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治疗方法
阴阳是八纲的总纲。当我们看到郁、静、退、黯的症状时,里证、寒证、虚证的证候一般都属于阴证,如面色苍白或暗淡,神疲乏力,精神萎靡,四肢冰凉,气短,声音低沉,口淡,小便长,大便溏薄,舌质淡嫩,舌苔白,脉沉弱。但我们在临床上看到兴奋、烦躁、多动、明亮,大多是体内热毒过盛或脏腑阳亢的症状,如面红目赤、烦躁、发热、喜冷饮、呼吸声粗、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强等。
表里用来概括疾病表现部位的深浅和疾病的严重程度。表证症状较轻,多为皮肤等浅表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瘙痒等;内证较为严重,多为脏腑、腹胀疼痛、便秘或腹泻等严重症状。
寒热指的是疾病的性质。寒证多为人体生理功能下降或对有害因素适应能力低下的表现,如畏寒喜暖、痰涎稀薄等;热证多是对有害物反应能力较强的表现,如发热、烦躁、痰黄稠、唾液等。
虚实是人体与邪气斗争状态的反映。虚证表现为正气(指一般躯体功能和防御功能)不足,是一般功能或某些重要器官功能的衰弱;经验证据是致病因素有余(症状大多尖锐明显,是机体与有害因素激烈斗争的反应)。
八纲的分化有以下特点:一、六纲可分阴阳,八纲应以阴阳为总纲。第二,表寒里热、表实里虚、正虚邪实等八病同时可见。第三,在一定条件下,八病八证可以转化为对立。一般阴证转阳(表示病情好转),阳证转阴(表示病情加重),由内而外(表示病情好转),由外而内(表示病情发展),由虚入实(预后较好),由实入虚(预后较差),由热证转寒(表示正虚),由寒证转热(多为邪实)。气血津液是脏腑正常生理活动的产物,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一旦气血津液发生病变,不仅会影响脏腑功能,还会影响人体生命活动。反之,脏腑的病理变化必然会影响气血津液的变化。气血津液辨证可分为气病辨证、血病辨证和津液辨证。
气病辨证一般归纳为气虚、气郁、气滞、气逆四种类型。气虚证是指体内营养物质受损或脏腑功能活动下降的证候。夏天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自汗、精神疲劳、头晕,活动后加重。这是典型的气虚证,因为夏季湿热耗气,可采取适当措施防暑降温。当然,空调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可以用一些中药代替茶叶,如荷叶(最好的鲜品)、香薷等,可以清热解暑,益气补虚。
血液病常见证候可概括为血虚、血瘀、血热。以血瘀证为例,凡是由于血液从经络中分离出来,导致体内血液循环受阻,血液淤滞,或血液淤滞的病理证候,都属于血瘀证。症状:局部疼痛,如针刺、定位、拒按、或肿块、或出血、紫黑色血、血块、色暗、唇皮错钉、舌紫暗,或瘀斑、脉涩等。这一组症状在疾病后期较为常见。
各种原因引起的水、液代谢障碍,或津液耗损综合征,可称为津液病。津液的病理变化一般可以概括为津液不足和积水两个方面。以水液停滞证为例。水液郁结多因肺、脾、肾、三焦等脏腑功能失调,引起津液代谢紊乱,导致水湿潴留,产生痰饮水肿。“饮”是中医特有的病名,指体内积存的津液转变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停在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证候。以溢出为例。溢是由于阳虚、脾肺失疏泄、水湿溢于四肢肌肉而引起的一组证候。症状包括四肢疼痛沉重,甚至四肢浮肿,排尿困难,或发热,恶寒无汗,咳嗽,气喘,痰多,胸闷气短,不能斜倚,浮肿,痰白,苔腻,脉紧。这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辨证方法,是结合八纲、气血、津液等辨证方法,分析总结疾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信息。
从而确定患病内脏的位置和性质,并据此制定正确的治疗计划。此法主要用于内伤杂病,也是其他学科辨证的基础。以心脏为例,当我们看到心慌、胸闷、气短、面色苍白、脉虚或打结时,基本上就断定这是心脏的一组症状。如果是心气不足,还有精神疲劳,运动后症状加重;如果是心阳虚,有畏寒肢冷、舌淡胖等症状;心血不足,伴有失眠、多梦、头晕、面色萎黄;但是脏腑辨证不是简单的叠加,需要四诊参考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脏腑辨证大致可分为单脏病、单脏病、脏病。以胃为例,腑病的症状有烧心、饥饿、反酸、喜冷饮或口臭、牙龈肿痛出血、便秘、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等。中医把这一组症状称为胃热综合征。脏腑兼病是指有两个脏腑不同的症状,如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头晕健忘、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心血两虚、脾气暴躁等症状,故两个脏腑同时并存的证候称为心脾两虚。这样,脏腑辨证就像一张疏而不漏的大网,把独立的症状串联起来,有利于临床治疗。辨证论治六经的方法,就是东汉张仲景在《苏文热论》中所说的:“伤寒一日,使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天少了杨乘...;农历四号受其影响...;少了五天阴经...;在对“厥阴受其六日”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外感病的临床病理特点,首创中医临床辨证,为后世各种辨证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根据六经辨证,外感病的不同证候根据疾病性质的不同分为三阳证和三阴证。其实三阳证是指太阳证、阳明证、少阳证,三阴证是指太阴证、厥阴证、少阴证。一般来说,三阳证是抗病能力强、疾病潜力大的证,而阴三证是抗病能力弱、疾病潜力小的证。
外感风寒首先从皮毛、皮肤侵入人体,沿经络由表及里传至脏腑。发热、头痛、出汗、怕风、脉搏慢是太阳病的症状。桂枝汤是《伤寒论》中最经典的方剂,也是初学者的必备方剂之一,是治疗太阳病的有效方法。
以《太阳经病》为例,太阳的主表面是经络的屏障。太阳经脉循行于项部,控制营卫之气。太阳的脏腑是膀胱,它储存水分,气化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风寒侵入人体时,通常先损伤体表,善恶抵抗皮肤表层所表现出来的证候,即太阳经证候,是伤寒的初期;如果太阳经络没有治愈,致病因素可以沿着经络进入腑脏,从而产生太阳腑脏证。腑证可分为存水和存血。太阳,又称“龙阳”,是阳气旺盛的经历。太阳的防御功能主要依靠命门之火的温热来启动膀胱的气化。覆盖杨琪达到肌肉表面沿膀胱经络,并适用于整个身体。而太阳在其他经脉之外,所以是主表。脏腑的俞穴都位于足太阳的经络上,未央用俞穴控制各管理卫的运行,所以太阳可以控制营卫。因为太阳像院子里的篱笆,所以叫六经篱笆。“太阳”只是一个名称,太阳是主表,肺也是主表,两者关系密切。太阳的主表为阳所覆盖,肺的主表为肺津液滋养皮毛。体表的杨琪和津液相辅相成,而* * *则起到卫表的作用。太阳病的发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邪从外入,二是病从内出,两者往往互为因果,相互转化。从外入者,多因卫阳不足,风寒等邪,太阳首当其冲,卫气上升以抗邪,卫邪与肌表抗衡,造成太阳经络气逆,营卫失调。在一定条件下,疾病由阴转阳,或由内而外。所谓由阴转阳,就是阴虚太多,病转到太阳的腑,因为太阳和阴虚是表里;由内而外,指的是阳明和太阳病。太阳病以邪为主,其性质按八大类分为表证、实证和阳证。
因此,六经辨证是从邪正之争、病变部位、疾病轻重缓急等方面解释外感疾病不同阶段病理特征的辩证方法,也是指导治疗的辩证方法。卫气营血辨证是六经辨证的发展,也是外感发热常用的辨证方法。它代表了疾病证候的四个不同层次或阶段,用于解释某些热病的严重程度、病变部位、各阶段病例的变化以及疾病的变化规律。这就是中医常说的“卫后方言气,营后方言血”的道理。温病的发展一般通过卫、气、营、血四个阶段进行传播。该病浅在卫分或气分,深在营分或血分。那么什么是温病呢?是中医术语之一。中医把传染性热病称为热病。温病的特点是起病快,发展快,变化多,如普通感冒、流感、麻疹、肺炎、流脑、乙脑、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等多种传染病和流行病。中医多按护气养血的原则治疗。例如以下症状:发热、恶风寒、头痛身痛、倦怠乏力、咳嗽、鼻塞、无汗或少汗、口渴或口渴、舌边尖红、舌苔薄白或黄、脉浮或紧。这种证候属于卫分证,多见于感冒、流感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早期。
“卫”主体表(体表的防御力量),是温病的初始阶段。虽然由于季节和气候的不同,胃分证的表现也不同,但它们都有相同的主要证候,如风温、暑温、湿温、秋燥等。,且均有发热恶寒、大热轻寒、苔白、口淡或不渴、咳嗽、脉浮或细等症状。气分病的出现要比卫分证晚得多,出现高热、皮肤出血,以及与一种传染病相对应的特定病变。营养性疾病是温病时气分证持续发展的气候,这一时期的变化更为严重,可出现内脏出血和严重的精神症状。血液病是热病的关键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可逆的意识不清,对心、肺、肝、肾等多个器官的损害更为严重,人体的反应性和抵抗力明显减弱。
卫气血本是人体正常组织和功能的一部分。卫气营血在患热病时,可先后发生相应的病理变化,并有一定的变化。因此,中医通过卫气养血来概括温病四个不同阶段的证候,以此来说明病位的深浅、病情的轻重、病情的进退,为治疗提供依据。因此,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具有与上述四种不同的生理意义。指的是温病由表及里、由轻及重的四个阶段,也表示人患病时病理与生理的复杂关系,是现代病理生理学的雏形,更类似于现代医学在不同阶段的诊断方法。说到三焦辨证,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创始人,清代医家吴鞠通。19岁时,父亲病逝。他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愤怒。他认为“父亲生病,不懂医疗,不能尽孝,因为他是孩子,不懂医疗。”所以他决定学医。吴鞠通刻苦学习,钻研医术,最终成为温病大师,是温病学派的最高成就。他查了北京的《四库全书》,发现里面有吴有科的《伤寒论》。他深感其论述博大有力,独具匠心,符合事实,于是认真研读,深受启发。他对叶更是推崇备至,但认为叶的学说“南证丰富,论据简单,但有些医案散见于杂证之中,许多人不去深究而置之不理。”于是他继承叶的理论,请教顾,并结合临床经验,撰写了五卷本《伤寒论》,进一步发展了温病学理论。
自《伤寒论》从上、中、下三焦辨证论治温病以来,三焦辨证成为温病辨证方法之一。这是以《内经》三焦地位的概念为基础,以《伤寒论》和叶的卫气营血辨证为依据,结合温病规律的特点,着重阐述了温病的病理变化、证候特点和温病规律。
以上焦证为例。风热袭表证:指风热邪气侵入肌表,影响肺和健康功能而形成的证候。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热邪郁肺证:指热邪郁结,肺气郁结的证候,表现为发热、出汗、咳嗽、气喘、口渴、苔黄、脉数。邪陷心包证:指邪热痰阻,陷在心包内,蒙蔽心神,扰乱心神的证候。症状包括发热、谵妄、舌麻痹、舌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三焦辨证是在阐述上、中、下三焦所属脏腑的病理变化和证候的基础上,同时也解释了温病的三个不同阶段。根据三焦辨证,热病一般始于上焦的太阴肺,再传至中焦的脾胃,最后到达下焦的肝肾。但是温病有不同的类型,比如风温、春温、夏温、湿温、秋燥、暑热、瘟疫等等。所以,它们的发病和传播规律是不一样的。如果夏季气温初起,可表现为中度焦病。此外,也可同时见到三焦证。例如,在湿温开始时,更多的上中焦同时出现。名医刘渡舟对经络的看法是“一毛之末,呈现宝王殿”。王宝寺是一座佛教寺庙,出现在茅段上,规模小,面积大。为什么这么说?“经脉相通,你连着我,我连着你,连为一体,连为一体。手伸到太阴下的大肠,就会接触到大肠。总而言之,五脏是通过经络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看起来孤立的事物就变成了有机的客观实体,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刘先生的话包含着丰富的道理。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患者反映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综合,判断疾病的经络、脏腑、腑脏,进而确定病因、病理性质和病机的辨证方法。经络病变部位的划分起源于《内经》,在后世被广泛使用。灵枢经络包含十二个证候。奇经八脉的病证在《苏文古空论》、《难经》、《李时珍八脉考》中有详细论述,至今仍是经络辨证的主要依据。经络分布于全身,运行全身气血,连接脏腑四肢,沟通上下、内外,使人体各部分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当人体生病时,经络是传播疾病和病原体的途径。外感邪气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先导致经络气机失调,再传至脏腑。另一方面,如果脏腑有病,也会沿着经络反映到体表。在体表循经部位,尤其是经络和气血聚集的穴位,会出现各种异常反应,如麻木、酸痛、疼痛、对冷热刺激异常敏感,或皮肤颜色发生变化等。这样就可以识别病变所在的经络和脏腑。比如肺部疾病,通常发生在舒菲,
十二经脉包括手足三阴经和三阳经。每条经络的证候包括经络的循行及其脏腑的病理变化。其临床表现有三个特点:一是经络受邪,经络气机不利。症状多与其循环部位有关,如足太阳膀胱经受邪,表现为项、背、腘窝、足跟疼痛;二、脏腑症状结合经络所属部位的症状,如咳喘、胸闷、胀臂内侧前缘疼痛等。三、患邪可波及其他经络,表现为多种疾病的症状,如胃经疾病如胃脘痛、食后恶心等;足厥阴肝经疾病引起的胸胁胀满、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
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之外的八条经脉,即冲、任、督、带、阳、阴、阳、阴。奇经八脉具有连接十二经脉,调节人体阴阳气血的作用。奇经八脉的病证是由其所循部位和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决定的。其中督脉满阳,任脉常满阴,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三经均起于下极,一源三分,与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关系密切。所以冲任督脉的症状往往与人的一二气有关,往往体现为生殖功能异常。比如调理冲任可以治疗女性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滑胎等。温补督任可治疗生殖功能下降,临床常用。脉围腰腹,其病常见,如腹周疼痛、子宫脱垂、白带红白带等。阳窍为足阳之别,银翘为足阴之别,可使脏腑精微,其病多表现为四肢无力、运动障碍。阳维脉从阳会开始,维持阳经,阴维脉从阴交合开始,维持阴经,所以是全身的关键维。阳卫脉为病,寒热多见;阴卫脉为病,多见于胸腹部及阴部疼痛。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病证关系也很密切,特别是冲任、督脉、带脉,尤其是肝脾肾经所见的病证。其中“冲为血海,任为胎主”,说明冲为病,与月经、胎孕有关。因为冲、任、督同在一个牢房,都与生殖有关。因此,临床上常用“调冲任”治疗月经病;用“滋补任督”治疗生殖功能下降。
无论哪种辩证方法,都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祖传之宝,要在现有条件下发扬光大。
中脘等穴位有压痛;再如《论苏文脏气法时间》中说:“肝病者,双胁下疼痛,致小腹少。”是因为肝经循行于胁肋少腹。经络辨证是脏腑辨证的补充和辅助,特别是在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方法中,经常使用经络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