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止痛膏简介

目录65 438+0中医部颁布的拼音2标准2.1拼音名称2.2标准号2.3处方2.4制备方法2.5性状2.6检查2.7功能主治2.8用法用量2.9备注2.65 438+00规格2.11储存附件:古籍中的1风湿通膏1拼音f ē f

2中医部发布的标准是2.1。注音名字是尚锋芷彤高。

2.2标准编号WS3B022790

2.3处方肉桂45g八角24g丁香12g苍耳30g肉桂17g板栗90g甘松17g南星90g白芷30g海风藤90g大黄30g半夏90g羌活60g川乌90g独活60g川乌90g草乌900

2.4制作上述二十一味药,取肉桂、丁香、肉桂、甘松、八角,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其余苍耳等十六味药酌情打碎,与4800g食用植物油同锅煎,去渣,过滤,炼至滴水成珠;此外,在油中加入2400克红丹,然后加入480克松香熔化,搅拌,收集糊状物,将糊状物浸泡在水中。用文火将糊状物溶解,加入上述粉末,搅拌,撒在布上。

2.5特性本品为黑色膏药铺在布上;轻微气体。

2.6检查应符合抹灰项下的有关规定(附录6)。

2.7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用于新老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

2.8用法用量:加热软化涂于患处,每3-5天换药一次。

2.9注意孕妇避免贴腰腹。

2.10规格每个净重10g。

2.11储存于阴凉干燥处。

古籍《太平盛辉方》中的风伤止痛膏:【卷六十七】治一切伤、断、淋、铁。并伴有四方筋急性肿痛。炒一下,凉了就烫一下。烫好后用接骨止痛膏。密封粘贴。如果是骨折。即首先要依法衡量。排队断骨。...

《外伤复生》:【卷一】方子开了以后,喝三寿山虎(就是一种多灾多难的羊花的根)人参三七川乌曹无八仙止痛膏川乌(五钱)曹无(五钱)附子(一两)肉桂(一钱...

《普济方》:【卷312伤】治各种伤,折、淋、熨、贴(附)。加上急性肿痛的四谷蛋白。冷的时候翻炒和熨烫。之后用接骨止痛膏封住。如果是骨折。即断骨必须先按法度排列。和...

《辨证论治准则:选药》:【卷六】唐火疮(灸疮)研究,各一)上部为细粉。用的时候要剪掉手指甲,避免中风。你还是要把疮洗干净,然后和药混在一起,全身打薄,用软棉丝绑好。...

《普济方》:【卷277】汤药——火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