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花是药用的
紫荆花有两种:羊蹄甲(紫荆花)和豆科羊蹄甲。苏木科羊蹄甲属(Bauhinia Bauhinia)的特点是:花大而鲜艳,树叶常绿,深秋开花,多分布于南方,尤以岭南为多。豆科羊蹄甲的特点:花小而密,先开后长叶,早春开花,多分布在北方。楼主可能问的是紫荆花豆科。豆科羊蹄甲先花后叶,色彩艳丽可爱,花期为4-5月。它常被种植在庭院、建筑物前和草坪边上,以供观赏。其花、果、皮、木均可入药。树皮梗入药,有解毒消肿的功效;种子可以用来做农药,有杀死害虫的作用。中医认为羊蹄甲味苦、平,入肝、脾、小肠经,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利水通淋之功,适用于风湿骨痛、鼻脓肿等。中医认为,紫荆花果实味甘,微苦,性平。具有止咳平喘、强心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咳嗽和孕妇心痛。中医认为,紫荆根皮味苦,性平,入肝、脾、肾经。具有破血活血、消痈解毒、补肾止遗的作用。适用于疯狗咬伤、遗尿、疮痈肿痛。中医认为,紫荆皮味苦而平,入肝、脾、肺经,有活血通络、消肿解毒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湿痹、妇女闭经、血气痛、喉炎、淋证、痈、癣疥、跌打损伤、蛇咬伤等。《滇南本草》记载“治筋骨疼痛,风寒湿痹,麻木瘫痪无力,温筋止腰痛,治女子血寒腹痛。”《本草纲目》记载“活血行气,消肿解毒,治女子血气疼痛,为水凝所致。”分类草药说它“治疗跌打损伤,咽喉和牙痛,妇女月经不调,红色和白色分泌物,分散血液以减轻疼痛,癣和疮。”中医认为,紫荆花味苦、平,入肝肾经,有活血通淋之功,适用于妇女痛经、瘀血腹痛、淋证等。《开宝本草》说“主血断,下五淋煮服。”几种补救措施-
治疗鼻疥疮:取适量紫荆花,阴干后敷最后一次。
治疗妇女遗尿:紫荆花根皮20克,酒炖半盏,每日一剂。
痈肿治法:将白芷、紫荆皮等量研成细粉,与白酒混合,每日换药一次。
痔疮肿痛的治疗:紫荆皮15克,水煎,每日一剂。
治咽喉肿痛:紫荆皮15克,射干10克,水煎,每日一剂。
风湿骨痛治法:羊蹄甲、大米草等量,水煎,每日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