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胃散的功效与作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平胃散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平胃丸的功效与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平胃散的组成,功效及主治2、平胃散药方介绍3、平胃散或者二陈汤又减肥的功效吗?平胃散的组成,功效及主治平胃散的组成:苍术、厚朴、陈橘皮、甘草。
平胃散的功效: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平胃散主治:湿滞脾胃证。
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扩展资料:
平胃散的用法:
上为散。
每服6g,水一中盏,加生姜二片,大枣二枚,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现代用法:***为细末,每服4-6g,姜枣煎汤送下;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注意:阴虚气滞,脾胃虚弱者,不宜使用。
平胃散
平胃散药方介绍平胃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加姜枣组成,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效。
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平胃散药方介绍,希望你喜欢。
平胃散处方
苍术5斤(去粗皮.米泔浸二日);厚朴3斤2两(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3斤2两(去白);甘草30两(炒)。
平胃散方义
本方是燥湿祛痰,行气健脾剂。
苍术燥湿健脾为君药,厚朴除湿散满为臣药,陈皮理气化痰为佐药,甘草、姜、枣调和脾胃为使药。
大凡脾胃病变,只要属于所谓脾胃湿滞,呈现胸腹胀满、口淡食少、舌苔白厚而腻主症的,都可用它来治疗,所以古人说它是“治脾圣药”。
后世有许多健胃方剂,都是从它扩展演变而来。
平胃散药理
主要有健胃助消化,抗溃疡,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
1.健胃助消化;本方中生姜、陈皮、苍术、厚朴含芳香性挥发油和姜辣素,且后三味药辛、苦,口服对胃肠粘膜有温和的刺激作用,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运动,并抑制肠内异常发酵,从而增强消化机能,排除肠内积气,而达健胃助消化之效。
2.抗溃疡:方中甘草、陈皮、厚朴对多种实验性溃疡模型有明显抑制作用。
3.抗炎。
方中生姜、陈皮、甘草对不同的炎症模型均有较明显抑制作用。
4.抗病原微生物:平胃散中除大枣外,其余5味药均有不同程度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平胃散病症
本方功专燥湿和胃,为治疗脾胃不和的基本方剂。
许多调理脾胃的方剂,都是在此基础上扩充而来。
如本方加麦芽、炒神曲,名“加味平胃散”,治宿食不化,暖腐吞酸,不思饮食。
若大便秘结,可再加大黄、芒硝以通下导滞。
本方加人参、茯苓,名“参苓平胃散”,治脾虚食滞,大便不实者;加黄连(姜汁炒)、木香,名“香连平胃散”,治食积化热,腹痛泄泻者。
《局方》还有“不换金正气散”,也是由本方加藿香、半夏而成,治感冒四时不正之气,头痛发热,呕吐泄泻者。
本方合二陈汤(见祛痰之剂)名“平陈汤”,治脾胃不和,湿痰停阻,胸膈痞闷,不思饮食者。
本方合五苓散(见祛湿之剂)煎服,名“胃苓汤”,治饮食停积,脾胃不和,浮肿泄泻者。
本方与小柴胡汤(见和解之剂)合方,名“柴平汤”(《景岳全书》),功能和解少阳,燥湿健脾,治湿疟脉濡,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寒多热少者。
“平陈散”(《症因脉治》),是本方加入祛痰化湿的二陈汤(夏、陈、苓、草)而成。
适用于脾胃运化不食,湿痰内阻,胸膈痞闷,或有呕吐泄泻,症情较平胃散症为重。
“胃苓汤”(《丹溪心法》),是本方加入渗湿利尿的五苓散(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而成。
适用于停饮夹食,脾胃不和,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或有浮肿等症。
“柴平汤”(《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引《宦邸便方》),是本方合小柴胡汤而成。
适用于疟疾,脾胃湿盛而脘膈闷胀。
“不换金正气散”,又名“藿香平胃散”(《局方》),是本方加入芳香化浊、燥湿祛痰的藿香(9克)、半夏(6克)而成。
适用于感受不正之气,脾胃食滞,腹痛呕吐,舌苔白腻等症。
平胃散或者二陈汤又减肥的功效吗?二陈汤: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平胃散: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用治湿痰证。
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脘痞闷,恶心、头眩心悸。
苔白腻。
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用治湿滞脾胃证。
表现为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腻无味,恶心嗳气。
苔白厚腻。
简言之,二陈汤里有半夏燥湿化痰,是以健脾化痰以治痰为主的方剂。
平胃散里有苍术、厚朴燥湿行气以治湿滞脾胃,脘腹胀满为主的方剂。
关于平胃散的功效与作用和平胃丸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