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旗是什么意思?中国的三面自治旗在哪里?
呼伦贝尔草原东起大兴安岭西麓,西与中蒙、中俄接壤,北起额根河南疆,南至中蒙边境,总面积654.38+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原面积占80%。起伏较大,坡高平缓,一般标高为650-1200m。天然种子植物有653种,其中大部分为菊科。草密,每平方米生长20多种草。有天然芦苇70多万亩,药材428种,哺乳动物35种,家禽241种,鱼类60多种。草原白蘑、美丽的白虾、三河牛、蒙古羊驰名中外。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立于8月1958,是全区少数民族三大自治旗之一。位于呼伦贝尔市最东部,大兴安岭东麓中段,嫩江西岸。全境南北长203.2km,东西长125km,北与鄂伦春自治旗接壤,西、南与黑龙江省阿荣旗、甘南县接壤,东与黑龙江省讷河市、嫩江县隔河相望。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220个行政村,13个居委会,总人口32万。全旗有17个民族,以达斡尔族为主体民族,人口30497人,占总人口的9%。莫旗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耕地689万亩,草地330万亩,林地342万亩,河流56条。地表水资源总量654.38+044.53亿立方米,约占全区的40%,水电储量66.6万千瓦。莫旗文化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这里有中国达斡尔族国家公园、达斡尔族国家博物馆、独具魅力的闪电石、历史悠久的金街海沟、风景秀丽的莫力达瓦山。莫旗大豆年产量654.38+0.5亿斤以上,分县大豆产量全国第一。被誉为“大豆之乡”、“曲棍球之乡”、“歌舞之乡”。
2001年,国家重点水利枢纽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在莫旗开工建设,总投资54亿元,总设计装机容量25万千瓦,年均发电量14万千瓦时,具有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环保等综合效益。该项目将于今年6月完成。水库蓄水后会形成50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可以调节库区温差8度左右。这是一个极好的旅游避暑胜地。再加上我旗独特的民俗风情,环湖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2002年、2003年,我旗连续被中国县域经济评价中心评为西部发展最快、最具竞争力的县市之一,位列西部百强县91。
鄂伦春自治旗位置鄂伦春自治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东北部,嫩江西岸,东经121° 55 ' ~ 126 10 ',北纬48° 50 ' ~ 51° 25 '。北与嫩江县隔河相望,南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荣旗接壤,西与根河市、牙克石市接壤。旗界南北长261 km,东西宽280 km,边线总长1 294 km。总面积54657.8平方公里,是全市最大的旗。
鄂伦春自治旗的自然资源有煤、银、铝、金、萤石、石灰石、玛瑙、膨润土等。珍贵动物有马鹿、驼鹿、黑貂、猞猁、榛鸡、熊、狍子、熊猫等。还生产熊胆、麝香、鹿胎、鹿鞭、鹿尾、鹿茸、鹿茸、马鞭等药物。药用植物有黄芪、黄芩、桔梗、赤芍、防风、龙胆草、柴胡等80余种。
概述鄂伦春自治旗占呼伦贝尔总面积的21.6%,是呼伦贝尔最大的旗市。鄂伦春自治旗下辖8个镇、2个乡,分别是:阿里河镇、大杨树镇、吉文镇、干河镇、克依河镇、诺敏镇、乌鲁布铁镇、伊犁镇、古力乡、托杂民乡。阿里河镇是鄂伦春自治旗政府所在地,是该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诺敏、乌鲁布提、古里和托扎明是该旗的四个狩猎采集城镇。2002年,全旗总人口28346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0347人,占总人口的70.7%;男性145 841,女性138 625。民族构成:汉族250599人,蒙古族10878人,达斡尔族6948人,鄂温克族3610人,鄂伦春族2322人,回族1200人,满族6858人,朝鲜族847人,其他民族204人。全旗分布:阿里河镇51.755,大杨树镇64470,干河镇41.729,克义河镇25711,吉文镇21.583,诺敏镇18559。古力乡2125人,托杂民乡1,621人。在这些乡镇中,大杨树镇的人口密度最高,古力乡的人口密度最低。
2002年,在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鄂伦春自治旗以呼伦贝尔撤盟设市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国民经济平稳运行。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7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初级生产增加值4.52亿元,同比增长18.94%;二产增加值654.38+0.93亿元,同比增长654.38+0.3.53 %;第三产业增加值3.62亿元,同比增长6.47%。财政收入9797万元,同比增长65.438+04.7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066万元,同比增长65.438+04.95%。农业播种面积1,71,000亩,粮食总产量2.07亿公斤,畜牧业全年牲畜存栏数1,875.55万只(只),同比增长75.7%。* * *引进国内(外)资金6976万元,完成市下达指标的105%,完成投资项目22个。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43.8+0.4亿元,同比增长42.7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6543.8+0.6.54亿元,同比增长40%。
2002年,* * *接待游客3.49万人次,营业收入达654.38+0.7万元。旗区经济取得新进展。全旗在奶源基地建设、自来水工程、木耳加工、农村电网改造等方面加强了与驻区企业的协调,取得了积极进展。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旗已完成横向联合项目22个,引进国内外资金6976万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5%。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巩固成果,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监管,做好日常工作,旗内验收结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