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的国花是什么?

奥地利的国花--火绒草.

 火绒草

别名老头草、薄雪草、老头艾

来源为菊科火绒草属植物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 (Willd.) Beauv.,以地上全草入药。夏秋采割,洗净,晒干。

源形态多年社草本,高15~30厘米,全株密被白毛。茎通常从基部丛生,直立或斜上,不分枝。叶互生,无柄,披针形或条形。夏季开花,头状花序,无梗,3~5个簇生于茎顶。瘦果长圆形,有短毛,黄褐色。

性味归经微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尿。用于急性肾炎。有人认为对消除蛋白尿和血尿有一定作用。

用法用量 5~7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雪绒花,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科,学称“美头火绒草”,俗称“火绒草”、“火绒花”,花期7月—8月底,果期9月—10月,全草可入药。生长于海拔2000—4500米高山或亚高山草甸。雪绒花是奥地利的“国花”,在西欧一些国家是赠送贵客的“礼品花”。2003年8月,冯骥才先生在空中草原发现了遍地生长的“雪绒花”,满怀深情地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散文《中国的雪绒花在哪里》,从而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的雪绒花在河北蔚县。

雪绒花/火绒草的养殖

火绒草 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EDELWEISS) 所属类别:菊科

简要介绍:又名雪绒花。多年生草本。植株被白色或灰白色绵毛。叶互生,全缘。苞片数个,围绕花序,开展,形成星状苞叶群;头状花絮多数,排列成伞房花序。 原产欧洲的高海拔地区。是著名的高山花卉之一,被誉为阿尔卑斯山的名花。有着“世界花园”之称的瑞士,把火绒草定为国花;奥地利也以火绒草作为荣誉和友谊的象征。把火绒草定为国花。

植株高度:15--40cm

繁殖:分株和播种繁殖。分株,在春季进行为好,把丛生状的火绒草扒开后可直接盆栽。播种,也以春播为主,种子发芽适温为20摄氏度,播后10天后即发芽。

栽培: 火绒草适宜生长在肥沃疏松的腐叶土壤中,所以盆土要注意选择腐叶沃土。播种出苗后需间苗,具3片真叶时即可移盆栽。生长期盆土不宜过湿。每月施肥一次,注意肥液不能沾污叶片。冬季盆土保持稍干燥为好。

欣赏与应用:火绒草是一种珍贵的花卉。她具有花、叶并美的特点,株形小巧玲珑,叶片银灰绚靓,白色花序如雪,朴实大方。同时具有耐干旱、耐贫瘠的优点,又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所以特别适用于岩石园栽植或盆栽观赏。

阿尔卑斯植物

雪绒花和龙胆草是最著名的阿尔卑斯山花;但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植物也非常适合阿尔卑斯的环境。山中野花颜色鲜艳明亮,这并非偶然;野花颜色对其生存和繁殖十分重要。首先,由于海拔高日照强,色素可以阻碍过强紫外线的照射。其次,天气条件限制了昆虫飞行,植物必须尽量争取授粉机会。鲜艳的颜色容易吸引昆虫,否则野花就无法繁殖。野花繁殖还必须迅速:夏天,干草机开进草场,开始第一次收获。某些植物必须在此之前产生种子。

生长在同一环境的植物和牧畜有着不同的问题。可口的草类会在播种前被吃掉,而那些坚硬带刺的却可以幸免于难。比起被牧畜吃掉,被收割的命运似乎好一些,至少植物还有机会播种繁殖。娇贵的植物,如兰花,只能在靠近悬崖峭壁的地方得以存活。其它娇弱植物的根系发达,可在饥饿动物的蹂躏下得以存活。

冰雪融化后,多石的土地变得十分不稳定,没有水分和营养。但只几年的时间,某些特别的植物就“殖民”了荒芜的土地。先长出来的苔藓,死后留下一层薄薄的腐植质。腐植质为虎耳草属植物和柳穿鱼属植物提供了生长的基础。早期植物的最大问题并不是土壤缺乏或移动:最小植物的根也有一米长,可以稳定地生长;如果能在乱石中找到缝隙,它们的地下芽时刻准备着抽芽。世界最小的树--矮柳也具备这种能力。矮柳的树干位于地表之下,只有少量树枝在地面上。这种奇特的生长方式不仅保温,而且在刮风时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水分流失。

生长在岩石表面的植物必须克服水分短缺的问题。贫瘠的土壤不能保湿,强烈的日照又很快蒸发了剩余的水分,高山上常有的强风会使普通植物的叶面大量失水。阿尔卑斯山上的植物具有防止水分流失的能力:有些植物长满了细毛,可以抵挡日光,同时形成空气层保湿;有些植物有蜡质保护层;肉质植物将水分储存在厚厚的叶子里;还有很多植物形成莲花座形,相互遮挡阳光。另外一些植物尽量接近地表面生长,以克服干旱,减少强风带来的损害。当然,很多植物可以同时具备几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