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种植技术
黄精是一种滋补脾肺的中草药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1育苗
黄精的繁殖包括有性繁殖(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根茎繁殖、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繁殖)。
进行种子育苗,首先要消灭种子表皮上的病菌,避免种子感染。种子可以通过浸泡在不同温度的热水中进行消毒。将收获的种子放入50。c在温水中浸泡10分钟后,加入55。c用热水浸泡5分钟,然后放入冷水中冷却。将灭菌后的黄精种子与3倍体积的湿沙混合,然后放生3-7人。c在温控箱中进行低温沙藏,提高种子发芽率。黄精种子吸胀65,438±0.2小时后,用清水洗净,然后种植在细沙土中,控制株距,使其保持均匀。然后把犁沟整平,用木板把犁沟口压实,浇上足够的水,盖上一层短的碎稻草。或者用低棚塑料薄膜育苗。棚内温度控制在23-27。c、晴天可以适当通风,夜间和雨天要做好薄膜密封保温。出苗后,揭开覆盖在表面的稻草,进行除草工作,当幼苗长到5-8厘米时进行间苗工作,留壮苗移栽。
移植
黄精通常在春季或秋季移栽,具体移栽时间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环境而定。在准备好的地块上做边框,边框宽度为1.00-1.20m,高度约为0.25-0.30 m,沟宽约为0.50 m,长度不宜过长,保持在50.00 m以内,便于管理。种植密度应根据土壤的肥力来确定。种植时要施鸡鸭粪或人的粪便。按行距开沟,按株距插秧,每穴栽一株,然后覆土压实,浇上水固定植物根部,再盖一层土保持畦面平整。移栽后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制定浇水策略,开始田间管理。
3现场管理
3.1除草。
苗期杂草生长较快,土壤在雨水的冲刷作用下会板结。要适当松土除草,避免缺草对黄精幼苗的危害。种植后一个月可以除草一次,除草的时间和次数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在除草的过程中,土壤不要翻得太深,以免损伤黄精的根部。或者用生物除草剂除草,不要用化学除草剂。在生长过程中,要做好根部的清沟培土工作,避免根部受光或吹风。
3.2受精。
应以有机肥为主,不应施用化肥和复合肥。基肥种类主要有土杂肥、粪肥和饼肥。种植前每隔667m施腐熟肥200kg、稳定肥3000kg、天然骨粉肥1500kg,在黄精生长过程中,应根据黄精生长情况进行施肥,采用勤施、薄施的方法将动物粪便或腐熟的人粪与水混合,有条件的可施沼液肥。施肥要保证氮、磷、钾比例符合黄精生长需要,施肥适当合理,最大限度地促进黄精生长。
3.3阴影。
黄精是一种喜阴喜湿的植物。因此,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对黄精幼苗进行遮荫,避免暴晒。结果表明,12: 00-15: 00是黄精的光敏感期,过强的光照会影响黄精的光合作用。移植第一年,日平均光照率应保持在30% ~ 35%。生长在森林和灌木中的黄精,经过自然光调节,经过长期自然锻炼,生长旺盛,叶片深绿色,茎秆粗壮,不需要人工遮荫处理。
3.4修整和封顶。
黄精的生长需要定期修剪和打顶。根据不同的收获目的,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技术。除了获取种子,大部分都是为了获取优质根茎。因此,需要人工控制其生长状态。黄精的生长周期比较长,营养消耗也比较大。对于想要收获根茎的黄精,可以在芽形成时摘掉,待顶端最后一片叶子展开时进行打顶工作,促进营养物质向根茎积累。通过摘芽和打顶可以有效控制黄精的生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