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充气食品吗?
它是樟科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主要产于广西、广东、云南。春夏季节切下,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块待用。
性味辛,甘温,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经止痛,助阳化气。
app应用
1.对于外感风寒表证,无论出汗与否均可使用。表虚多汗者,常与白芍、生姜、大枣同用,以调和camp和卫,如桂枝汤。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汤同用,以增汗解表。
2.用于风湿关节痛、胃寒腹痛、闭经、痛经、风湿关节痛、肩臂四肢关节冷痛。常与附子、生姜、甘草同用,温经散寒止痛,如桂枝附子汤,胃寒腹痛,常与麦芽糖、白芍、生姜同用,温中散寒。
3.用于痰饮证和膀胱储水。治心脾阳虚、痰湿壅盛、胸胁胀满、咳嗽眩晕等痰饮证,常与白术、茯苓、甘草同用,以温补脾阳、燥湿利水,如桂苓猪肝汤。水蕴证膀胱阳虚,小便不利,常与茯苓、泽泻、猪苓等同用,助阳化气利水。
用量及用法:3~9克。加汤剂。
注意本品辛温,易伤阴活血。禁忌用于热病、阴虚阳亢、血热疹、孕妇胎热。
对照品含有挥发油,主要是肉桂醛。挥发油能刺激汗腺神经,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所以能发汗解热。还能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帮助消化,消除积气,缓解胃肠痉挛和疼痛。此外,还有一定的强心镇痛作用。
英文名桂枝
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春夏采收,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
方法:去杂质,浸泡,洗净,充分湿润,切片,干燥。本产品为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片段。果皮红褐色,表面有时可见点状皮孔或纵纹,木材黄白色或浅黄褐色,髓圆形或略呈方形。
性状本品长圆柱形,分枝多,长30 ~ 75 cm,粗端直径0.3 ~ 1 cm。表面红褐色至褐色,有纵脊,细皱纹,小疙瘩状叶痕,枝痕,芽痕,皮孔。硬而脆,易断。切片厚2 ~ 4毫米,果皮红褐色,木质黄白色至浅黄褐色,髓稍呈方形。具有特殊的香气,味甜微辣,皮味浓。
区别
(1)本品横切面:1排表皮细胞,芽中可见单细胞非腺毛。木栓细胞有3 ~ 5排,最里面的1排外壁加厚。皮质中有散在分布的油细胞和石细胞。中柱细胞呈环状间断排列,有纤维束。韧皮部中散布着分泌细胞和纤维。形成层很明显。木质部射线宽度为1 ~ 2排细胞,含褐色物质;管道的单个散列或2到几个集合;木质纤维壁薄,不易与木材薄壁细胞区分。髓细胞壁稍厚,木质化。x射线细胞含有细小的草酸钙针状晶体。
(2)取本品粉末0.5g,加10ml乙醇,塞紧,浸泡20分钟,不时摇匀,过滤,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向另一种肉桂醛对照品中加入乙醇,制成每1毫升含1微升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附录ⅵ b),取10 ~ 15 μ l供试品溶液和2μl对照品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 ~ 90℃)-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干燥。在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的橙红色斑点。
性味辛、甜、温。心、肺、膀胱经。
主要功能为发汗舒筋、温经通络、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感冒,胃脘冷痛,血寒闭经,关节痛,痰饮,水肿,心悸,豚跑。
用法用量:3 ~ 9g。
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评论
(1)桂枝性温,善祛风散寒,无论出汗与否,均可治感冒、发热、恶寒。如风寒表证,身不出汗,与麻黄合用,有互需之效,可促进发汗;如风寒表证、慎汗、芍药等。,有协调阵营和健康的作用。桂枝能温经通络,治疗寒湿风湿痹痛与附子、羌活、防风等同。治气滞血瘀所致闭经、痛经,常与当归、芍药、任涛同用。桂枝性温,善于激活杨琪,能化解阴寒,抑制杨琪,津液不能运化,从而造成水湿凝滞而致痰饮。常与茯苓、白术配伍使用,如:如桂枝用于通阳行气,利尿剂用于利尿。常与猪苓、泽泻同用。
(1)虽然桂枝和麻黄都可以发汗,但麻黄努力止泻,能疏通经络,渗透发窍,发汗作用强,能宣肺平喘,利尿消肿。桂枝味甘性温,主要功能是温通经络,能通阳解表,发汗作用相对较弱。故治风寒表而不汗者,常与麻黄配伍,以增强其发汗作用;麻黄不用于治疗风寒自汗、邪风表证,与芍药同用,协调camp与健康,散寒。桂枝性温,助热。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伤阴活血。故不适用于温病、阴虚火旺、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