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刺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是每年3-4月播种育苗。
扦插繁殖是将虎刺母根际的芽接分离出来,单独种植。分枝期一般在春季或秋季,可将整株挖起,分成数株,也可从根际侧挖起幼株,分别种植。
扦插成活率高。温度在10℃以上随时可以进行,5-6月份扦插最佳。剪去顶枝,切成10-15cm,放在阴凉处2-3天,使剪口流出的乳汁晾干或用清水冲洗后,再放入装有素沙或培养土的浅盆中剪下。插入后浇足水,然后再给盆土浇水,2个月后生根。野生虎刺的培育必须掌握以下三个步骤,才能事半功倍,提高成活率。
(1)一般挖出来的野生虎刺根部不多,一定要尽量选择有毛须根的植物。如果只有主根没有须根,肯定很难存活。选择后,切断长主根,保留笔形须根。然后进行强力修剪。剪掉大部分枝权,去掉留在枝头的一大半叶子,只留下几片叶子。原则上尽量少留枝叶,减少其养分消耗。不要怕树枝不漂亮。经过两年的保养,它们会恢复美丽的形状。
(2)修剪过的虎刺不宜匆忙种植。必须先被淹没。用细绳把要种的虎刺绑好,放在桶里。水可以是雨水,也可以是隔夜自来水。将虎刺的所有根和下枝浸泡在水中约24小时。此时根部颜色为红色,可取出种植。
(3)虎刺多生长在山林阴凉潮湿的地方。喜欢酸性沙壤土。应该种在阴凉的地方,最好是不要晒到太阳。种植时间应该在清明节前后,不宜过早。药用部分:茜草科植物虎刺的全草或根。
采集:全年均可采集全草及根,洗净,切碎,晒干。
性味:苦中带甜,性平。
⑴《本草》:味甘。
⑵浙江民间草药:味甘,性平,无毒。
⑶《江西民间验方》:性平,味苦、甘,无毒。
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消肿。治疗痛风和风湿病。痰饮咳嗽、肺脓肿、水肿、肿胀、黄疸、闭经、疳积、荨麻疹、跌打损伤。
⑴《本草》:治一切肿痛、风疾。
⑵植物名称与事实考证:补气血。
⑶浙江民间草药:根与花:活血利关节。治理大气。
⑷《杭州药用植物志》:治风湿痛。
5.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根:止咳,补血益气。治疗肺病和内伤。
【6】广州陆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利尿消肿,活血化瘀。治疗急慢性肝炎和脾肿大。
用法用量:口服:煎服,3 ~ 5元(很少用1 ~ 2两);或者变成粉末。外用:捣、捣汁或磨粉。
化学成分:大尺寸虎刺的根含有多种蒽醌,如西红花酸、西红花酸、羟基西红花酸、去甲基西红花酸、去甲基羟基西红花酸、苄基紫茜素、茜素-1-甲基醚、5-羟基茜素-1-甲基醚等。
民族医学纲要
马孜四曲:根治或全治肝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的怒江药。
畲药老鼠蛰,鸟不踏,绣花针,倒针,黄鸡爪:根治肝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龋齿。
苗药绣花针,远志:全株用于风湿关节痛腰痛。
尧尧黄济站:用于贫血、神经衰弱、病后体虚和营养不良。
土家药猫蜇:根用于风湿肿痛,关节痛,瘫痪,手脚不动,牙痛。
根及全株(虎刺):甘、苦、平。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风湿关节痛、痛风、风湿关节痛、感冒咳嗽、黄疸、肝脾肿大、肺脓肿、水肿、闭经、疳积、跌打损伤、龋齿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