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最简单去皮方法
白芍初加工——白芍为中药,属毛茛科芍药属,其根可入药。它主要产于安徽亳州,又名邵伯。医书上说白芍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肝阳的功效。白芍的加工工艺分为煮制、去皮、干燥三个步骤。传统的干燥方法主要是晾晒。现在多采用电烘房,操作简单,成品质量好。
芍药干燥技术
煮:将白芍大小分开,用开水浸泡,烫时要勤翻,使白芍受热均匀。小牡丹根煮5-10分钟,中粗牡丹根煮8-15分钟,大牡丹根煮10-18分钟。可取的做法是将牡丹根浸泡在锅水中,直至完全煮熟。
去皮:待芍药根皮发白,没心没肺,清香扑鼻时,迅速捞起用冷水浸泡,然后取出刮去,按厚薄分别晾干。也可以先刮掉皮,再煮,再晒干。削皮有两种方式,手工削皮和机械削皮。
(1)人工剥皮:用竹刀和玻璃小心地刮去芍药根的外层木栓,挖出有虫眼的地方。不要用铁刀刮皮,否则会变色。
(2)机械去皮:将白芍和粗河沙均匀放入滚筒机中,启动电源,随着齿轮的转动上下滚动,在粗河沙的摩擦下,将白芍的木塞去掉。
干燥:一般在干燥前几个小时迅速升高芍药的温度,干燥室内的温度迅速升高到70℃,需要一直除湿。注意干燥温度。如果温度过高,湿度不好,表面容易发粘发粘。数小时后,将温度调节至50-60℃,干燥至表面干燥,然后逐渐升温至65℃,直至所需水分干燥。整个干燥时间为15-20小时。将切片的白芍干燥。芍药片由于含水量低,现阶段可直接在50-65℃干燥10-12小时。
温馨提示:在实际烘干过程中,由于品种不同,摆放方式不同,地域不同,客户质量要求不同,需要调整各段的烘干时间和温度。以上流程仅供参考。
图片来自百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