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怎么办?
早上起床后喝1杯水。水进入胃内,会引起胃-大肠反射,促进大肠蠕动,同时可以补充排便不足的水分,促进排便。每天饮用1.500 ~ 2000ml的饮用水,不限制饮水量,会增加粪便中的水分含量,有利于粪便的排出。2、揉肚子促进肠道蠕动
每天早中晚揉腹部,坚持一周就会有效果。揉肚子主要是按摩肚脐周围和肚子上的五个穴位,促进胃肠平滑肌收缩,加强腹部蠕动。按摩的时候可以左手压在腹部,手掌对着肚脐,右手叠在左手上。首先顺时针揉腹部,然后逆时针。
3.膳食纤维不可或缺
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分为水溶性和不溶性两种。前者能软化粪便,增加肠道益生菌数量,调节人体内微生态平衡。后者能在肠内吸水膨胀,刺激肠壁,加速肠道蠕动,吸附有害物质并排出体外。富含这两种膳食纤维的食物包括各种粗粮和杂豆,如糙米、红豆、绿豆、芸豆等。、菌藻类食物,如木耳、海带、口蘑等。、以及各种水果和蔬菜,如西红柿、牛蒡、苹果等。
4.纠正错误的排便姿势
人体内有一种肌肉叫做“耻骨直肠肌”。这条肌肉从耻骨的一侧开始,绕到直肠的后部,再回到耻骨的另一侧形成一个环,正好拉动直肠钩,使直肠与尖端向前形成一个角度,简称“肛门直肠角”或“肛门直角”。一般坐姿肛门直角约为80 ~ 90°,而蹲姿肛门直角可达100°左右。研究表明,肛门的直角越大,排便越省力,所以下蹲更顺畅。
5.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排便时间不规律的人大多饮食节奏紊乱,因为食物进入人体后需要停留一段时间,也会影响排毒时间。所以,规律饮食是前提,这样你的胃才能规律运转。另外,睡觉和起床尽量规律,不要错过排毒的机会!
6.定期上厕所
经常便秘的人感觉排便转瞬即逝,长时间排便更加困难。建议养成规律的如厕时间。比如早上洗漱后,可以尝试蹲着培养排便。
7.多吃含镁的食物。
日本健康营养研究所的研究表明,镁摄入量低的人容易便秘。镁有润肠通便、软化粪便的作用,适量摄入有助于通便。富含镁的食物包括花生、糙米、核桃和香蕉。
8.做菜时放些橄榄油。
橄榄油不仅能直接润肠,还能刺激肠道蠕动,因此能有效改善便秘症状。建议在饮食中加入橄榄油或在凉拌或面条中加入几滴芝麻油,可以缓解便秘。
9.多运动
由于运动后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肠道的血液循环也得到改善,有利于肠道运动功能的改善和便秘症状的缓解。每次饭后20分钟左右开始;散步20-30分钟。如果天气不好,你可以在室内散步。因为散步是最容易促进肠道蠕动和减肥的方法。
10,注意保健
便秘有时候和人的精神状态有关。人的精神状态紧张,会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使肠道供血不足,从而形成便秘。你的精神状态会影响你身体的变化。便秘患者可以喝固益舒润肠来改善胃肠道,保持好心情,注意心态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