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有什么作用?

牛蒡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长倒卵形,略扁,略弯,长5 ~ 7毫米,宽2 ~ 3毫米,表面灰褐色,有紫黑色斑点,有数条纵棱,通常中间1 ~ 2较明显。顶端钝圆,略宽,顶端有环,中间有点状花柱残迹;底子略窄,生下来的脸比较苍白。果皮坚硬,子叶2,黄白色,油状。无臭,微辛辣,苦味后微麻。秋季果实成熟时,采集果序,晒干,放果,去杂,再晒干。人工栽培的或野生的。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浙江、四川、湖北、河南、陕西等省,尤以东北三省为甚,俗称“关大力”。原植物通常在山野,路旁,沟,荒地和山坡上向阳的草地栽培或野生。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耐旱、怕涝,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最适合生长。生的或炸的,使用时捣碎。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的功效。属于解表药中疏散风热药。现代研究表明,牛蒡子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牛蒡子中牛蒡子苷元水解产生的牛蒡子苷元具有抗癌活性。

性味,归经,辛苦,性寒。入肺、胃经。

功效:疏风清热,解毒透疹,利咽消肿,润肠通便。临床名称为生牛蒡和炒牛蒡。

浅谈中医古籍

《本草戏》:解谷云:主风肿毒,咽喉肿痛。吞下一粒药丸会导致溃疡和坏疽。《主治秘诀》说:温心,润肺散气。用它捣碎。

本草纲目:消除斑疹病毒。

本草经典舒:邪出于秋,使天下凉。《经典》上说,辛平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藏东西。涨多跌少,阳也。从太阴、足阳明经穴入手。是祛风、清热、解毒的重要药材。辛能散结,苦能散热,热能散脏气,故明目补中。风伤了,卫气就会停滞,停滞了就会发热。辛凉化解了,气就和谐了,风里什么都没有了,就去掉了风伤。藏气主风、毒肿及各种瘘管。元素主润肺,散郁气,利咽膈,除肤风,通十二经脉,所以我知道这个意思。所以对治疗成瘾性皮疹和痤疮特别有效。

本草经:辛、苦、寒、滑。泻热散结,宣肺气,清咽止咳,利便通便,通十二经脉,散肿疮毒,气滞腰膝。

现代药理学研究

1.牛蒡子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该水煎液和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腹股沟表皮癣菌、同心毛癣菌、斯氏黄萎病菌等菌群有抑制作用,对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抗原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2.牛蒡子具有抗肾病的作用。牛蒡子苷及其所含苷元可抑制尿蛋白排泄增加,改善血清生化指标,显示抗肾病作用。此外,牛蒡子苷元对免疫性肾炎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牛蒡子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4.牛蒡子具有抗肿瘤作用。

5.牛蒡子具有降血糖作用。

6.牛蒡具有降低眼内压的作用。当本汤剂量为2.5g/kg时,可轻度降低正常家兔眼压,但不能阻止水负荷引起的眼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