⑥《日华子本草》:益五脏,消食,解酒。煮热食煎茶治头风汗;用黑豆汁煎治伤寒。
⑦《本草》:治头风、劳乏、疮疥、妇人血风。
⑧滇南草药:治跌打损伤,涂毒疮。治吐血。荆芥穗能疏风止头痛,明目,解除肺、肝、喉的热痛,消肿解毒,消疮痈。治便血,止妇人骤崩,消风热,疏通肺气鼻窍。
9《纲要》:疏风清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消肿。治强,目暗,疮毒,阴郁,吐血,鼻衄,出血,血痢,虚脱,痔疮,漏。
荆芥禁忌
表虚多汗,阴虚火旺者忌用。
荆芥的药理作用
发烧和发烧:
家兔口服汤剂解热、降温作用较弱。
抗炎和镇痛作用
腹腔注射汤剂能明显抑制炎症小鼠耳廓肿胀;能明显抑制炎症小鼠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其抗炎作用与荆芥中含有的苯丙基呋喃有关。呋喃衍生物对3-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促进更多皮质类固醇的产生,起到抗炎作用。腹腔注射汤剂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过敏:
类黄酮如橙皮苷对脂氧合酶有抑制作用。脂氧合酶是一种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SRS-A),因此荆芥具有抗过敏和抗哮喘的治疗作用。
止血:
荆芥炭能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起到止血作用,临床使用宜吞服散剂。
减少氧自由基:
其中所含的橙皮苷能抑制过氧化物酶,减少生物膜脂质过氧化产生的氧自由基,从而抗衰老,防治心血管疾病、肿瘤及其他老年人常见病。
其他:
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癌作用,能抑制试管中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该汤剂对肠肌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荆芥的作用
一是用于治疗外感疾病。
寒风热都可以吃荆芥。寒,加点风姜。风热,加点薄荷和柴胡。荆芥虽属辛温,但温而不燥。与辛凉解表药配伍,可增强疏散风热的功效,适用于发热、头痛等风热症状。
二是用于化痰消痰。
荆芥有很强的抗菌消炎作用,所以如果出现咳嗽痰多的症状,荆芥配合明矾可以有效祛痰,缓解咳嗽症状。
第三,用于治疗出血。
用荆芥炭止血,还要用其他止血药,如槐花炭治便血,毛治鼻衄。
第四,用于治疗产后血晕。
荆芥可用于治疗失血过多或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晕厥。
五、用于透疹和止痒
患荨麻疹、风疹、麻疹时用荆芥,可加速病理进程,止痒。常与薄荷、防风等配伍。
荆芥的功效
第一,祛风解表
本品性温和,温和不烈,善祛风。为风寒、散风寒、清热的通用药,可用于治疗无风、不寒、不热的表证。《本草经》说:“荆芥亦为风药,入血,故能发汗。若治寒热,寒热为邪盛所致,若祛邪止汗,寒热自愈。
第二,祛风止痛
荆芥通常用于治疗妇女产后感冒、口腔痉挛、颈背僵硬等症状。
第三,调血止血
《本草纲目》说,“荆芥,功兼治风血,因其性脏,为藏血之所。”《本草纲目》中说,“荆芥入足厥阴之经,杨珏为风木,又控血发火,故风病、血病、疮病为主药。治吐血、鼻衄、出血、血痢、虚脱、痔、漏。《颜回本草》说,“所有的失血都已停止。想做辣的,可以炒荆芥来止。一般来说,辣香可以祛风,苦温可以清血,也是血中风的药。因此,后世常以本品治疗各种出血综合征。
荆芥的保健食疗
一、荆芥姜粥
材料:荆芥干5g,豆豉6g,粳米70g,生姜10g,薄荷3g,糖适量。
做法:先将薄荷、豆豉、荆芥、生姜煎煮6分钟左右,去渣取汁。然后在砂锅中放入适量的水,再将粳米洗净放入锅中,拌匀。然后等粥煮到八成熟的时候,继续用小火煮。最后将药汁倒入粥中,再用小火煮9分钟,根据口味加入适量的糖。
功效:用于辛温解表。
二、荆芥馄饨
材料:荆芥6克、瘦猪肉150克、面粉200克、姜、葱、精盐、植物油、鸡汤、胡椒粉。
做法:先将荆芥炒成粉末,用面粉和水揉成面团。将猪肉剁成块,加入姜、葱、盐、味精、植物油调郁。然后将面团擀成馄饨皮,加入馅料做成馄饨,再放在鸡汤里煮。最后在另一个碗里放入胡椒粉和味精,倒入原汤和馄饨。
功效:用于发表,驱风。
荆芥的食用方法
1,荆芥配防风,增强祛风解表的功效。
2、荆芥配薄荷,一口气一口血,可加强止汗效果。
3、荆芥配僵蚕,祛风解表,治湿带下。
4、荆芥配明矾,祛风化痰功效增强,用于治疗风痰,小儿惊风。
5、荆芥配石膏,治风热头痛。
6、荆芥配槐花炭,祛风止血,用于治疗肠风下血。
7、荆芥配升麻炭,升清阳,止血。
8、荆芥配大黄,清热通便。
荆芥的食用禁忌
1,虚汗自汗,阴虚头痛宜忌。
2、《药性论》:荆芥长期口渴。
3、《杭炜集谈》:凡服荆芥风药者,不宜吃鱼。
4、《纲要》反对驴肉、无鳞鱼。
5、《本草经》:表虚多汗者忌之;血虚、风寒、寒热者勿用;因阴虚火旺引起的面红耳赤而头痛者,要小心误入歧途。
荆芥的食用方法
荆芥适用于透疹消疮。止血要炸。荆芥长于驱风。注意:荆芥要在晴天加工,一定要用清水洗净。不宜长时间受潮。要切块晒干,当天晒干不用火,否则香味会流失,药效会受影响。
放锅,加盐,水开两次后即可食用。
1,荆芥可以作为调料,在汤中加入几片荆芥叶可以增加汤的香气,在炖动物原料中加入荆芥可以去腥。
2.荆芥常见的生食有荆芥拌黄瓜、荆芥拌辣椒丝、冷荆芥。
3、烤成煎饼(又称荆芥圃),作为主食配粥或汤也很不错;用荆芥做馅包饺子、肉饼也很常见。
4.荆芥宜疏风解表;宜炒炭止血。
5.治疗感冒、寒战、发烧、恶寒、无汗、头痛、身体疼痛等。,常与防风结合使用。
6.荆芥可与辛凉解表药或清热解毒药配伍,用于治疗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
结论:通过以上文章的介绍,我们是否对荆芥的相关介绍有了一定的了解?原来荆芥的功效这么多,可能是我们平时忽略了,不能正确使用。希望能帮助大家正确食用荆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