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湿地松的功效与作用

海松籽

(《开宝草药》)

松子的不同名称(海药本草),松子(本草),新罗松子(纲目)。

来源是松科植物红松的种子。

植物形态红松,又名:海松(《开宝本草》)、蚕松(《纲要》)、果松、红果松、朝鲜五叶松。

常绿乔木,高达30米。树皮呈灰棕色,有鳞片。小枝暗褐色,密被锈棕色,新枝棕色,密被毛。针状叶,5针一束,厚而硬,三角形,长8 ~ 12厘米,外表深绿色,内有5 ~ 7排白色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叶鞘脱落早。花单性;雄花序圆柱形,生于新枝基部,密穗状,红黄色;雌花序生于主枝或阅读枝顶端,单生或数个聚生,有长柄。球果大,椭圆形,长9 ~ 14厘米,直径6 ~ 8厘米,先绿后黄;果鳞片为菱形或鳞状卵形,顶端细长下弯,具粗毛,每粒有2粒种子。种子卵圆形三角形,无翅,红褐色,长12 ~ 18毫米,宽9 ~ 16毫米。五月开花。结果期为10 ~ 11月。

生长在潮湿的缓坡或排水良好的平地上,多与阔叶树形成混交林。分布在东北。

收集成熟的果实,在阳光下晒干,除去硬壳,取出种子,储存在干燥的地方。

74%的脂肪油中含有化学成分,主要是油酸酯和亚油酸酯。还含有粉防己碱、蛋白质和挥发油。

红松松脂含有α-蒎烯和β-蒎烯、莰烯、蒈烯-3、柏木烯、月桂烯、双戊烯、β-甲苯、γ-松油烯、对伞花烃、伞花烃和异伞花烃。5-二甲氧基二苯乙烯、顺式新冷杉烯醇、18-去甲脱氢枞酸-4α-醇、19-去甲脱氢枞酸-4(18)-烯基脱氢枞酸-15-羟基松香-18-甲酯、服装。

从叶中分离出两种生物碱:4-α-胡椒碱和松脂素。

性质甜暖。

①《海药本草》:“味甘,性温,无毒。”

②《开宝本草》:“味甘,性温,无毒。”

(3)《花楸药解》:“味甘辛,平于气。”

经络入肝、肺、大肠。

①《玉蜀黍药解》:“入足太阴脾、手阳明大肠经,手阴心虚、足厥阴肝经。”

(2)基本药物配药:“入肺大肠经。”

功能:主要用于生津、息风、润肺、润肠,治疗风痹、头晕、干咳、吐血、便秘。

①海药本草:“主风暖胃。”

②《日华子本草》:“祛风散寒,虚气不足,补虚,润肤养五脏。”

③《开宝本草》:“以控风,眩晕,失肌,美白,散湿,润五脏而不饥。”

(4)本草:“以柏子仁治虚秘。”

⑤纲要:“润肺,治燥咳。”

⑥本草宣彤:“益肺止咳,益气养血,润肠止渴,温中寻风。”

⑦《本草返老还童》:“润肺健脾,收敛止咳,止吐血。”

内服用法用量:煎服,1.5 ~ 3元;或软膏或药丸。

宜忌《本草从新》:“便溏者滑人;痰湿者亦禁之。”

方一:治风痹、风寒、气虚、五脏劳损、咳嗽吐沫、骨蒸盗汗、精神恍惚、饮食不思、遗精:松子82盎司、麦冬1斤、金樱子82盎司、枸杞8盎司,水煎膏,少取炼蜜。每天早晚服用十茶匙以上的白汤。(苏轼)

②治疗肺燥咳嗽:松子一两,核桃两个。研磨膏,和一半熟蜂蜜。每次两元,吃完汤煮。(风遂汤,宣肝传方)

(3)治老秘方:侧柏叶、火麻仁、松子均分,同研,白蜡丸大如桐子。吃之前少喝黄丹汤,吃二三十片。(《本草》)

4润心肺、大肠经:松子与大米煮粥。(《书生三本》松子粥)

著名专家讨论①《本草经》:“海松子气味甘甜。温而补阳的经络会导致中风和关节中的湿气,肌肉会因风而眩晕。”温属阳,味甘养血,血足,故五足自润,白而不饥。"

②《本冯静原》:“海松仁味甘,益肺、清心、止咳、润肠,有侧柏叶、马人之功,温中益阴之效,心肺化痰干咳之良药。”

③《玉花楸本草解》:“松子同柏子仁,不涩则润,润肺止咳,润肠清秘,开关关节痛,润泽肌肤,使发荣,亦是佳品。”

提醒你:这种中草药,海松籽,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