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黄梨的整个栽培过程及施什么肥防虫如何提高产量
晚秋黄梨是一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寿命长、适宜密植、产量好的果树。第二年结果,三年丰产,四年亩产可达10000斤。晚秋黄梨品质优良,出口前景十分广阔。首先,幼苗可以从落叶中种植。一般可按1.5×2.5米的间距种植,每亩178株。也可高密度种植(1.5-2.5×1.5米,窄行每亩260株,可实现早期高产)。种植穴深0.8m,宽1m(高密度种植可开沟,砂壤土不需要大穴)。穴底铺稻草至20cm深,然后分层施有机肥50 ~ 100kg,覆土压实,然后移栽。二、土壤管理1,深耕固化,改良土壤。深耕最适宜的时期是秋耕,一般深度为60~100 cm。同时,深耕应与深施有机肥相结合,逐年扩大深耕范围,但必须注意保护根系,特别是厚度超过1 cm的主根和侧根。2.秋耕和中耕除草。3.果园间作。果园间作的目的是“以园养园,以短养长”,但间作作物应具备以下条件:生长期短,植株矮,土壤结构改善,有经济价值,病虫害少。4、种植绿肥,果园覆盖。3.施肥1,花前肥:从1到花前,以施用速效氮肥为主,施用量占全年施氮量的20%。不宜在结果初期和树势旺时施氮肥。2.壮果肥:应在6月至7月初进行。如果树体状况正常,新枝多,负果中等,应以追肥钾肥为主。如果树体较弱,负果较多,应以施氮肥为主。收获前一个月应停用氮肥。3.根外追肥:在当年4-5月从贮藏养分到吸收养分的过渡期,以及收获后和新的一年,根外追肥对及时恢复树木的营养水平非常有效。4.基肥:基肥一般在果实采摘后、落叶前(6月5438+10月)施,如堆肥、腐植酸肥、畜肥、绿肥等。基肥可以长时间供应果树所需的养分,是树木补充营养的最佳途径。四、整形切边1,整形切边的技术要点:(1)固定阀杆。干燥高度一般为40-50 cm,也有人把干燥高度定为80 cm。固定茎时,切口处应留7~8个饱满的芽。如果茎的高度不够,可以在离地面6~10 cm处剪短,以便第二年再次固定茎。(2)骨干枝条的选择、保留和培养。在茎干固定后第一年的冬季,选择顶端直立的枝条作为中心茎干,逐年培育。如果枝条长势较弱,可适当再剪。当树冠达到3.5米,有5~7个固定主枝时,即可封顶落枝。为促进第一层主枝的生长,可通过换头和弯升的方式延长中心干,去强扶弱作为中心干延长枝;栽植苗木一年后,如果基层作为主枝的枝条所剩不到三根,可重新修剪中央主干,促进枝条生长,并在次年冬季选择方向和角度合适的枝条作为第一层主枝。修剪时,为了保持三个主枝的生长平衡,应将弱枝轻剪长放,加强后再修剪,以促进强枝。同时要注意主枝的张开角度。角度太小的话,2-3年的梨树可以拉、撑、抱、挂,4年以上的树可以在萌芽时推出,换个头。(3)结果枝的培育和修剪。结果枝条的分布应是上疏下密,外疏内密,下大上小。一般培育枝群的方法有:先缩后放:枝条缓慢放平后,可迅速形成花芽或提高过旺枝条的坐果率,然后再回缩培育成枝群。对于长势旺盛的树木,可以提早结果。先剪后缩,再放:对当年枝留17~20 cm以下的短剪,以促使枝条紧贴主干,然后去掉强枝,留下弱枝,去掉直枝,留下斜枝,剩下的枝条慢慢放或轻轻放强枝,然后逐年控制收缩,成为大中型枝群。辅助枝或临时骨干枝的改造:随着树冠的扩大,当大枝过多时,可通过缩枝控制将辅助枝或临时骨干枝改造成大中型枝。短枝修剪法:冬季将正在生长的枝条在基部潜伏芽处进行修剪,如果第二年新枝仍过壮,则在新枝长度不足30厘米的部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修剪,直至形成中小枝群。对大枝进行精细扦插,对提高产量和质量,防止多年生有很大作用。主要措施是先控制花芽数量,让树势适应产量,效果比疏花疏果更明显。留花芽的目的是防止冻害和病虫害,留有余地防止人为减产。其次,留足备用枝,在结果的同时形成足够的花芽。一般花芽与叶芽的比例为1: 1到3: 2。2.树形:梨的树形有很多种,一般采用疏散分层形和单干形。(1)疏散层状状:树干高40厘米左右,树冠高2.5米左右,生长势强,结果早,易高产。第一层主枝的底角为45°,辅助主枝与主枝的水平角也为45°。结果枝组均匀分布在主枝和副枝的两侧。小果枝组可布置在树冠的上部和外围,较大的果枝组可布置在下部,以营造上大下小、上疏下密的宝塔形树冠。其整形修剪技术如下:种植当年可将茎干固定在40-50 cm,若幼苗较弱,应在4-6芽基部再剪一次,促进分枝健壮。第二年在固定主干附近画四个以上的长枝,使第一层的三个主枝可以选择保留。此时修剪需要轻修剪弱枝,多修剪枝芽使其强壮,重修剪强枝以平衡三个主枝的生长势。中间的茎可以再剪成两半。到了第三年,中心选了一个斜枝,剪成两半到三分之二,其余的剪掉。选择角度较宽的枝条继续作为主枝的延伸枝,剪去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剪下的芽朝外。以距中心主干50厘米的光截获作为二级主枝,50厘米以内的调平作为辅助枝。(2)单茎型:适合密度较高的梨区。主干高50 cm,大侧枝以中央主干为轴均匀分层排列,作为结果的主要单元。大侧枝一般分为两层,第一层有3~4个,第二层有2~3个。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间距为100-120cm。树冠高约2.5米,大侧枝与中央主干的底角为60 ~ 80°,同侧枝间距大于1米。该树具有轻修剪、成型快、易早期丰产的优点。五、水果管理。1,花卉保护:花期低温需防范。2.疏果:深秋,梨树的花芽容易形成,坐果率高。如果在不疏花疏果的情况下形成过多的花芽,会影响果形,降低品质,但经济价值也会降低。同时也容易出现大小年。深秋黄梨开花结实率高,如果结实有把握,可以尽早疏果。开花后十天开始疏果为宜;同时,早期疏伐适用于花大树弱者,后期疏伐适用于幼树、旺树、果少者;花期晴天时宜早宜稀,否则宜晚宜稀。疏果时,成树上部、外围、强枝、近骨干枝上的果实应少疏多留;下部、弱枝、离主干枝较远的果实要更稀疏一些。一般每个果实要有25~30片叶子。正常年份,一个水果桌可以放1~2个水果。疏果时,要把害虫、畸形果、外伤果等疏掉。3.套袋:套袋是为了提高梨果实的商品价值和市场占有率。果农应积极采用梨果实套袋技术,提高梨果实的品质和商品价值。4.采收:一般根据果实的数量指标确定采收时间,树冠中下部的果实一般成熟较早,可以先采收。目前也有通过推迟采收来提高果实品质的方法。五、病虫害防治本品抗病能力强。在日常管理中,春季喷洒3-5度石硫合剂,比其他品种少。主要害虫有木虱、黄粉虫、蚜虫和粉蚧。在关键时期,喷洒高效低毒农药是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