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并重,建设现代化中医医院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既明确提出了“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指导思想,又强调要落实扶持中医药的政策,将投资政策向中医医院倾斜。中医药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中医院如何抓住机遇,理清思路,坚持中医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原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笔者谈几点看法。

中医院也要有姓“宗”的;

中医要走在前面,西医不能落后。

过去中医医院的建设总是强调中医的简单、廉价的特点,而忽略了其作为医院的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医院作为医院实体,必须承担预防、保健和医疗的任务,这就要求中医院不断改善医疗条件,学习、引进和运用现代诊疗方法。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患者对医院的医疗环境、检查设施、诊疗水平、服务态度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医院必须注意做好相应的物质和技术准备,以满足这些要求。医疗服务要升级,要有一定的学术优势和相应的技术支持。因此,中医医院的建设要强调其作为医院的独特性,遵循医院发展的内在规律,不断引进和利用现代诊疗手段,尤其是在中医医院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医院的竞争是技术实力、品牌、医疗环境的竞争。在面对医疗市场的时候,没有人会因为自己是中医院而对医疗需求打折扣。

医学发展到今天,一般疾病的治疗逐渐趋于综合,因为综合疗法更接近完善,特别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疾病越来越多。事实上,中医的许多优势和特点都是在中西医结合的过程中发挥和展示出来的。比如中风的治疗,在最初的急性期总是离不开西医的治疗。一旦进入稳定期和恢复期,中医的治疗就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尤其是一些特色治疗,如针灸、推拿等,对中风的恢复起着关键作用。但如果没有中西医结合对急性脑卒中的急救和控制,为中医治疗铺平道路,就很难显示出纯中药的使用。这说明中医的特色需要西医方法的支持和准备,反之亦然。如果拒绝很多现代先进的检测和治疗仪器,不借鉴和引进西医的先进技术和方法,恐怕很多疾病无法明确诊断,难以处理,会把相当一部分患者隔绝在中医医院的大门之外。

中医人才要“博学”;

积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对于中医院来说,人才包括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前者包括老中医专家和各级中医,其中要特别重视老中医专家的作用,必须继承和发展,但同时要重视中青年中医的中医思维、基本功和临床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后者是指西医院校毕业,受过中医训练的西医人员。许多中医医院为适应发展需要引进人才,初步形成了各类人才聚集、技术平台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各类中医、西医、中西医人才的合作,需要相互包容,取长补短,才能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综合技术水平,加快发展步伐。

中医和西医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有明显的区别。中医讲究整体观,四诊结合,辨证论治,比较深奥,而西医讲究系统的检查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细胞变化、影像学等数据,更容易被当代人接受。比如肾衰竭患者,后期会出现一系列症状。中医可以通过辨证论治来调整患者的病情,但没有很好的办法使肾功能衰竭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西医通过血液透析可以纠正患者的生理指标,但贫血、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无法改善。这个时候应用中药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中医和西医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取长补短,疗效才能叠加。这就要求中医院的医生要熟练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掌握现代医学知识,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现代科技应该追踪:

引进现代科技成果不是“西化”

中医的诊断是通过传统的望、听、问、感等方法来实现的,而西医的诊断是通过望、摸、敲、听来实现的,现代西医引入了大量的现代科技手段来进行诊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发展,CT、MIR、DSA、血液透析等先进诊疗手段的引入和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的发展。随着现代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西医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在医疗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对中医的发展和大众对中医的认识提出了挑战。我们不能把这些技术局限在西医领域,而应该归结为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中西医享有的技术。因此,中医院应大胆引进现代技术,为中医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事实也证明,中医医院发展到一定规模,现代技术的引进和西医技术的补充促进了中医医院的发展。

引入现代技术也是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医有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法,如骨科手术,在止痛、消肿、促进骨折愈合方面疗效明显。再比如临床上经常遇到外伤的骨科患者。传统中医解决不了或者不能完全治愈,需要现代科技进行手术治疗。这时候如果医院的西医实力不强,会给患者转院造成不便和痛苦。因此,中医院应积极引进现代诊疗手段,补充中医不足,满足患者需求。

当前,国家和各级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环境和机遇。但中医药发展现状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中医药独特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中医医院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坚持以中医为本的办学方向,走综合发展之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为振兴中医药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