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并讨论传统医学的特点。

列举并讨论传统医学的特点如下:

中医的特点:

中医学起源于中国,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预防、保健康复的传统医学学科。它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中医是中国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经验的结晶,为中国人民的医疗卫生事业和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总体概念:

整体相对局部,强调人体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所有的脏腑、经络、组织、官窍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病理上,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改变;同时,中医也认为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人体只有与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相协调,才能保持健康的状态,否则容易导致疾病。中医讲究人体自身及其与自然、社会诸多因素关系的整体观,这无疑与今天提倡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不谋而合。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方法,包括辨证论治和辨证论治两部分。其中,辨证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四诊(望、嗅、问、切)对收集到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综合,从而确定疾病发展某一阶段(证候)的病位、病性、病因及邪正关系。治疗原则是在辨证结论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证候既可以表示疾病某一阶段的特征,也可以指具有相同病理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某一阶段。所以中医重在证候的异同。同病不同证,治法不同,证相同,治法相同,称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如前所述,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往往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在临床上,对具体证候的判断主要是基于通过四诊获得的一些症状或体征,而在获得这些资料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许多主观因素,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中医对疾病诊治的准确性。

特别是有一些中医证候,如“心阳虚”、“心阳衰”等。二者的区别在于心阳虚的程度,临床上很难准确区分。因此,中医诊疗过程中缺乏准确性,制约了中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疗效的可重复性。

医学与中医的相关性: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即对于同一种疾病,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患者的具体环境、身体状况,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这就是上面所说的“同病异治”,其核心充分体现了个体化治疗的思想。

医学把每个患者的生物基础状态作为建立治疗方法的重要依据,也强调个体化治疗。可以说治病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但在疾病的诊治上,中医更注重症状、体征、患者环境等宏观因素,而医学更强调基因序列对疾病的影响。所以两者的关键点在于中医强调的宏观因素与医学强调的基因序列的相关性。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1,医学与中医证候:

在疾病的诊治中,关键在于准确的辨证,正确的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案的前提。“证”作为中医学中一个独特而又非常重要的概念,有着极其复杂的含义。

郭磊等人提出,证应包括证与证两部分,是一个具有“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多维界面”非线性特征的复杂系统。但是,在这个复杂的系统中,要用一种标准化的方式来定义每个个体,并找出每个中医证候的诊断标准,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证候的微观研究,特别是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和基因组学的广泛应用,为揭示中医证候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方法。如刘发现并验证了载脂蛋白C-ⅲ在肺结核的肺阴虚、阴虚火旺和气阴两虚三个证型中的表达是不同的。因此,C-ⅲ可能是肺结核中医分型的潜在血清标志物之一。

从中医证候的角度来分析微观变化,往往与现代医学对疾病的分期和分类不同。例如,程潇等人探讨了活动期与非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寒热证基因表达的差异,通过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静脉血中CD4+T淋巴细胞,发现稳定期与活动期RA患者基因表达的差异与寒热证基因表达的差异不一致。

说明现代医学对RA分期有自己的基因组学基础,中医对RA寒热证候分类也有自己的基因组学基础。将医学方法引入中医,无疑为证候诊断的准确性提供了重要依据。人们认为,通过使用基因芯片技术,可以扫描不同个体证候的基因组,并绘制不同证候的基因表达谱。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分析可以建立证候的相关谱,有望从基因层面为证候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提供可能。

2、药物和中医治疗药物:

将医学概念引入中医,不仅可以用于准确辨证,还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孙松贤的研究表明,DUB3具有明显的癌基因特征。其在肝气郁结型乳腺癌中的分布比例较高,提示DUB3-3高表达患者应适当配伍柴胡、白芍、郁金等中药。研究证实,人类的基因差异往往会表现出对药物的特定反应。

因此,医学还可以筛选出不同基因群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尤其是某些基因群对某些药物的特定反应,从而有效预防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如附子、马钱子等毒性药物在不同患者间用量差异很大,临床用药难以掌握;在对患者进行大规模临床观察和基因分析的基础上,有望找出不同基因组间药物耐受的差异,进而大大降低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

3、医学和中医预防:

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出了“治未病”的概念。当代学者对未病先治有三种解释:未病先防,未病后防变,未病痊愈后防恢复。这种预防思想结合了气候、社会、心理和个人体质,从疾病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三个阶段来论述疾病的预防。

疾病的发生与基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研究证明,多基因复杂疾病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对疾病相关遗传信息的表达具有表观遗传控制,并且这种表观遗传修饰是遗传的、可逆的。正是由于其可逆性,通过对环境等因素的积极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逆转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这与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不谋而合。

中医体质易感性与基因表达有一定的关系。研究中医证候与易感基因的关系,有助于积极预防证候的传播,这与精准医学所倡导的预防策略颇为相似。在广泛研究基因表达、基因修饰与中医保健康复措施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不同人群对不同中医保健方法的特异性,从而合理运用针灸、拔罐、推拿、医疗气功等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4、医学和中医决策:

根据上述基础研究,医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可以更准确地指导中医疗法的选择和中医保健措施的应用,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减少药物浪费和过度医疗、指导医保投资方式等方面将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和中医都非常重视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不同的是,前者更关注人类基因序列等微观层面的因素,而后者关注的是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是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将两者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弥补中医在诊疗方面的不足,而且对提高中医水平、降低药物副作用乃至制定相关医疗政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找到两者之间的结合点,有必要建立患者疾病信息平台,进一步研究中药疗效、中药副作用和中药保健康复措施对特定基因表达形式的影响。这个项目需要分子生物学家、中医学者、临床医生和信息技术专家的合作,这是当前科研人员的一项长期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