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和大麦有什么区别?

小麦是自花授粉的,是禾本科重要的栽培谷物。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有4 ~ 7节,有效分蘖数与土壤和肥料环境有关。叶片长,线形;穗直立,穗轴延续不断裂;小穗单生,含3 ~ 5 (~ 9)朵花,上部花不育;颖片,卵球形到长圆形,具5 ~ 9脉;背部成脊状;外稃为船形,无底板,其形状、颜色、绒毛和芒的长度因品种而异。石竹较大,长方形,顶部有毛,腹面罩上有很深的纵沟,与稗草不粘合,容易脱落。

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和维生素A等。由于品种和环境条件不同,营养成分差异很大。从蛋白质含量来看,大陆性干旱气候区种植的小麦质地坚硬透明,蛋白质含量高达14 ~ 20%,面筋结实有弹性,适合烘烤面包;潮湿条件下出生的小麦籽粒含蛋白质8 ~ 10%,质软,面筋差。可见地理气候对产品形成过程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除供人食用外,只有少量面粉用于生产淀粉、酒精、面筋等。加工后的副产品都是牲畜的优质饲料。

小麦约有25种,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南欧。小麦通常分为三个品系:①一种原始小麦,2n=14的二倍体植株,染色体为AA,小穗含1粒,面粉用于制作谷类。②二粒小麦,小穗含二粒,面粉做蛋糕。染色体为AABB群,2n=28四倍体植株。一种小麦和两种小麦的杂种是不育的。③栽培普通小麦,小穗含3 ~ 5 (~ 9)粒,可生产面包专用粉,由山羊草属、广义冰草属和小麦属三个属杂交而成,其染色体组为AABBDD,2n=42。发源于西亚幼发拉底河流域,公元前7000年是小麦的主要产区。

小麦是温带植物,日照时间长,适应性广,从北纬18 ~ 50,从平原到海拔4000m高度(如我国西藏)。根据麦穗的密度、小穗的结构、颖片、外稃和芒及籽粒的性状、颜色和毛绒,将种子分为许多亚种、变种、变型和变种。根据对温度要求的不同,有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生理类型,不同地区种植不同类型。春小麦在黑龙江、内蒙古和西北地区种植,3-4月播种,7-8月成熟,生育期短,约100天。辽东、华北、南疆、陕西、长江各省及华南地区种植冬小麦。秋季8 ~ 65438+2月播种,次年5 ~ 7月成熟,生育期300天左右。

小麦的世界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居栽培粮之首,普通小麦种植最广,占世界小麦总面积的90%以上。硬粒小麦的播种面积约占总面积的6 ~ 7%。生产最多小麦的国家是苏联、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

对于成熟的小麦,还可以入药治疗盗汗。用麦麸治疗脚气。

二氧化硫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小麦(神农本草经笔记集)

古代蒙医名宝(四大医典)

别名浮小麦

学名小麦(禾本科)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30-120 cm。叶鞘无毛;叶舌膜质,短;叶扁平,条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5-10毫米。穗状花序圆柱形,直立,长5-10厘米,宽1厘米,穗轴每个节上着生1个小穗;小穗长约10毫米,内含3-5个灵芝,侧平,侧对耳轴,无柄;颖片卵形,近革质,中间有脊,顶部有短穗或芒;外稃扁球形,顶部无芒或有芒;内稃几乎和外稃一样长,有2脊。石竹卵圆形或长圆形,顶端有短毛,腹部有纵沟,易于与藤壶分离。开花结果期为7-9月。

分布于世界各地,广泛栽培。中国北方各地都有栽培。

内蒙古各地均有栽培,产量和生产面积。产量极大。

药用部分,秋季采收果穗,晒干,放果,去杂,取成熟果(小麦)和未成熟果(浮小麦)晒干备用。

药材鉴定丁香呈长方形,两端稍尖,长达6毫米,直径1.5-2.5毫米。表面黄棕色或黄色,略皱缩,腹面中央有纵向深沟,顶部有黄白色皮毛。坚硬,白色部分,粉状。气息淡,味道淡。商品有时有不干净的颖片和藤壶,有革质的颖片,锋利的脊和锋利的尖端;外稃膜质,顶部有芒,内稃厚纸质,无芒。

颖果横切面的鉴定:果皮和种皮愈合。果皮表皮细胞排成一列,壁厚,尤其是平的周壁;果皮中间层有一系列厚壁细胞;一排横向细胞,与果皮的表皮和中层细胞垂直交错排列,有凹陷;有时在横细胞层下可见管状细胞。种皮褐黄色,细胞颓废皱缩,内部有残留珠心,细胞呈方形,隐约可见层状纹理。胚乳最外层为糊粉层,其余为富含淀粉粒的薄壁细胞。

果实为粉状白色,果皮小而呈黄褐色。主要特征:淀粉粒以扁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为主,直径30-40微米,侧视双透镜状、贝壳状,宽11-19微米,末端稍尖或钝,脐裂,复合颗粒少,由2-4个或多个颗粒组成。横向细胞呈片状,细长柱状,长38-232微米,直径6-21微米,壁被珠状物加厚。果皮表皮细胞呈长方形或多边形,长64-216微米,直径16-42微米,壁呈串珠状。果皮中层细胞细长或不规则,壁串珠状。无腺毛单细胞,长43-950微米,直径11-29微米,壁厚5-11微米。

化学成分幼苗含有芹菜素-二-c-酰基糖苷,这些新糖苷中的一种是芥子基-8-d-半乳糖基-6-c-阿拉伯糖胺。此外,它还含有vicenin-1、isoscha—ftoside和schaftoside或其半乳糖基异构体和玉米苷[Dhurrin,2-β-d-吡喃葡萄糖氧基-2-(4-羟基苯基)-2s-乙酰基]。叶和茎含有挥发性物质,如CH3(CH2)7CHO及其异构体、醛和醇。

种子含淀粉53-70%,蛋白质11%,糖2-7%,糊精2-10%,脂肪1.6%,粗纤维2%。脂肪油主要是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的甘油酯。还含有少量的谷甾醇、卵磷脂、尿囊素、精氨酸、淀粉酶、麦芽糖酶、蛋白酶和微量维生素B等。麦胚含有植物凝集素。

有味道和功能的中药,味甘性凉。小麦:养心安神,除烦。浮小麦:益气、清热、止汗。

蒙药味甘、凉、重、腻。滋补、接骨、治“何仪泻日”之病。

适应症:小麦,一种传统中药,用于治疗焦虑,失眠,妇女的脏急躁,易怒,抑郁和悲伤。浮小麦:用于自汗、盗汗、骨蒸。

蒙医治疗身体虚弱、骨折损伤和“何仪泻日”病。

用量及用法:中药30-60g,水煎;外用适量小麦粉,敷在烧伤处。

蒙药多如丸散。

宜忌怕小麦粉中的花椒、萝卜。

1.三热封口法是麦热、缸热、料热。选择晴朗炎热的天气。上午9点左右水泥场烧热后,在打谷场上薄薄地铺上小麦(厚度约1 cm),然后搬材料(被子、毛毯、旧麻袋等)。)将小麦盖出来晾干,并喷洒敌敌畏或驱虫磷进行消毒。小麦要经常翻面,至少每小时一铲,使麦温达到46 ~ 50℃,水分降到12.5%以下。小麦要在下午3点左右堆好,热闷半个小时,趁热放进烘干槽。然后用消毒过的材料加盖,再用薄膜将缸口封住,用绳子扎紧,不允许漏气,使缸内麦温达到40℃以上,保持8 ~ 10天,杀死不死卵、蛹、幼虫、成虫,达到聚热杀虫的效果。

2.缺氧储藏法小麦缺氧储藏主要是利用小麦后熟期长、粒温高、呼吸旺盛的特点,在罐内密闭条件下的自然缺氧储藏方法。罐内氧气随着小麦、害虫、微生物的呼吸作用逐渐减少,5 ~ 10天氧气浓度可降至2% ~ 5%,二氧化碳浓度可升至40% ~ 50%。保持一定时间会使害虫窒息而死。但需要注意的是,小麦的水分含量要控制在标准以内(小于12.5%),平均粮温要在30℃以上。

3.化学保鲜法对储藏的小麦,可在密封性能良好的条件下使用磷化铝进行保鲜,或低氧低剂量储藏,或在小麦中掺入抗虫磷进行储藏,防止害虫和霉菌的滋生,提高储粮的稳定性。对于不能被自然缺氧所阻止的小麦,化学保存是最合适的方法。服用方法是将药片用纱布包紧,放入粮堆中。这种方法适合长期保存。一般磷化铝片每吨3 ~ 5g,成本约1元。

大麦是含稗草和裸大麦的大麦的总称。一般带稗草的大麦称为皮大麦,特点是稗草壳与籽粒粘连;青稞的壳和粒是分开的,在青藏高原叫青稞,在长江流域叫元麦,在华北叫稻麦。

大麦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禾本科——大麦。具有经济价值的是普通大麦种的两个亚种,即二棱大麦亚种和多棱大麦亚种。通常我们称多棱大麦为六棱大麦。

二棱大麦,穗轴各节上的三重小穗,只有中间小穗结实,侧部小穗不发达或退化,不能结实。二棱大麦每穗粒数少,但粒大而均匀。二棱大麦在中国长江流域普遍种植。

六棱大麦,穗轴每段上的三重小穗都是实心的。一般中间小穗比侧边小穗发育早,所以中间小穗的籽粒略大于侧边小穗。由于穗轴上三重小穗的密度不同,分为稀疏型(4 cm内7 ~ 14)、密集型(4 cm内15 ~ 19)和极密集型(4 cm内19以上)。其中三重小穗稀疏,穗横切面有四个角。人们称之为4棱大麦,其实是稀疏的6棱大麦。

大麦按用途可分为啤酒大麦、饲料大麦和食用大麦(包括食品加工)。

一.概述

(1)历史和现状

大麦是中国的一种古老作物。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古羌人(生活在青海)就开始在黄河上游地区耕种,距今已有5000年历史。大麦具有早熟、耐旱、耐盐、耐低温耐寒、耐瘠薄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种植。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我国大麦种植面积达9570万亩,总产量85亿公斤。20世纪50年代,面积减少到5809万亩,总产量34.5亿公斤。70年代面积扩大到9750万亩,总产量99亿公斤,亩产101.5公斤。目前已减少到654.38+05万亩,亩产266公斤。

(2)生态区划和优质啤酒大麦基地

大麦在我国栽培作物中分布广泛,但主产区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青藏高原。随着啤酒工业的发展和对大麦原料的需求,啤酒大麦在我国西北和黑龙江省发展迅速。根据光温特点、地理位置和播期,将我国栽培大麦划分为三个生态区。

1.北方春大麦区

包括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宁夏和新疆、山西、河北、陕西北部、甘肃-景泰、河西走廊,是一年一熟的春大麦区。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啤酒大麦发展迅速,最大面积达到654.38+00万亩,之后逐年减少到654.38+0995的200多万亩。大麦生长季节日照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籽粒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千粒重高。尤其是西北,天气晴朗,有黄河水、祁连山雪水、天山雪水灌溉。啤酒大麦粒色鲜艳,皮薄,发芽率高,是我国优质啤酒大麦极具生产潜力的基地。被称为“北大荒”的黑龙江省松花江、三江平原,地域辽阔,土壤肥沃,7月下旬进入雨季,适宜种植早熟品种,也是全国较好的啤酒大麦基地之一。

2.青藏高原裸露大麦区

包括青海和西藏,四川-甘孜和阿坝藏族自治州,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大麦种植在海拔3000米以上,属于高原气候,湿冷,昼夜温差大,一般无霜期短。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7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每年收获一次,主要是多棱裸大麦,是藏族人民的主要食物。

3.黄淮以南秋播大麦区

包括山东、甘肃陇东陇南、山西、河北、陕南及其以南省份、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是我国大麦主产区。它们都是秋天播种的。根据越冬期低温程度的不同,品种有冬季、半冬性和春季。黄淮冬麦区冬季气温低,品种属于冬季。该地区雨量适中,大麦比小麦早熟约10天,收获前后天气晴朗。历史上有种大麦的习惯,是我国啤酒大麦基地之一。长江流域和四川盆地以南地区约占全国大麦面积的一半,是我国大麦主产区。这个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大麦作为早稻的前茬作物,主要用作饲料。江苏淮河以北和盐城地区,降雨量普遍比江南少,大麦粒色较好,千粒重较高,也是理想的啤酒大麦基地。

(三)大麦的使用价值

1.酿造啤酒

目前,我国啤酒产量居世界第二位,1998产量达到1998万吨,啤酒大麦需求量为330万吨。随着我国啤酒质量和产量的提高,对啤酒大麦种子的外观、色泽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1989以来,我国啤酒、小麦进口占总消费量的46% ~ 71%,年用汇3亿多美元。提高国产啤酒小麦的质量和数量是麦芽生产企业多年来的愿望和要求。

喂食

大麦籽粒的粗蛋白和可消化纤维高于玉米,是牛、猪等畜禽的良好饲料。欧洲、北美、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都把大麦作为牲畜的主要饲料。在南方用大麦喂猪,在育肥期增加大麦在饲料中的比例,可以使猪肉脂肪坚硬,熔点高,瘦肉多,肉质好。大麦还可以做青贮饲料,在籽粒灌浆时收割并切成段,是奶牛的好饲料。

吃东西

大麦是藏族人的主要食物。他们油炸裸大麦,并把它磨成粉末,制成巴赞。长江和黄河流域的人们习惯用裸大麦煮粥,或与大米混合烹饪。大麦仁也是“八宝粥”中不可或缺的原料。裸麦中β-葡聚糖和可溶性纤维含量高于小麦,可作为保健食品。此外,“大麦茶”是韩国人喜爱的饮料。饮料“旭日暖茶”的原料中也有大麦。

大麦

(《本草经注》)

别名荀(广雅)、、荀麦(陶弘景)、牟麦(简编)、范麦、赤膊麦(医林汇编)。

来源是禾本科大麦的果实。

植物形态学大麦

一年生草本,60 ~ 100厘米高。秆直立,光滑和无毛。叶鞘无毛,有时基生叶叶鞘疏生柔毛,叶鞘两侧有弯曲的沟状叶耳;叶舌小,长1 ~ 2毫米,膜状;叶片扁长披针形,长8 ~ 18cm,宽6 ~ 1bmm,上表面粗糙,下表面光滑。穗状花序,长4 ~ 10厘米,分为数节,每节有3个发育完全的小穗,小穗长约2厘米,通常无柄,每小穗有1朵花。内外颖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稍具短柔毛,先伸出短芒,长仅8 ~ 14毫米;外稃长圆状披针形,光滑,有5条纵脉,中脉拉长成芒,极粗糙,长8 ~ 13厘米,外稃等长于内稃;雄蕊3枚;有1个卵巢,2个花柱。颖果和内稃愈合,但很少分开,颖果背面有凹槽。花期为3月至4月。结果期为4-5月。

全国各地都有栽培。

这种植物的枯茎(大麦秆)、发芽的颖果(麦芽)、幼苗(大麦苗)也都入药,各有专文详述。

性味甘、咸、凉。

①别录:“味咸,微寒,无毒。”

②《本草》:“性平,性凉。”

归经《尧尧吉芬》:“入脾胃。”

功能:和胃、润肠、利尿。治食积泄泻,小便不利,浮肿,汤火伤。

(1)《别录》:“主止渴、清热、益气、和中。”

②唐代本草:“大麦粉养胃,止渴,助消化,治腹胀。”

(3)崔禹锡《食经》:“主水病。”

④《本草纲目》:“调止泄。”

⑤纲目:“宽胸降气,凉血消食化积而食。”

内服用法用量:煎服,1 ~ 2;还是磨吧。外用:炒、磨、敷或水洗。

宜忌《本草经注》:“蜜使之。”

方案一:治疗尿淋疼痛:大麦三盎司,水两大杯,煎一杯三分钟,去我,加姜汁一半,蜂蜜一半,调和。吃之前吃三次。(《盛慧芳》)

(2)处理麦芒:将大麦汁煮沸,洗净。(孙思淼)

③蝾螈尿疮的治疗:将大麦研末,第三天敷用。(伤寒热病精要)

④汤火烧伤的治疗:将大麦炒熟,磨成粉,用油擦。(概要)大麦粉做成稀糊状。油腻易咽,助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