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介绍
2英文对照蔗糖[WS/T 476—2015营养术语]
3概述蔗糖又称白糖、砂糖、红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的半缩醛羟基和一分子果糖的半缩醛羟基缩合脱水形成的二糖[1]。
蔗糖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非还原性双糖,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在甘蔗和甜莱中含量最高,因而得名。纯蔗糖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比葡萄糖和麦芽糖甜,但不如果糖甜。蔗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缩合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葡萄糖分子中的醛基和果糖分子中的酮基都被破坏了,所以它是非还原性二糖。在酸或蔗糖酶的作用下,蔗糖水解产生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因此,其水解产物不具有还原性。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包括黑碳。蔗糖是各种食品的主要甜味剂,也可用于制造葡萄糖和果糖。糖是人类的基本食物之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蔗糖按纯度可分为三种;白糖、砂糖、切片糖。
蔗糖容易被酸水解,产生等量的D葡萄糖和D果糖。不减。发酵形成的焦糖可用作酱油的着色剂。
蔗糖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广泛分布于植物中,尤其是在甜菜、甘蔗和水果中。蔗糖是植物中糖储存、积累和运输的主要形式。
蔗糖在人体信息系统中被消化液分解成果糖和葡萄糖,被小肠吸收。
蔗糖的4种用途蔗糖可用于制作甜味剂:茶、咖啡、药水、药丸等。苏打水;糖果;饼干;糕点;培根;调味;货物、商品、期货等。
5蔗糖适合吃的人都可以吃。
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儿童不宜多吃,出现蛀牙。
蔗糖被认为会导致一些健康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蛀牙,因为口腔中的细菌可以将食物中的蔗糖转化为酸,从而侵蚀牙齿的珐琅质。
蔗糖热量高,摄入过多容易导致肥胖。
6糖药典标准6.1名称6.1.1中文名蔗糖
6.1.2汉语拼音唐哲
6.1.3英文名蔗糖
6.2结构式6.3分子式和分子量c 12h 22 o 11342.30
6.4案例编号[57301]
6.5来源及含量本品为βD-呋喃果糖基αD-吡喃葡萄糖苷。
6.6性状本品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疏松粉末;无臭又甜。
本品极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无水乙醇。
6.6.1用比旋度取本品,准确称取,溶于水,定量稀释,制成每1毫升含约0.1克的溶液,依法测定(药典二部,2010版)比旋度范围为+66.3至+67.0。
6.7鉴别(1)取本品,加入0.05mol/L硫酸溶液,煮沸,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加入碱性酒石酸铜试液,加热,生成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2)本品的红外吸收光谱应与蔗糖对照品(药典二部2010版附录ⅳC)一致。
6.8检查6.8.1溶液的颜色取本品5g,加5m1水溶解,若显色,不得比黄色标准比色溶液4号更深(药典二部2010版附录ⅸ A第一法)。
6.8.2硫酸根取本品1.0g,依法检查(药典二部2010版附录VIII 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制成的对照溶液相比,不得更浓(0.05%)。
6.8.3取本品5.0g作为还原糖,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5ml水使其溶解,准确加入25ml碱性柠檬酸铜试液和若干玻璃珠,加热回流使其在3min内沸腾,从完全沸腾时起继续沸腾5min,并迅速冷却至室温(此时应注意不要使烧瓶中的氧化亚铜与空气接触),立即加入125%碘化钾溶液。摇晃下缓慢加入25ml硫酸溶液(1 → 5),二氧化碳停止释放后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溶液(0.1mol/L)滴定,接近终点时加入2ml淀粉指示剂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同时做空白试验;硫代硫酸钠滴定溶液(0.1mol/L)的消耗量与硫代硫酸钠滴定溶液(0.10%)的消耗量之差不得超过2.0 ml。
6.8.4取本品2.0g作灼烧残渣,依法检查(药典二部2010版附录VIII N),残留不得超过0.1%。
6.8.5取1.0g钙盐,加25ml水溶解,加入1ml氨试液和5ml草酸铵试液,摇匀,放置1小时,与标准钙溶液混合(准确称取0.125g碳酸钙,置于500ml容量瓶中,加5ml水和0.5ml盐酸溶解。每1毫升相当于0.10毫克Ca),5.0毫升对照溶液不应更浓(0.05%)。
6.8.6取重金属灼烧残渣下剩余残渣,依法检查(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VIII H第二法),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五。
6.9药用辅料、矫味剂和粘合剂。
6.10储存在密封干燥的地方。
版本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