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补脾阳的中药
然而,大多数美味的食物都是不健康的,大多数健康的食物都不太好吃。
在古代,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现在,很难兼顾健康和食物。相信很多人都会遵从内心选择后者,远志也是。
平日里味蕾得到了满足,但是到了体检的时候,有的人会发现要么胆固醇或者甘油三酯偏高,要么有的人低密度脂蛋白也偏高。
这些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脂血症。
在中医看来,高脂血症的人往往因为嗜脂嗜甘而脾虚,脾被称为后天之本。如果是脾虚则失运,痰热凝滞,痰浊内生。因此,脾也被称为痰浊之源。
另外,人到中年,肾气逐渐衰退,肾是人的先天之本。如果肾气不足,肾阴肾阳皆虚,火易动,导致肝阳上亢,肝木旺,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脾胃积热,痰湿内生。中医称之为肝病侵脾。
所以痰、浊积于其中,造成瘀血、脉络瘀阻。水谷的精微能量无法正常传递,痰湿浊阻,久则经络不通,导致胸痛心痛。
所以在高脂血症的治疗中,温补脾肾不足以治其根,再根据病情,化痰祛瘀才能标本兼治。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基础方子——四逆汤,以温补脾肾两虚为主。原方出自《伤寒论》四逆汤。
加味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淫羊藿、黄芪、泽泻。
附子味辛、甘,入心、脾、肾经,助心阳,温脾阳,补肾阳。
善行能补元阳,益火消阴,断阴寒,能迅速达到国内外温阳散寒的目的。
干姜辛热,主入脾胃经。
经络可以祛除脾胃的寒邪,也有助于脾胃的阳气,是温中散寒的重要药物。
与附子同用,一则能温补后天滋养自然,二则能温补自然孕育后天。
两者应互为用,相辅相成,温里复阳之力大增,是复阳救逆的共同组合。
古有云,附子不辣不姜。
烤甘草在这里有三个作用。
一、炙甘草味甘,善补,能补中益气,使全方与温补相结合,治疗虚寒;
其次,可以缓解附子、干姜的猛药性,使其破阴归阳,不怕暴散;
第三,可以调和各种药物,使药效持久。
三味药合用,既温肾助阳滋养先天,又温脾助阳补后天,但不严格,其实是温补脾肾阳虚的良方。
简单来说,附子和干姜已经很擅长温补脾肾了。不仅如此,他们还找到了相应的帮手。
夫子发现了淫羊藿,
淫羊藿味甘辛,性温,入肝肾经。
既能助附子温补肾阳,又能补益肝肾之虚。
干姜发现黄芪,
可能有人会问,黄芪不是补气吗?
的确,黄芪善于补气,
而主脾经的黄芪,也擅长升阳、温阳、固表。本品与干姜同用,温补脾阳。
最后,用泽泻,
泽泻味甘、淡,性寒、下,入肾、膀胱经。
它不仅能利湿渗湿,排出人体的阴浊,还能清利肾、膀胱之热,防止方中阳气过度温煦。
然而,正方形是无常的,数量不是恒定的,
痰多者可加半夏、川贝、陈皮;
如果血瘀较重,症状为舌暗或瘀斑、瘀斑,应加桃仁、红花、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