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怪病,在此求医!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皮肤损害明显的皮肤功能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颈后或其两侧、肘窝、国窝、前臂、大腿、小腿及腰骶部。常呈片状出现,有三角形或多边形的平顶丘疹,皮肤增厚,有脊状皮肤,皮肤沟加深,似苔藓。通常是红色或浅棕色。严重瘙痒是其主要症状。如果全身皮肤有明显损伤,也叫弥漫性神经性皮炎。
致病特征
目前神经性皮炎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过度紧张、兴奋、抑郁、疲劳、焦虑、急躁、生活环境的改变都可能是神经性皮炎的诱因。局部刺激、抓挠、摩擦衣领、过敏体质、多吃刺激性食物等。,也可能引起神经性皮炎。
款待
神经性皮炎的治疗,当然要先去除可能的病因。不吃刺激性食物,不挠,避免用热水和肥皂清洗。局部应用神经性皮炎洗剂,或含皮质类固醇的软膏,以及应用肤疾灵或特美皮肤涂剂均有效。对于重症患者,深X线局部照射或同位素90 Sr应用是有效的。如果局部有红肿,就要用抗生素。
没有明显皮肤损害的皮肤瘙痒症为皮肤瘙痒症。但严格来说,应该属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患者会感到全身发痒,这就是陈发,如昆虫爬行、蚂蚁行走或灼烧。情绪冲动、气温变化、衣物摩擦等。都能诱发瘙痒或加重病情。起初,皮肤上没有什么异常。但是挠久了皮肤变红,然后表皮脱落,出现血痂,皮肤变厚,色素加深。抓伤的皮肤也会发炎化脓。比如老年人由于皮肤萎缩、干燥,容易出现瘙痒症状,称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冬天皮肤干燥瘙痒,春暖花开的感觉消失,这是一种冬季瘙痒病。肛门周围瘙痒常由蛲虫引起。患有外阴瘙痒的女性可能患有阴道毛滴虫或霉菌感染。全身瘙痒要查糖尿病、甲减等疾病。
患有皮肤瘙痒症的人应避免搔抓、热水烫伤和用肥皂清洗。他们应该避免情绪激动,避免吃刺激性食物。
这些都是中医方法~ ' '
处方1
何首乌。18g,当归、荆芥各5g,
亚麻籽、苦参、生地各15g,白芍。
12g
制备方法:煎服,每日1剂,连续10剂。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2号方
生韭菜30克,大蒜30克。
制作方法:* *倒入糊状,微热。用力擦患处,每天2-3次,1周。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处方3
新鲜的丝瓜叶是合适的
用法:洗净捣碎。涂于患处,直至皮肤变红,隔天1次,7次为1疗程。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处方4
荆芥、防风、生地、当归、蝉蜕、
苍术、茯苓、石膏、苦参、知母,
牛蒡子10g,木通5,甘草5。
骂还是打
制备方法:煎服,1剂量,每日三次。心烦失眠、夜痒者,加煅龙骨或牡蛎30克;难以置信的痒对忍者来说很难。加入僵蚕或乌梢蛇10。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处方5
生半夏、斑蝥、白狼毒平分。
制作方法:* *为细粉,用适量米醋调成糊状。轻轻涂抹在患处,每天1次,涂抹后水泡会停止,防止过度伤害。应该用水泡。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处方6
斑蝥、硫磺、雄黄、樟脑各10。
g,乌梅肉5g,地塞米松片1.5。
毫克,扑尔敏片40毫克,二甲基
亚砜10毫升,凡士林适量。
制备方法:先将斑蝥、乌梅、雄黄、硫磺、地塞米松、扑尔敏分别粉碎,过100目筛,然后将* * *放入乳剂中充分粉碎混合,备用。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处方7
苦参50-70克、生地30克、蝉蜕、
荆芥、桂枝、牡丹皮、当归、川芎,
甘草10克,细辛5克,羌活、
赤芍15g,全虫25g,蜈蚣6条。
剥夺
制备方法:水煎服。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处方8
苦参、何首乌、当归和白芍各15g,
生地、玉竹、乌桕、秦艽各20克。
各9克,炒甘草3克。
制备方法:水煎服。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证
处方9
苍耳15-24g,防风9-12g,
乌梢蛇、当归、赤芍和蒺藜各一份
9-15g,牡丹皮9克,鸡血藤15g。
生地、地肤子、白鲜皮各30克
每个18-30克,蝉蜕6-8克。
制备方法:水煎服。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处方10
泡过的人参、沙参、白芍、红麻各30粒。
绿豆、白术、茯苓、生地和地骨皮
陈皮和甘草各15g,当
当归、牡丹皮、钩藤(下背)各12g,
黄芪18g
制备方法:水煎服。
适应症: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偏方:
方1
组成:白鲜皮、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各30克。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用法:水煎服,趁热熏洗患处。
方2
成分:等量的樟脑和冰片。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用法:研成细末,溶于75%酒精中,用蘸过药的棉球反复摩擦患处,干燥后再涂1次。完全干燥后,将伤湿止痛膏涂于患处,每3-4天换药1次。
方3
组成:荆芥、防风、艾叶、蛇床子各6克,苦参12克,花椒15克。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用法:水煎服,温洗患处,1-2次,每日1次。
方4
成分:3克斑蝥,100毫升3%的碘。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用法:将斑蝥用碘酒浸泡7天。使用时,先用1: 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患处,然后敷药,每日3-4次。
方5
组成:蓖麻子15g,冰片1.5g,紫蒜21g,葱7寸,糖少许。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用法:* *捣成泥,涂在患处。
方6
组成:新鲜核桃皮适量。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使用方法:每天擦患处2-3次。
方7
构成:鸡蛋3个,米醋1斤。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用法:将鸡蛋放入瓶中,浸泡在米醋中,浸泡7-10天后取出,除去蛋壳,将鸡蛋和米醋混合均匀,放入有盖容器中,用此液涂抹患处,每日2-3次,持续一段时间,效果良好。
方8
组成:五倍子6克,枯矾6克,炉甘石6克。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用法:水煎至60毫升,敷于患处,每日4次。
方9
成分:新鲜丝瓜叶。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使用方法:揉捏后在患处反复揉搓,直至皮肤变红。每天1次,直到痊愈。
回应者:老妖真好——十副院长
神经性皮炎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避免情绪冲动。避免用手抓或被热水烫伤。
2.不宜穿硬内衣,以免刺激皮肤。
3.不要抽烟,避免酒、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的食物和水果。
气功根除神经性皮炎
《气功杂志》2000年第5期第21卷疗效记录
作者:张军领
单位:053000河北省衡水师范学院
神经性皮炎折磨了我20多年。1970夏天,我在洗脚的时候,突然发现脚踝外侧长了很多密密麻麻的痘痘。边界明显,略凸起,覆盖白色皮屑,圆形,直径约2厘米。两个患处是对称的,后来不规则,痒。总觉得抓不到,抓了也看不到更多的血。后来去了某军区总医院治疗。医生说这是神经性皮炎,中医叫牛皮癣、银屑病。其病因多为脾肺湿热,由风湿热引起,积于皮肤,无特效药治疗。后来在80年代中期,我在患处涂了曲安奈德尿素软膏进行治疗,效果很好。涂了就好了,但是没多久又犯了,沿着大腿外侧向上蔓延。后来集中在小腹,很反复,挺顽固,很痒。
从1991的夏天开始练气功,注重全身的放松和释放。我的思想与天地自然之气相通,人与天地形成一个整体,从中得到温补之气,消除浊气和病毒,从而益气养血,行气活血。练了三个多月,自发的作品出现了,极强。但是很有顺序性,意识可以控制,就这样吧。一开始身体前后左右摇摆,然后上下摇晃,手臂变幻莫测。有时两臂直立,雪崩般向前推进,大喊“嗨”“嗨”;有时候他的手臂像大鹏一样展开,姿势很美,身体很舒服很放松。所以两个多月后,小腹部皮炎就好了。但是1992的夏天,锁骨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痘痘。这时才认识到神经性皮炎是胆经、胃经向上蔓延。因为足少阳的胆经和足阳明的胃经是从头下沿咽喉进入锁骨窝的,手三阳是通过手沿臂肩进入锁骨窝的。如果不彻底根除,必然会往上走到底,然后被引入两臂。所以练基本功的时间从1小时增加到每次2小时。
1993年春天,在一次洗澡中,突然发现胸、腹、四肢上的经络穴位清晰,每一个穴位都有拇指和肚子那么大;并且在手阳明大肠经上找到了肩膀?手少阳的臂环、曲池、三焦经上的肩、外关穴等穴位排出棕白色鳞屑。这说明做法已经初见成效,病毒开始排出。直到1995年春天,患了20多年的神经性皮炎彻底根除,至今未犯。全身皮肤红润有光泽,有弹性。所以我体会到了练气根除神经性皮炎的作用。
被调查人:付湘湘——经理五级11-19 18:22。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谢谢你的好心帮助。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真的吗?
评论员:岳云-见习魔术师2级
其他答案*** 2
神经性皮肤炎
姚明东姚医生健康信息网
参考资料:
神经性皮炎【概述】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以苔藓样转化和皮肤严重瘙痒为特征。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可能是由于大脑皮层抑制和兴奋功能障碍,以及精神紧张、焦虑、抑郁、局部刺激(如摩擦、多汗)、消化不良、饮酒、辛辣饮食等引起的。会诱发或加重这种疾病。
【症状体征】1。皮疹常见于颈部、四肢、腰部、民族窝、外阴;2.自觉瘙痒,有慢性病程,可反复或迁延;3.往往先有局部瘙痒。反复搔抓摩擦后,局部出现一个小米绿豆大小的圆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呈肤色,淡红或淡褐色,稍有光泽。后来皮疹增多并合并成片,成为典型的苔藓样皮损,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周围可有少量散在的扁平丘疹;4.临床上可分为局限型和播散型。前者更常见。
【诊断依据】1。此病多见于年轻人,先有剧烈瘙痒,后有皮损;2.皮疹为扁平丘疹,苔藓样,无渗出;3.皮疹常见于颈部、四肢、腰部、民族窝和外阴;4.病程为慢性,常反复发作。
【处理原则】1。排除可能的原因,如情绪波动或明显神经衰弱者,可给予安眠镇静药物;2.避免刺激,如局部反复抓挠、热水烫伤、使用洗涤剂等不良刺激。避免刺激性饮食,如酒、浓茶、咖啡和辛辣食物;3.止痒可给予抗组胺药、静脉和局部封闭治疗,外用皮质类固醇软膏、硬软膏、焦油;4.物理疗法,包括浅层X射线照射、同位素32磷和90锶应用、液氮冷冻、激光、磁疗、蜡疗、矿泉浴和光化学疗法。
【功效评价】1。治愈:皮疹完全消退,无瘙痒感;2.好转:皮疹明显消退,未出现新的皮疹,瘙痒减轻;3.未治愈:无变化。
【专家提示】神经性皮炎是一种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去除不良精神刺激非常重要。因此,患者应减轻精神压力和焦虑,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宜清淡,避免各种辛辣刺激性饮食。避免局部刺激,如抓、搓、烫等,是控制瘙痒、防止复发的关键。经过适当的治疗,这种疾病是可以减轻的。
在医学上,一些没有器质性损害的疾病常被称为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头痛等。那么神经性皮炎应该是没有皮肤损伤的皮炎。其实并不是。是一种皮肤损害明显的皮肤功能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颈后或其两侧、肘窝、国窝、前臂、大腿、小腿及腰骶部。常呈片状出现,有三角形或多边形的平顶丘疹,皮肤增厚,有脊状皮肤,皮肤沟加深,似苔藓。通常是红色或浅棕色。严重瘙痒是其主要症状。
目前神经性皮炎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过度紧张、兴奋、抑郁、疲劳、焦虑、急躁、生活环境的改变都可能是神经性皮炎的诱因。局部刺激、抓挠、衣领摩擦、过敏体质、多吃刺激性食物等。,也可能引起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的治疗,当然要先去除可能的病因。不吃刺激性食物,不挠,避免用热水和肥皂清洗。局部应用神经性皮炎洗剂,或含皮质类固醇的软膏,以及应用肤疾灵或特美皮肤涂剂均有效。对于重症患者,深X线局部照射或同位素90 Sr应用是有效的。如果局部有红肿,就要用抗生素。
受访者:无奈的微笑-助理二级11-7 15:08
一般治疗:
1,避免疲劳、紧张、焦虑,忌辛辣食物、酒精、浓茶等。、纠正胃肠功能紊乱,避免搔抓、热水烫伤和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2.治疗的首要目的是阻断抓挠引起的苔藓化恶性循环链,故可使用赛庚啶、扑尔敏等抗组胺药;维生素B1、谷维素等营养神经类药物;安眠药和其他催眠药物。
3.封闭疗法效果很好。泛发性神经性皮炎可用普鲁卡因静脉阻断,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可用曲安奈德A、维生素B12、普鲁卡因等药物阻断。
局部治疗:外用各种皮质类固醇软膏,可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此类药物不宜长期大量使用,否则久而久之可能产生依赖性、皮肤色素沉着、萎缩等不良反应。
5.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多塞平、桂利嗪、六味地黄丸等药物,效果良好。
6.对于长期的皮疹,表面冷冻和摩擦疗法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中医认为“颈痛”的病因在于过度思考、焦虑不安、复吸风邪。“根”在风中。风善多变,可致燥热,所以治疗要辨证论治,对症下药。
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概述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不良,肌肉体积比正常人小,肌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神经肌肉疾病肥大。肌肉的营养状况除了肌肉组织本身的病理变化外,还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脊髓疾病往往会导致肌肉营养不良和肌肉萎缩。
肌萎缩的分类
1.根据发病机理分类
(1)全身营养不良、废用、内分泌异常等原因引起的肌肉萎缩。
(2)遗传、中毒、代谢异常、感染、过敏反应等引起的肌肉萎缩。这种分类临床意义不大,因为病因一时难以明确。
2.根据肌肉萎缩的分布:
(1)弥漫性肌萎缩;(2)头面部肌肉萎缩;
(3)头及上肢或近侧肢体肌肉萎缩;(4)上下肢远端肌肉萎缩;
(5)局限性肌肉萎缩
3.根据导致肌肉萎缩的原发性病变分类。
(1)神经源性肌萎缩(2)肌源性肌萎缩(3)废用性肌萎缩。神经源性肌萎缩主要是指脊髓前角细胞、周围神经等下运动神经元的病理改变,属于原发性神经源性肌萎缩。这三个因素是相互关联的。虽然肌肉萎缩也出现在上运动神经元病中,但也有人将其归类为晚期的继发性和废用性萎缩。肌源性肌萎缩是指肌肉本身的病变。废用性肌肉萎缩仍可导致全身性消耗性疾病。
肌萎缩症患者的保健措施
肌肉萎缩患者由于肌肉萎缩和肌无力而长期卧床,容易发生肺炎和褥疮。此外,大部分患者都有延髓麻痹的症状,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很大威胁。除了请医生治疗,对于肌肉萎缩患者来说,自我治疗非常重要。
1,保持乐观快乐的心情。强烈的长期或反复的情绪变化如精神紧张、焦虑、易怒、悲观等。,可使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过程失衡,加重肌肉跳跃,发展为肌肉萎缩。
2.合理分配饮食结构。肌萎缩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的膳食补充,提供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质,从而增强肌肉力量,长出肌肉。初期应摄取富含高蛋白、维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积极配合药膳,如山药、薏米、莲子心、陈皮、太子参、百合等,戒辛辣食物和烟酒。
中晚期以高蛋白、高营养、高能量的半流质食物和流质食物为主,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维持患者的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
3.劳逸结合。避免强迫性运动,因为强迫性运动会因骨骼肌疲劳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复和肌细胞的再生修复。
4.严防感冒和肠胃炎。肌萎缩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或者存在某种免疫缺陷。一旦感冒,他们的病情会加重,病程会延长,肌肉无力和跳肌会加重,尤其是延髓麻痹患者容易并发肺部感染。如果不及时预防,预后会很差,甚至危及生命。
5、肠胃炎可导致肠道细菌功能紊乱,尤其是病毒性肠胃炎对脊髓前角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使肌跳加重,肌力下降,病情反复或加重。维持肌萎缩患者正常的消化功能是康复的基础。
肌肉萎缩的中医药治疗
在现代医学中,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空洞症、肌萎缩、肌无力、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周期性瘫痪、肌营养不良、癔病性瘫痪以及表现为瘫痪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遗症,都属于“痿证”的范畴,是一种肢体肌肉松弛、无力、废用的疾病。
痿证是指筋骨痿软,肌肉消瘦,皮肤麻木,手脚不听使唤的一类疾病。临床上以脚软、不能随意运动的患者较为多见,故称“软君”。
运动神经元病、全身性营养障碍、废用和内分泌异常以及遗传、中毒、代谢异常、感染、过敏反应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变性和肌肉结构异常。都可以引起肌肉无力和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的护理
痿证是一种四肢痿弱废用的疾病。调理肢体气血,恢复肢体功能活动是痿证护理的关键。身体活动功能训练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在内容上可以不同于传统的运动训练和生活作业训练。如果四肢瘦弱干瘪,无法活动,可以在床阶段采用卧位被动训练,随时改变姿势,防止“畸形”。
然后进行积极的训练,比如坐、站、走。根据病情可以选择相应的指导、按摩、气功以及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体育锻炼方法。生活作业法比较实用,简单易学。上肢残疾的要写字、扔球、接球、弹琴、织布、拨算盘等。如下肢受限,应采用骑三轮车、缝纫等岗位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