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有用吗?

广义的石膏是有用的。

膏药的医学原理:

膏药通过皮肤发挥作用。膏药贴敷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法之一。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功效、主治、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的功效相互协调,形成多种药物的复方,充分发挥药物的良好作用。

由于膏药是直接贴在体表的,所以用来制作药膏的药物大多气味浓烈,再加入香味浓郁的通经药,通过渗透皮肤,导入经络、脏腑,可以起到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散寒祛湿、消肿止痛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黑膏药在吸收和疗效上均优于橡胶膏药。但黑膏药的制作工艺复杂,没有统一的标准,质量难以控制,导致黑膏药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黑膏药制作费时费力,中医院往往进行中药外敷,即中草药粉碎后与蜂蜜、凡士林等基质混合成药膏形式外敷,再用棉纸、绷带固定,24小时换药一次,使用成本较高。黑膏药每次可使用3-15天,拆下后可再次敷用,不影响疗效,所以成本低。

中药外科膏药是利用中药归经的原理和药物协同的功效,将多种药物进行大复方,充分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用于薄贴于肌肉表面,从膏药中取出气味较浓的药物,使药物引导一组药物,停滞直达病位。因此能渗透到皮肤内部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的作用。

贴在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达到消肿、消炎、镇痛的目的。同时,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到患处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强大的药理作用。

另外,由于膏药中有一些刺激性很强的药物,强烈的刺激可以调节机体机能,促进抗体形成,通过神经反射提高人体免疫力。药物透过皮肤和黏膜后,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也可产生全身药物效应。

扩展数据:

膏药贴功能:

膏药膏药主要用于治疗疮、肿、痛等。因为膏药是用于肌肉表面的薄贴,从膏药中取出气味较浓的药物,引药引药群,可引滞而直达患处。

因此,它能渗透到皮肤内部,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瘀、补气养血、通经活络、强筋壮骨、舒筋活络、通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效。贴在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达到消肿、消炎、镇痛的目的。

百度百科-膏药贴

百度百科-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