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动植物公园的历史沿革

在新北京植物园期间

长春动植物公园始建于日伪时期的1938,当时叫“新北京植物园”。于1938开工建设,于1940完成一期工程。是东北第一个集动植物为一体的综合性展园。这个“新京东植物园”的特点是:一是面积大,占地73万平方米(解放后1958年建园时围栏,走自由路向外扩建后达到74万平方米),是东京著名的上野动物园的20倍,当时号称“亚洲第一”。二是自然地形优美,自然河流流经动植物公园;第三,主要是东北本地的动植物,中国其他地区和世界各地都有动植物。从规划设计到管理,打破了传统的“马戏”动物园管理模式。在注重欣赏的同时,注重对中小学生进行动植物保护教育的作用,采取部分放养的方式,并与生产、科研实验相结合。

1940,一期工程完成时,动物50种,1000多只。主要动物有:老虎10、狮子2只、银狐150、台湾省猴200只、梅花鹿20只,以及大量鸣禽、水禽和部分爬行动物。此外,还有种鸡孵化场、毛皮和动物研究所、养牛场和中草药园。从1941太平洋战争开始,动植物园就没怎么发展,只是维持着状态。1944年春,美国“B29”飞机飞抵长春,日伪当局预感到空袭的危险。同年冬天,他们杀光了公园里所有的非洲狮、东北虎等大型野兽。园内其他动物也因无人管理而丢失。

1945日本投降后,园内各种动物设施损毁严重。国民党占领时期,长春最高军政长官郑洞国用马车运送园内各种物资,使园内空无一人,满目疮痍。当时的动植物园成了“国军”的训练场。公园内布满了国民党军队修筑的战壕和工事,树木被大量砍伐,各种动物设施进一步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动物园和植物园内到处是瓦砾,杂草丛生,蚊虫猖獗,成为一片废墟。

植物园时期

1948,10长春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动植物园的园林用地。长春市政府有计划地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植树和基础设施建设。1949期间,长春市人民政府组织园林工人清理动植物园,清除枯死树木,填壕,拆碉堡,与专业人员一起,彻底清除国民党军队遗留的弹药和地雷。此时只有8至9户住在动植物园北部,其他10间因为拆迁无法使用。同年,在长春市农业厅的领导下,对部分残存的房屋进行了修缮,并在园区内建立了种猪场,种猪20余头,奶牛3头,种马1匹。1950春,动植物园作为绿地,由长春园林工程队管理,园内种植水曲柳、白榆苗木2万株。

1957长春市城建局拨付专项资金,修建了3800多米的园墙,近1000平方米的花卉大棚和部分公园道路。

1960年,植物园成立。按照“植物造园”的工作原则,先后种植了105种、3117株。1965年从长白山引种樟子松100株。由于加强了技术措施,管理得当,成活率达到100%。1966至1973,植物园由长春市园林工程队和长春市绿化队(从长春市园林工程队分离出来)共同管理。这里成了牛羊的牧场。

1965年,行政机构成立南岭植物园。1973年3月恢复“植物园”名称。从1973开始,有计划地砍伐各种杨树、柳树、榆树(保留了部分柳树、榆树)。1973至1981,园内饲养鹿500余只(其中马鹿20余只,杂交鹿20余只),1982,圈养。

长春动物园时期

1974,植物园更名为长春动物园。1977之后,除了建造五个小动物屋(狼、狐狸等。),还建了一个下水(从业主环路到公园人工湖)。没有进行其他修复施工。

在此期间,有两项突出任务:一是在植物园艺和树木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当时种了118种树,3万多株,现在已经封山育林。其中,樟子松(松柏)气势磅礴;此外,大量种植沙松、红皮云杉和侧柏,增加了景观。另一项成就是在长春建立了第一个君子兰基地,为君子兰的育种和生产做出了贡献。从1977到1983,先后生产了6万多株君子兰。长春动物园园长谢成元等同志出版了君子兰栽培技术的书籍和论文。

动植物公园建设周期

随着长春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市人民要求将长春动物园开发建设为“长春动植物园”的呼声越来越强烈,长春市人大多次立案讨论动植物园的建设。

1981年,长春动物园园长谢成元结合全国动物园规划(国家级、地区级、省级),修订了《长春动植物园》规划(本规划吸收了国内外经验,走访了伪满“新北京动植物园”的工作人员、饲养员、规划技术人员,结合地形地貌)。国内动物园专家认为,这个规划是科学的,属于国内一流水平。1983年,吉林省政府批准了《动植物公园规划》(吉吉吉字[82]第41号)。65438-0984,长春市市长王专门召开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动植物公园建设规划,并批准了该规划。计划分三期将动物园建设成为具有长白山动植物特色的动植物园(按照国家对动物园的规划要求,即以本地动物为主,各类观赏动物控制在200只左右,按照动物进化的顺序由低到高排列。动物馆充分体现了“建筑集中、动物活动场地宽阔、有利于动物繁殖、便于游客观赏、便于饲养管理”的特点。

1985 5月1日,长春市政府发布《关于动员社会力量集资共建城建项目的通知》,其中动植物园作为六个共建项目的第二个项目予以恢复(长府[85]108号)。8月5日,长春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成立长春建设动植物园指挥部的通知》(长府办[85]125号)。根据文件,成立了园林建筑指挥部,下设指挥部办公室。长春动植物园的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 *共青团长春市委号召和动员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团员青年参加义务劳动。8月中旬,1985在团委青年产业部部长辛立臣、王大林等同志的带领下,拉开了挖湖工程的序幕,总开挖量4.2万立方米。由于雨季,工程难度大,进度慢,达到6544。未完工的工程由团市委移交给园建指挥部,由园建指挥部负责组织完工。

1985 11月,解放军驻昌部队进入施工现场。截止1986,已完成挖湖工程8.2万立方米,岸线初具规模,开挖量70%。之后,整个项目告一段落。

65438至0986,长春市政府将长春动植物园建设列为长春市民办“十件好事”之一。7月20日,长春市建委对长春动植物园初步设计进行了重新审批。7月21日,长春市计委下达1986一期项目计划通知,落实虎山、雉鸡馆、中兽馆、行鸟馆、水禽馆、象鼻馆、斑马馆、供暖工程(含锅炉房)、苗圃等10项目计划和资金。在省市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解放后沉睡了40年的动植物公园开始重新规划。

在“人民的城市是人民建设的”口号的号召下,省政府领导带头在长春动植物园建设工地参加义务劳动。省市机关及部分厂矿等18单位为长春动植物园建设筹集资金144,133元,39家单位积极参与长春动植物园建设。

1987年8月完成“三通一平”及部分动物房恢复建设,长春动植物园一期工程基本完工。

1987年9月,长春胜利公园动物全部移至长春动植物园。

长春动植物公园时期

1987 9月15,长春动植物园建成开园。吉林省委书记高第正式命名为“长春动植物园”,并亲自请宋任穷同志题写园名。长春动植物园建园指挥部还派园支部书记斯进京,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题写园名。这两套长春动植物园的书法题字,镌刻在公园正门两侧的大理石墙面上,格外醒目。

已初步开发建设的长春动植物公园分为东、西、北三部分。东半部主要展示动物,有办公区;西部规划的人造山以植物分布为主,模拟长白山植物的垂直分布,自然种植各种植物,放养一些动物物种。北方自然种植各种植物,包括热带植物馆、儿童动物园、游乐设施、检疫隔离区(电力部门占用)。东、西、北三座桥。

一期工程建设资金654.38+0.9亿元。竣工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6000平方米道路;各种管线4400延米;1混凝土桥梁。

从9月5日开园1987到2月底,公园共接待游客25万人次。受到了省市领导、外宾、长春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认为长春动植物公园建设各具特色,动物舍美观大方,功能合理,色彩和谐,具有园林建筑特色。被中国公园协会评为“名园”(见中国名园9月84页,1999)。

6月1994长春动植物公园与吉林华侨实业有限公司共建东方游乐园。65438年2月,吉林省林业厅在长春动植物公园举行“吉林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挂牌仪式。

1997年初,长春市园林管理处改制重组为长春市绿化管理处、长春市园林规划设计院、长春市公园管理处,长春动植物公园隶属长春市公园管理处。7月22日,为纪念中国吉林省与日本宫城县缔结友好城市10周年,中日合作建设的日本微缩景观园“吉林宫城友谊园”在长春动植物公园东侧剪彩。吉林省省长王云坤题写了“吉林宫城友谊园”的名字。为建设这个公园,中方将提供654.38+0.3万平方米的面积、规划图纸和适合公园种植的树种。

1997 9月15日,公园为纪念开园10周年举行“游园庆典”,公园编制了《辉煌十年》画报和《长春动植物公园史料集》,由长春市副市长安力题字“焕然一新”,社会各界为1987 ~向动植物公园致敬。

2001年5月30日,长春市园林绿化局转发市编办“长编[2006 54 38+0]76号、长编[2006 54 38+0]654 38+03号”文件。长春动植物公园是市属公园,行政级别从处级到科级。核定单位领导指标(主任、副主任级行政职务)为4名,内设机构为:办公室(党政一体)、管理部、总务部、畜牧部、技术部。中层干部(科级)指标6名(办公室2名,其他部门1名),核定编制285名。

2002年5月30日,公园动物表演场和儿童动物园竣工并举行竣工仪式。动物表演场占地3600平方米,儿童动物园总占地7684平方米。9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向长春市人民政府赠送麋鹿交接仪式,在长春动植物公园麋鹿馆举行,祝市长叶静致辞。

2003年6月,长春市物价局[2003]81号文正式批准长春动植物公园门票价格为10元/人。6月15日,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国防体育委员会主席向长春市人民政府赠送一只高加索牧羊犬幼犬(雌性)。赠送仪式在长春动植物公园儿童动物园举行,副市长王学展致辞。

2005年9月,该园经过多年艰苦的科研和实验,突破了大鸨人工孵化和育雏的一系列技术难关,最终攻克了大鸨育雏成活的世界性难题,达到了国内大鸨种群建设的一流水平。6月10至6月底110,园方自行对猴山进行全面维修,对园内所有动物房周边进行硬盖维修。

2006年6月起,在长春市园林绿化局的大力推动下,公园向市有关部门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区工作。按照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区的标准要求,公园先后完成了游客服务中心和医务室的改造,新建了占地6100平方米的停车场,泊位165个。增加了便民措施,设置了游客游乐车服务,加强了综合安全管理和卫生工作,更换了动物说明卡和导游证。管理规范汇编完成,公园宣传片DVD和宣传画册制作完成。公园在“旅游交通、观光游览、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环保”八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提升,并于8月1日通过了市旅游局的初审。8月25日通过省旅游局、省质监所、市旅游局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评审组的检查。165438+10月24日,管字[2006]29号正式批准长春动植物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区。

2007年初,长春市新任市长崔杰提出了从根本上改造和建设动植物公园的设想,并责成长春市园林绿化局对长春动植物公园进行全面研究和规划。在长春市园林绿化局的领导下,长春动植物园先形成初步改造意见,再由长春市园林规划设计院进行方案设计。经向社会公示修改,邀请国家动物园专家于7月17日在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召开“长春动植物园改造规划专家咨询会”。会后,根据专家意见,正式向市委市政府提出立项申请。

2007年7月28日,长春市南关区政府在长春动植物公园举行了“长春市南关区地震宏观观测基地”挂牌仪式。8月25日,公园公园刊物《一起在蓝天下》首发(吉林省内部刊物编号为JN01-O97)并正式出版。

2007年9月15日是长春动植物公园开园20周年。公园将以此为契机,通过政府对公园的改造,打造品牌,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区迈进,争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