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导语:颈静脉球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但由于血管丰富,稍一触碰就会出血,周围结构复杂。病变部位与脑干斜坡结构密切相关,手术难度大,风险大。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的显露范围和手术方法,为提高护理配合水平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3月至2013,12年3月在我院采用耳后颈联合切口,多学科医生配合护理,治疗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30例。结果:3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术后并发症。结论:颈静脉神经鞘瘤的专业化护理配合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和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颈静脉神经鞘瘤;切除;护理合作
颈静脉孔位于侧颅底的血管神经区。由于其位置较深,结构重要,解剖关系复杂,切除该区域肿瘤难度很大,是颅底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之一。许旺氏瘤又称许旺氏瘤,来源于神经鞘。头颈部神经鞘瘤主要发生在脑神经,如听神经、面神经、舌下神经、迷走神经等。其次,可发生于头、面、舌的周围神经,交感神经最不常见。
1的临床数据
选择1.1 30例颈静脉神经鞘瘤患者的一般资料(2012-2013)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37-55岁,平均46岁。肿瘤手术时间平均为8小时,术中配备了神经生理监测仪。
1.2手术方法手术采用耳后颈联合切口,切口上部自耳廓上缘开始,下部止于颈5水平。开放切除乳突、鼓室窦及上鼓室外壁,初步勾画轮廓,显微镜下用电钻暴露乙状窦,分离切除部分肿瘤,水中电凝肿瘤,分块切除肿瘤,扩大分离瘤床,彻底切除肿瘤,逐层闭合切口,无菌纱布加压包扎。
2护理合作
2.1术前准备
2.1.1与患者沟通由于颈静脉孔内神经鞘瘤位置较深,手术难度大,风险大,护士在手术前一天探视患者时应做好心理沟通,简单介绍手术室环境及参与人员信息,消除患者恐惧心理[1]。
2.1.2与主刀医生的沟通参与手术的护士应与手术者全面沟通,详细了解手术入路、肿瘤生长情况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评估手术难度,制定应急预案。
2.1.3物品准备常规神经外科器械、耳科高速电钻、耳科显微器械、三钉颅骨固定器、神经外科器械、神经电生理监测仪、自体输血机、单极和双极电凝、快速旋转、骨蜡、明胶海绵、线束、显微镜保护套等。
2.2运行期间的合作
2.2.1巡回护士的配合
2.2.1.1麻醉和体位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将进行静脉穿刺。成功后,他们会协助麻醉医生在全身麻醉下插管,监测动脉,穿刺深静脉。由于神经鞘瘤与神经关系密切,他们要将监测针插入额肌测量三叉神经,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测量面神经,环甲肌测量迷走神经,斜方肌胸锁乳突肌测量迷走神经。输液膜保护患者眼睛,棉球插入耳朵,避免消毒液渗入造成的伤害。患者采用右侧卧位,头架固定,腋下方枕,右手单壁板支出,背部方髂枕固定,胸前放软枕,左手自然放在软枕上,左腿放长枕,右腿自然伸直,保护骨性突起,防止压疮发生。
2.2.1.2仪器应与自体输血机、单双极电凝机、放置在患者脚下的神经生理监测仪、放置在患者头部的高速电钻和显微镜一起放置和使用,并将辅助镜的位置、目镜的孔径大小和瞳距调整到最佳使用状态。术后应根据操作者的需要及时调整吸引器的吸力、电凝和电钻的输出功率,并协助助理医生戴上显微镜防护罩[2]。
2.2.1.3术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经鞘瘤与血管和神经密切相关。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下降,及时提醒操作者停止手术,必要时遵医嘱静脉滴注阿托品0.25mg[3]。准确记录出血量,严格控制流入流出量,及时补充血容量。
2.2.2器械护士的配合
2.2.2.1配合耳科医生。外科医生沿标记线切开皮肤,然后依次切开头皮和皮下骨膜,用电钻和金刚石钻切开乳突、外耳道后壁、乳突尖和乙状窦后骨。术中保留面神经并监测,用肿瘤钳切除肿瘤[4]。
2.2.2.2配合神经外科医生显露乙状窦后,脑膜尖刀切开硬脑膜,脑膜剪刀和脑膜镊子将硬脑膜剪成U形,小圆针悬吊硬脑膜,微剪刀纵向切开神经瘤外围外膜,锐利分离神经束间外膜,显微镜下小心逐层剥除肿瘤包膜,取肿瘤镊子和微剪切除肿瘤[5],选择大小合适的棉条止血,肿瘤切除后尽快纱布止血。
2.2.2.3与巡回护士合作,在打开手术台之前与巡回护士一起检查手术项目。打开手术台后,他协助巡回护士连接吸引器、单极电凝和监护探头,随时观察手术过程中可能需要的器械,预见性地提醒巡回护士给器械。手术结束后,清点手术项目[6]。
3个结果
30例颈静脉球瘤中,全切除21例,次全切除9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伤口愈合,无明显并发症。
4摘要
颈静脉球瘤属于良性肿瘤,但由于其血管丰富,稍有触碰就会出血,且周围结构复杂,病变部位与脑干斜坡结构密切相关,手术难度大,风险大,要求护士具备专科水平,术前准备和器械齐全,处于功能位,能够预测术中突发情况,沉着快速解决,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出血、引流等情况,严格控制。器械护士熟练准确地传递器械。与主刀医生密切配合,以免耽误手术进度。颈静脉球瘤术后患者大多存在焦虑和悲观情绪。这种创伤性手术会影响患者病情的稳定和术后功能的恢复,因此需要掌握患者的心理反应,给予及时的指导,术前运用说服和诱导,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表明,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提高了疾病的疗效,30例患者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有效帮助了患者恢复健康,填补了手术禁区的空白。
参考
朱,赵萍,杨文子。混合性颈静脉球瘤切除术的护理[J].河北医药,2011,32 (22): 3247-3248。
陈尔佳,林箐,李凤青,等.颈静脉球瘤显微手术的护理配合[J].内蒙古中医,2013,32 (29): 159。
宋晓东,,张,等.颈静脉球瘤切除术病人的护理[J].护理杂志,2011,18 (3a): 55-57。
[4]林箐,陈尔佳,罗玲,等.软骨粘连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联合ⅲ型鼓室成形术的手术配合[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8):138-139。
贾,,杨海迪。经圆窗入路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手术配合[J].普通护理,2013,11(10):2747-2748。
黄敏仪,李凤青,陈二佳。15例升主动脉瘤[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1,11(2):155-654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