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中医3.1胸痛病因病机3.2胸痛症状3.3辨证论治3.4关于膈肌痛3.4.1症状3.4.2治疗3.5关于胸痹3.5。1症状3.5.2辨证论治4西医5参考文献附件:1治疗胸痛的穴位2治疗胸痛的方剂3治疗胸痛的中成药4与胸痛有关的药物5古籍中的胸痛1拼音Xiūng tòng tòng

2英文参考胸痛【中医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胸痛[中医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10)]

朗道汉英词典

胸痛[朗道汉英词典]

胸痛[21世纪科技双语词典]

湘雅医学词典

朗道汉英词典

3中医胸痛(胸痛[1])是症状名称[2]。《黄帝内经·苏文脉诊》出版。

中医术语(2004):胸痛是指胸痛[3]。

中医术语(2010):胸痛是指胸部中间或侧面疼痛的表现[2][1]。

它也指严重的膈肌痛或胸痛[2]。

《行医者必读:心中的痛》:“胸痛即膈肌痛。”

卷二十:“胸痹轻者今日胸满,重者今日胸痛。”

3.1胸痛的病因病机大多与心、肺、肝有关[2]。《黄帝内经·苏静温藏气法时间论》:“心脏病,胸痛。”

3.2胸痛的症状《医学胸痛》:“胸为肺的一部分,其痛多为肺所知。但医书多以肝病为主,所以这是耳听为虚,不是泥巴。需要注意的是,胸分为清阳,其病也是因为气滞过多,实滞过多,虚滞过多。气郁则痰停,宜行气除饮。这个治疗在肺里。”

3.3辨证论治《杂病源流》:“胸分为肝,肺、心、脾、肝、胆、肾、心包七经均达胸。但经络虽能使胸满气短,但不能使其疼痛,而肝只是引起胸痛,所以属于肝病。”“肝虚胸痛致腰,宜补肾,故补肝,一六味丸加何首乌、牛膝;肝郁胸痛不能侧转,多休息好,以疏肝宽胸饮为宜。胸痛常欲压其胸,先不痛,但欲饮热,谓之肝,宜旋汤;胸痛气短是水汽,应该是五苓散;胸痛充血,痰气有害,二陈汤适宜;胸痛如刺痛,难以站立出汗,或背部不迅速治愈,或以韭菜汁至死为宜;胸痛导致腰疼,喘息,咳嗽,气短,寸重迟。还不如关数,瓜子一个,大蒜半斤,白酒七斤,水煮两斤,两份,半夏四两。.....胸膈隐痛,肾虚不纳气,气虚不生血,宜补肝粉。”

3.4关于膈肌痛膈肌痛是指横跨胸膈的疼痛[4]。

3.4.1症状“膈肌痛”:“膈肌痛和烧心不一样...膈痛遍胸,比烧心轻,故名痛,俗称耳。”

3.4.2治疗《证治杂病规范》:“膈痛多为寒痰蕴结所致,故宜将膈五部广铺于中间,或加木香、月桂四七味药,或加木香健脾。痰多疼痛者,宜服半夏茯苓汤、枳实一元,再服半硫丸。”

3.5关于胸痹胸痹是指胸痛的一种疾病[2]。胸痛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胸满和胸痛[2]。此病可见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2]。

3.5.1症状《肘后备急方》卷四:“胸痹之症,使人发僵而痛,肌苦而痛,急如刘。他们不应该站起来,他们的胸部和皮肤疼痛,他们不应该用手犯罪,他们的胸部充满气短,咳嗽导致疼痛,无聊,自汗,或彻底腹泻。”

3.5.2辨证论治《金匮要略》:“夫脉宜取过慢,阳稍阴弦,即胸痹痛,如是,怪其极虚。今阳虚为上焦,故胸痛心痛者,亦因其阴弦。”“我不冷不热,气短者不足休。”“胸痹、喘息、咳痰、胸背痛、气短、口脉沉迟、闭数少,以白酒汤为主。”“胸口痛的躺不下,心痛的彻底。”“胸中郁结于胸,胸满,胁下抢心。以枳壳、白桂枝汤为主,参鸡汤也为主。”“胸痹气短,以茯苓杏仁甘草汤为主,橘姜汤也为主。”“胸痛急则薏苡仁附子散。”

西医的胸痛是指发生在胸部的疼痛,一般由胸部疾病引起。胸膜炎、肺部炎症、肺梗死、心肌缺血或肿瘤浸润、壁层胸膜等都是引起胸痛的重要原因。此外,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肋骨骨折,甚至累及膈肌和胸膜的腹部疾病或疼痛放射都会引起胸痛。胸痛的严重程度不一定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