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疗法的敷脐药方有哪些?
脐疗又称脐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以中医的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为理论基础,根据不同疾病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治疗药物,制成膏、丹、膏、丸、散等剂型,敷于脐部,用纱布或胶布覆盖,固定,或为了配合适当的艾灸或热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是民间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就来说说中医疗法对敷脐有什么作用。
杏仁甘草配方:
原料:杏仁、紫苏叶、半夏、前胡、枳壳、茯苓、陈皮、甘草、桔梗、大枣3枚、生姜12g、生萝卜汁、葱花、蜂蜜。
做法:将前九味药一起磨成细粉,与姜、葱一起捣碎。加入少量蜂蜜、生萝卜汁、大枣汤调成糊状,立即敷在患者脐带上,盖上纱布,用胶带固定。每天换药1或2次。
功效:本方适用于肺阳不足所致的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重,咯痰薄白,头痛恶寒,舌淡苔薄白,四肢酸痛,脉沉或紧。
桑叶菊花处方:
配料:桑叶、菊花、桔梗、甘草、杏仁、地黄、薄荷、芦根、蜂蜜1勺。
做法:将前七味药一起磨成细粉,用蜂蜜调成糊状,直接敷在患者肚脐上,盖上纱布,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或2次。
功效:本方适用于肺阴不足所致的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咳嗽不适、口渴,或咽痛、舌红或淡、头痛、苔薄黄、脉浮。
半夏银杏方:
原料:半夏、白果10g,杏仁6g,细辛6g。
做法:将上述药材共研末,用姜汁调成糊状,敷于肚脐。每天换药1次。
功效:本方适用于阳虚引起的肺寒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