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莲(玉柏芙)
基株:何首乌块茎。天南星科的。
拉丁学名:独角莲。
拉丁学名解释:
独角仙:& lt中>犁尖属于[(希腊香蒲)天南星科。
植物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
块茎卵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 ~ 4厘米,上覆黑褐色小鳞片,块茎上端有20 ~ 40根须根。
根状叶,1 ~ 4片,戟形箭头,大小不一,长9 ~ 45厘米,宽7 ~ 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箭头状,全缘或稍波状,叶脉平行,侧脉至边缘时连成网;叶柄圆柱形,肉质,长15 ~ 45厘米。
花梗长8 ~ 16厘米,肉质绿色,常有紫色细纵条纹;小穗,顶端延伸成紫色棒状附属物,不超过抹刀;佛芽长约12 ~ 15厘米,紫色;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在上,雌花序在下,中间无花区,相距5 ~ 8 mm,其上有肉质条;没有花被;雄花有1 ~ 3枚雄蕊,花药无柄,药隔稍突出;雌花子房1室,柱头无梗。
浆果长约1厘米。
花期从6月到8月。结果期为7-9月。
生长环境:生于荒地、山坡、沟渠旁,海拔通常在1500米以下。独角莲喜欢凉爽湿润的环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适合土壤。一般黑壤土、砂壤土、平地、坡地、山区都可以生长,但土壤不要太粘,也不要太碱。
生境区划:中国特有种,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湖南、湖北、陕西、甘肃、四川至西藏南部。长白山的野生药用最好。辽宁、吉林、广东、广西均有栽培。
药材特性:
块茎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5厘米,直径1-3厘米,顶端有残留茎痕或芽痕。表面为白色或淡黄色,略光滑,有环纹和点状痕迹。坚硬的白色粉砂质横截面。
无气味,淡、辣、刺。最好是大的,实心的,白色的,粉色的。
化学成分:
块茎含有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糖苷、外消旋肌醇、胆碱、尿嘧啶、琥珀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甘油延龄草酸酯和甘油二棕榈酸酯。并含有独角莲块茎凝集素。
药理作用:何首乌注射液对豚鼠感染人结核(H37RV)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疗效仅次于链霉素,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显著。这种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对小鼠、狗和豚鼠的实验表明,毒性很低。
中药的药性:
性味:辛、甜、温。
归经:胃经、肝经。
主治:祛湿化痰,祛风解痉,解毒散结,止痛。中出口眼偏斜、惊厥癫痫、破伤风、偏头痛等。主风痰浊所致;痰核,痈肿毒,毒蛇咬伤
炮制:将生白附子去杂。准备白附子,取干净的白附子,每天用清水浸泡2-3次,若几天后变得粘稠,换水后加入明矾(每根白附子100mg,明矾2mg),浸泡一天,再换水至口感微麻,取出。将姜片和明矾粉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煮沸,倒入白附子煮至无干心,取出,取出姜片,风干至六七成,切成厚片,晾干。
慎用:阴虚血虚动风或血热实证动风者,以及孕妇慎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备注:这种植物的块茎也叫玉柏夫和独角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