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的功效与作用
……
瓜蒂为之使,恶远志,反甘草。(《本草经集注》)。
凡气虚、阴伤、脾胃虚弱,久病形衰及孕妇等皆当忌用。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0.5-1克。外用:适量,研末调敷。内服宜用炮制品。
0.5~1.5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粉剂每次0.3~0.6g,最多0.9~1.5g,装入胶囊内吞服,否则易发生恶心、呕吐。也可用水煎(常用量1.5~3g),但效果一般不理想,有时用到4~12g也不一定有泻下作用。现代实验已证实甘遂的有效成分难溶于水,故前人不以甘遂入汤剂是有科学根据的。 ?
炮制方法
甘遂:拣去杂质,用水漂净,捞出,晒干。
醋甘遂:取净甘遂,用醋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晾干,(每甘遂100斤,用醋30-50斤)。
煮甘遂:取净甘遂与豆腐同放铜锅内,加水煮透,取出,除去豆腐,晒至八成干,切碎晒干。(每甘遂100斤,用豆腐50斤)。
煨甘遂:取净甘遂置锅内,加入麦麸同炒至焦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每甘遂100斤,用麦麸30-40斤)。
土制:先将细土炒热,加入甘遂用微火炒至膨胀发黄时,筛去黄土即得。
《雷公炮炙论》:采得(甘遂)后,去茎,于槐砧上细锉,用生甘草汤,小荞苨自然汁二味,搅浸三日,其水如墨汁,更漉出,用东流水淘六、七次,令水清为度,漉出,于土器中熬令脆用之。
《本草汇言》:甘遂用甘草水浸三日,晒干,再以面裹煨熟用。
甘遂半夏汤
处方甘遂3克 半夏9克(以水200毫升,煮取100毫升,去滓)芍药15克 甘草6克(炙)
功能主治治留饮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后虽自觉轻快,但心下仍然坚满者。
用法用量上四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以蜜100毫升和药汁,煎取200毫升,顿服之。
甘遂半夏汤的运用思路
方药歌诀 ?甘遂半夏汤芍草,加蜜煎煮效果好,主治下利续坚满,药用相反效果高。
学用导读 ?运用甘遂半夏汤主治病证,因方中既用甘遂又用甘草,所以临证应当权衡病变证机而谨慎用之。
中医辨证 ?大肠饮结证:下利胶结不畅,虽利后反觉舒服,但心下仍坚满,按之似有物,肠间沥沥有水声,或便结不通,苔滑腻,脉沉滑或伏。
用方思路:正确使用甘遂半夏汤,以主治大肠饮结证为基础方,以主治胸中水结证为临床扩大应用。
病变证机:邪热内结,浊饮内生,热饮相搏,以此而演变为大肠饮结病理病证。
审证要点:根据利下胶结不爽,心下坚满,按之似有物,舌质淡,苔滑,脉紧或弦为用方审证要点。
西医辨病 ?肠结核,肠粘连,骨结核,肺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肝硬化腹水,腹壁脂肪增多症,慢性肠炎等。
衷中参西 ?合理运用甘遂半夏汤指导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无论是治疗消化疾病,还是治疗泌尿疾病等,都必须符合甘遂半夏汤主治病变证机与审证要点,以此才能取得治疗效果。临证选用甘遂半夏汤治疗西医疾病还可用于:乳糜尿,慢性前列腺炎,肾积水,慢性肾炎等。
中医治法 ?攻逐水饮,洁净肠腑。
方药西用 ?具有强心利尿、促进肠胃蠕动、抗菌、抗炎、抗病毒、抗结核、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等作用。
制作方法
处方用药 ?甘遂大者,三枚(5g) ?半夏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十二枚(8g) ?芍药五枚(15g) ?甘草炙,如指大一枚(3g)
随证加减用药:若大便不畅者,加大黄、芒硝,以泻下通便;若胃脘痞硬者,加桂枝、莱菔子,以通阳下气;若肠鸣明显者,加茯苓、泽泻,以渗利水湿等。
煎服方法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药汁煎服八合。顿服之。(现代研究甘遂主要成分难溶于水,故可煮余药,冲服甘遂末。)
方证研究 ?水饮下注,胶结不解,则下利胶结不畅;水饮壅滞,浊气不降,则利后心下坚满不除,或心下坚满按之似有物;水饮逆乱肠间,则肠间沥沥有水声,或便结不通;苔滑腻,脉沉滑或伏均为大肠饮结之征。其治当攻逐水饮,洁净肠腑。
方中甘遂降逆,攻逐饮邪,善行肠间经隧之饮邪。半夏醒脾燥湿,化饮降逆,宣畅气机。芍药补血益阴缓急。甘草益气和中。蜜性甘缓,益气和中,缓和甘遂与甘草之相反,并调和诸药。
使用禁忌 脾胃虚弱证,慎用本方。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