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武是什么意思?黄武的清热解毒原则。
1,良药苦口利于病黄连。
俗话说“哑巴吃黄连有什么说不出的。”也就是说这个药的味道。《本草纲目》中也记载黄连味苦性寒。若用于降火燥湿,则中病必止。
(1)黄连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属于清热燥湿的药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胀满、呕吐、吞酸、泄泻、黄疸、高热眩晕、心火亢盛、失眠、血热呕吐、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用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2)含有黄连成分的经典药物有:
黄连上清片:在这个中成药里,黄连是君药。其主要功能是清热、通便、祛风止痛。这种药最适合胃火过盛的人,但主要是针对风火犯的症状,即眼睛灼痛、牙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症状,药效主要强调“上”字。
此外,小便短赤、便秘或胃火过盛引起的便秘患者也可适当服用此药。
(3)含黄连的火药可以长期服用吗?
含有“黄连”的药物基本不建议长期使用。比如黄连上清片,多为苦寒药。因此,在向顾客推荐火药时,不建议向脾胃虚弱的老人或儿童推荐此药。
除黄连外,还含有大黄、黄芩等泻火药。因此,脾胃虚弱的人(具体来说就是平时容易腹泻的人)应避免长期服用此药,以防苦寒伤阴。
边肖提醒:双黄连口服液虽然名称中有“黄连”二字,但不含黄连成分。其主要成分是金银花、黄芩和连翘。
2.李时珍的救命药黄芩
说到黄芩,就不得不说一个关于李时珍的民间传说。相传李时珍16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场急病,咳了半天停不下来。在尝试了柴胡、麦冬、荆芥等清热解表的药物后,仍不能缓解症状。就在李时珍全家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位远道而来的道士为小珍把脉后说:只要取黄芩30克,加水两杯水,煎一杯,服用半个月就可以康复。“此后,按照道士的用药建议,小珍服药后立竿见影。
从此,李时珍对中国医学的博大精深印象深刻,对救命之恩的黄芩赞不绝口。
(1)黄芩的主要功效是什么?
属于清热燥湿的药物。泻实火,去湿热,止血安胎。可用于治疗热盛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呕吐、鼻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2)含有黄芩的经典药物是:
答:复方黄芩片: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感冒发热,痈肿疮毒。主要成分为黄芩、虎杖、穿心莲、十大功劳。
龙胆泻肝丸:清肝利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眩,目赤耳聋,胁痛口苦,小便赤赤,湿热带下。主要成分为龙胆草、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生地、炙甘草。
边肖提醒:龙胆泻肝丸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头晕、湿热等症,但由于其成分“木通”具有较强的肾毒性,过量服用可直接损害人体肾脏。所以要注意控制这种药的用量。
3、黄柏泻肾火
《本草求真》说“黄柏泻肾火,清膀胱湿”。中医认为黄柏味苦性寒,属肾、膀胱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生疮。
(1)黄柏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是清热燥湿的药,可以治疗下焦之病(什么是下焦?文章底部有解释。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泄泻、止渴、黄疸、痿软、梦遗、淋证、痔疮、便血、带下、骨蒸劳、目赤肿痛、口舌生疮、肿毒生疮。黄柏的有效抗菌成分为小檗碱,所以药理作用与黄连相似,但含量较低。
(2)含有黄柏的经典药物是:
白质地黄丸该药主要特点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知母和黄柏。知母性苦寒,长于养阴。黄柏是清火和治疗肝胆肠湿热的良药。两药合用,有滋阴降火的功效。
(3)黄柏主要用于治疗什么疾病?
黄柏的主要作用是清热利湿,治下焦好(什么是下焦?文章下方有说明)。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多用于治疗湿热症状,如湿热下注引起的黄疸、湿疹、带下、瘙痒等。
4.黄芪补气汤防病
黄芪的药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民间有“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的说法,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黄芪为补药。
(1)黄芪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黄芪是补气的良药。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生肌、利尿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不畅。
黄芪和人参都是补气的良药,人参重在补气。黄芪主要用于补虚。天气变化时,有些人容易感冒。中医称之为“表里不一”。黄芪可以用来固表,经常服用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感冒。
(2)黄芪可以泡水喝,适合哪些人群:
答:黄芪泡水非常适合气血不足的老年人。黄芪中可加入少量枸杞。这是最简单的补气方法,对于气血不足的老年人非常有效。
(3)一个关于黄芪的民间传说。
相传清代有一位慈祥的老人,名叫戴三。他擅长针灸疗法,善良谦逊,一生乐于助人。
后来因为救了掉下悬崖的孩子而死。老人身材瘦削,面部肌肉呈淡黄色,所以人们尊称他为“黄芪(qí)”。为了纪念他,人们命名为“黄芪”,这是一种生长在老人墓旁的甜味草药,具有补中益气、止汗、利尿消肿、解毒生肌的作用,并用它治疗了许多病人,在民间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