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蒲黄简介
2方剂名称生蒲黄2.1方剂天南星30g,生蒲黄12g。
2.2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小儿流涎132例,其中治愈118例(89.4%),好转11例(8.3%),无效3例(2.3%)。
2.3用法用量生蒲黄* * *研成细粉,用适量政府醋即保宁醋(或一般食醋),调制成糊状饼,铺于1片塑料薄膜上,夜间敷于足底(涌泉穴),12小时后取下,每日1次。
3中药名称生蒲黄生蒲黄是蒲黄[1]的方剂名称之一。
蒲黄
蒲黄是香蒲科狭叶香蒲、东方香蒲或同一属东方香蒲的干燥花粉[2]。它是黄色粉末。重量轻,放出来就浮在水面上,用手捻起来有油腻感,容易附着在手指上。轻微的呼吸,淡淡的味道。蒲黄炭的形状类似蒲黄,颜色为棕色[2]。
蒲黄味甘,性平[2]。肝心包经[2]。具有活血化瘀、利尿通淋的作用[2]。用于吐血、鼻衄、咯血、崩漏、外伤出血、闭经闭经、胸腹刺痛、外伤肿痛、血淋。生蒲黄用于心痛、痛经、产后瘀血疼痛、跌打损伤、血淋[2]。蒲黄用炭收涩,止血效果增强。常用于咯血、吐血、鼻衄、血尿、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等[2]。
3.1蒲黄别名水烛、发烛、蒲黄、蒲粉棒。
3.2蒲黄方药包括蒲黄、生蒲黄、炒蒲黄、蒲黄炭[2]。
3.3蒲黄的来源为香蒲属香蒲属香蒲属香蒲属香蒲属香蒲属香蒲属香蒲属香蒲属香蒲属香蒲属香蒲属香蒲属香蒲属香蒲属香蒲属香蒲属香蒲,或同一属的干燥花粉[2]。
香蒲花粉,香蒲科香蒲属植物。香蒲和同属香蒲的花粉也可用作香蒲花的药物。
3.4蒲黄为多年生沼泽草本植物,高度1 ~ 2m。根茎匍匐,有很多须根。叶扁平,线形,宽4 ~ 10 mm,稍厚软,下半部鞘状,穗状花序圆柱形,长30 ~ 60 cm,雌雄花序间距1 ~ 15cm;雄花序在顶端,长20 ~ 30cm。雄花有早落的佛形苞片,花被鳞片状或茸毛状,雄蕊2 ~ 3枚。雌花序长10 ~ 30cm。雌花的小苞片比柱头短,匙形,花被与小苞片等长。柱头是圆柱形的,小坚果没有凹槽。花期为6-7月,结果期为7-8月。
3.5蒲黄的栖息地生于池塘、沼泽、浅水区。在全国发行了几次。
3.6蒲黄的收获及初加工蒲黄茎上部的黄色雄花序于夏季收获,晒干、卷制,并筛选花粉[2]。雄花被切干后,就变成了带有雄花的花粉,这就是蒲黄[2]。
3.7蒲黄为黄色粉末。重量轻,放出来就浮在水面上,用手捻起来有油腻感,容易附着在手指上。轻微的呼吸,淡淡的味道。
3.8蒲黄的炮制南北朝和刘宋时期,有蒸烤法(“雷公罐装”)[2]。
唐代有一种炒黄的方法(“通过经济效率生产宝物”)[2]。
宋代仍用油炸法,有微炸(太平盛辉方)和纸裹炸(苏神梁芳)[2]。
清代采用炒黑(宗彝说月)和蒸(本草述勾元)的方法[2]。
现在主要的加工方法有炒炭等[2]。
3.8.1蒲黄的炮制方法3.8.1.1蒲黄取原药材,揉成团,去细丝及杂质[2]。
3.8.1.2蒲黄炭取干净的蒲黄,放入油炸容器中,用中火加热,炸至焦黄,喷少许水,熄灭一切火花,取出晾干[2]。
蒲黄是一种花粉药,质量容易。炒的时候火力不要太大。出锅后要摊凉,防止复燃。只有在检查它完全冷却后才能储存[2]。如果喷的水多了,一定要晾干,以免发霉[2]。
3.8.2成品为黄色粉末[2]。重量轻,浮在水面上[2]。手捻有油腻感,容易附着手指[2]。轻微的气息和淡淡的味道[2]。
蒲黄炭的形状类似蒲黄,颜色为棕色[2]。
3.8.3炮制作用蒲黄用于心口疼痛、痛经、产后血瘀、跌打损伤和血淋[2]。例如,十效散(太平惠民和济方菊)用于治疗心口疼痛、产后恶露不尽或月经不调和腹部急性疼痛。黄浦散治疗血淋涩痛(证治标准)[2]。
蒲黄在炭中有收敛作用,止血作用增强[2]。常用于咯血、吐血、鼻衄、血尿、便血、崩漏和外伤出血[2]。比如黄浦丸崩漏(《圣吉总录》);用于治疗崩漏出血的吴辉散(肾世尊方胜)[2]。
3.8.4炮制研究蒲黄含有柚皮素、异鼠李素、槲皮素、β谷甾醇、棕榈酸、琥珀酸、氨基酸等20多种微量元素[2]。
蒲黄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抗炎、影响免疫力、兴奋子宫和肠道平滑肌、促进凝血等药理作用[2]。其生品和炒品均有止血作用,但蒲黄炭能加快血小板聚集速度,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2]。以水浸出物、醇浸出物、鞣质含量和微量元素为成分指标,以小鼠凝血时间为药理指标,优选蒲黄炮制工艺[2]。结果表明,140℃烘烤4.3分钟最佳[2]。控制蒲黄杂质的理想方法是用100目筛摇匀10分钟,筛分效果更好,时间更短[2]。
3.8.5贮存方法:贮存于干燥容器中,密封放置于通风干燥处[2]。
3.9蒲黄性味甘平[2]。肝心包经[2]。
蒲黄炭的涩味[2]。
3.10蒲黄具有活血化瘀、利尿通淋的作用[2]。用于吐血、鼻衄、咯血、崩漏、外伤出血、闭经闭经、胸腹刺痛、外伤肿痛、血淋。
蒲黄用于心痛、痛经、产后瘀血疼痛、跌打损伤和血淋[2]。例如,十效散(太平惠民和济方菊)用于治疗心口疼痛、产后恶露不尽或月经不调和腹部急性疼痛。黄浦散治疗血淋涩痛(证治标准)[2]。
蒲黄在炭中有收敛作用,止血作用增强[2]。常用于咯血、吐血、鼻衄、血尿、便血、崩漏和外伤出血[2]。比如黄浦丸崩漏(《圣吉总录》);用于治疗崩漏出血的吴辉散(肾世尊方胜)[2]。
3.11蒲黄含有柚皮素、异鼠李素、槲皮素、β谷甾醇、棕榈酸、琥珀酸、氨基酸等20多种微量元素[2]。
蒲黄含有正二十五烷、硬脂酸和黄酮类化合物。
3.12蒲黄的药理作用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抗炎、影响免疫、兴奋子宫和肠道平滑肌、促进凝血等药理作用[2]。
3.13蒲黄药典标准为3.13.1。
黄浦
蒲黄粉
3.13.2来源本品为狭叶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东方香蒲的干燥花粉。在夏天,收集蒲草茎上部的黄色雄花序,干燥,卷起并筛选花粉。雄花切干后,就变成了带雄花的花粉,也就是蒲黄。
3.13.3性状本品为黄色粉末。重量轻,放出来就浮在水面上,用手捻起来有油腻感,容易附着在手指上。轻微的呼吸,淡淡的味道。
3.13.4鉴别(1)本品为黄色粉末。花粉粒圆形或卵圆形,直径65,438+0.7 ~ 29微米,表面有网状雕饰,周边等高线光滑,凸波状或齿轮状,单孔,不明显。
(2)取本品粉末2g,加80%乙醇50ml,冷浸24小时,过滤,蒸发滤液,加5ml水溶解残渣,过滤,用5ml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两次,合并正丁醇液,蒸干,加2ml乙酸乙酯溶解残渣,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对照品和香蒲新苷对照品,加乙醇分别制成每65438±0ml含65438±0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丙酮水(1: 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干燥,喷三氯化铝试液,于紫外灯下(365nm)检查。在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13.5检查3.13.5.1杂质取本品10g,称定重量,过7号筛,保持水平,左右来回,边筛边拍打2分钟。取不能过7号筛的杂质,称重计算,杂质不得超过10%。
3.13.5.2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3.0%(附录IX H中的第一种方法)。
3.13.5.3总灰分不得超过10.0%(附录IX K)。
3.13.5.4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4.0%(附录IX K)。
3.13.6浸出物应采用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以乙醇为溶剂,不得少于15.0%。
3.13.7含量测定按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d)决心。
3.13.7.1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条件和系统适用性试验;乙腈-0.05%磷酸溶液(15: 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纳米。根据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的峰,理论塔板数应不低于5000。
3.13.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对照品和香蒲新苷对照品各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分别含50μg的溶液。
3.13.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约0.5g,准确称定,置于带塞锥形瓶中,准确加入甲醇50ml,称定,用冷水浸泡12h,然后加热回流1h,放冷,再次称定,用甲醇补足失重,摇匀,滤过,继续。
3.13.7.4测定方法分别准确吸取上述两种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以干品计,本品中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C28H32O16)和香蒲新苷(C34H42O20)的总含量不得少于0.50%。
3.13.8蒲黄饮片3.13.8.1炮制3.13.8.1生蒲黄,粉碎成团,过筛。
性状、鉴别、检查、提取和含量测定
一样的药材。
3.13.8.1.2蒲黄炭。取净蒲黄,按炭煎法(附录二D)煎至焦黄。
本品形似蒲黄,表面呈褐色或深褐色。它有一种烧焦的香味,尝起来有点苦和涩。
区别
本品粉末为棕色。花粉粒呈圆形,表面有网状雕刻。
提取
同一药材不得少于11.0%。
3.13.8.2性味甘平归经。肝心包经。
3.13.8.3止血、化瘀、通淋的功能与主治。用于吐血、鼻衄、咯血、崩漏、外伤出血、闭经闭经、胸腹刺痛、外伤肿痛、血淋。
3.13.8.4用法用量:5 ~ 10g,包煎。取适量涂于患处。
3.13.8.5应注意孕妇。
3.13.8.6储存于通风干燥处,防止受潮和虫蛀。
3.13.9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