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不能破的话
以破产价格购买资不抵债的股票是最高水平的投资。这句话怎么理解?
价值投资的鼻祖格雷厄姆曾经解释过所谓的“破产价格”。格雷厄姆在1929年美国股灾后差点破产。这段经历让他形成了极其保守的买烟头的投资思想,并写出了投资领域的一部巨著——证券分析,其核心思想就是寻找那些跌破企业净资产后跌不下去的股票。
此后,这一策略大获成功,将格雷厄姆保守的投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几乎可以稳赚不亏。但同时,这种方法也会有一个小缺陷,那就是夕阳产业往往会出现极其保守的价格,比如钢铁、化工、水泥、机械、能源等等。这些行业的股价会极低,但它们没有良好的基本面,增长也相对渺茫。
所谓“破产”的企业,并不是说企业永远不会破产,而是很难破产。这种企业是长寿企业,是股市的常青树。无论是美股还是中股,大消费、大健康都是这类企业的摇篮,尤其是老牌公司、知名品牌。
有哪些「幸存者」行业?
美国沃顿商学院的杰里米·j·西格尔(Jeremy J. Siegel)教授基于46年的数据研究,在《投资者的未来》一书中总结了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前20名“幸存者”。20家最佳“幸存者”中,有17家知名消费品牌公司和大型药企,占比85%。其中,卷烟制造商菲利普莫里斯公司46年增长了4600倍!
500年来,无论从精神刺激的种类还是强度来看,对成瘾产品的需求一直在扩大。那么,满足人类对成瘾性产品持续需求的烟草公司怎么可能不发大财呢?多尔西在《股市的真实规则》一书中说,“医疗保健行业是少数几个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经济领域之一”。"许多领域被少数不需要价格竞争的大型制造商垄断."“即使在经济低迷时期,人们也会生病,需要医生和医院。”所以,稳定的需求和高利润率,自然让医疗行业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股市也是如此。白酒、中药、食品是过去二十年股市牛股的摇篮。云南白药、贵州茅台、伊利、片仔癀、恒瑞医药甚至“常青树”同仁堂都来自大消费、大健康领域。同时,中国也有类似美国的广阔市场需求,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未来20年,这类企业的增加会更加惊人!
所以我的“一小二大”的思路,也就是“小市值、大品牌、大产业”,就是基于以上思路的提炼。比如我2013四五月份买的涪陵榨菜,就符合“一小二大”的特点。当时涪陵榨菜市值不到30亿元,旗下的涪陵、吴江在国内家喻户晓。当时涪陵榨菜所在的食品调味行业市场规模近3000亿元,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随着中国大众消费浪潮的兴起,近年来涪陵榨菜的边际成本因规模增长而下降。行业集中度、品牌垄断等因素使得公司产品进入持续涨价通道,此外公司也在不断扩大产品毛利,如各种酱菜产品。这些因素叠加,公司产品符合平民消费的大趋势,具有垄断经营的特点,因此可以判断当时公司处于发展的黄金期。
为什么看医药股?
医药股方面,我2006年开的云南白药,2008-2009年买的片仔癀和东阿阿胶,2010a股变h股的同仁堂科技,至今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益。它们既有药品的属性,又有日常消费品的属性,所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伟大的企业来说,在一个合理的价格买入,然后持有等待就足够了。
至于为什么要看医学?我的逻辑是这样的:有资料显示,1963前后7年出生的人口占目前中国总人口的45%,他们的年龄中位数是50岁。55岁的人吸毒量是50岁的3-5倍。因此,中国将在几年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医药市场。短期内,千亿市值的药企将超过三家。长期来看,中国也将有自己的医药巨头,市值达到1万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观点并不是我现在说的,而是我在本刊2014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反复提到的。现在回想起来,不仅可以印证我当时的判断,甚至在现阶段,这些观点仍然不合时宜,仍然非常有效。我会等中国股市的国宝,等他们成长为世界级消费品牌或者医药品牌的那一天!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老师个人观点,供交流学习。请不要将其作为投资决策。红院不对任何人的投资行为负责。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作者简介
马曼然
中国价值投资学派杰出代表;中国真正的巴菲特式价值投资者,长期投资业绩优秀,过去十五年复合收益率超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