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鼻炎的一、二、三件事
鼻炎
凌泽江苏煎,然后略加加减。
茯苓9克、泽泻6克、生姜3克、杏仁6克、生甘草3克、陈皮6克、法半夏6克、薄荷3克、苍耳子3克。五件衣服。
结果吃了药的当天晚上,孩子的呼吸变得顺畅了,睡了一夜安稳觉。服用2剂后,症状全部消除。为了巩固疗效,朋友还是坚持把所有的药都吃了。
这个药方只适用于鼻塞和鼻子干燥的人。此方不适用于鼻炎流鼻涕,或过敏性鼻炎大量流泪流鼻涕打喷嚏。过敏性鼻炎写在公众号里。如果有需要,可以直接在号里搜索。
姜医生认为,腺样体肥大属于中医痰核范畴,应从痰论治。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是由感冒引起的,“邪毒侵肺,肺热塞鼻”,导致头痛、耳痛、鼻塞、流黄色鼻涕、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等症状。舌红,苔薄黄,脉浮。
慢性病机为“痰湿凝滞,脾虚痰阻”,是由于脾脏健康受损,痰液内生,积聚于鼻咽部,导致痰核。此时,孩子的症状是面色蜡黄、精神疲劳、进食不良、鼻塞、痰多、张口呼吸。舌淡,苔薄白腻,脉弱。
既然有两种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当然不同。姜医生认为,第一类痰核肺热阻鼻是实证,应以驱邪为主,要清肺清窍,化痰散结。
建议处方为清肺化痰通窍方。(金银花、连翘、辛夷、石菖蒲、黄芩、夏枯草、川贝、丝瓜、牡蛎、甘草)。
方中金银花性寒,味甘,清热解毒,散痈消肿,是治疗一切内痈外痈的重要药物。连翘味苦,微寒,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辛夷入肺经,善通鼻窍,为鼻科圣药;菖蒲芳香,化痰醒神;黄芩清肺泻火,引药上行;丝瓜络、贝母、夏枯草、牡蛎消肿散结;甘草调和各种药物。全方* * *起清肺通窍,化痰散结的作用。
没有流鼻涕,只是呼吸不畅,不管他是腺样体肥大还是其他肥大,用辛夷散清热通窍就好了(辛夷散需要饭后和绿茶一起服用)。
而如果是流鼻涕打喷嚏的那种,可以根据黄元御先生《鼻病方》中的症状选择桔梗申远汤或者五味石膏汤进行治疗(这三个方子可以在号里搜索)。
脾虚痰瘀型痰核第二类为虚实夹杂,应邪正兼治,治法为运脾化痰,通窍散结。也就是说,脾实,脾湿,调中焦,消痰之源。
建议处方为运脾化痰通窍方(苍术、薏苡仁、辛夷、石菖蒲、黄芩、夏枯草、象贝母、丝瓜、牡蛎、甘草)。
方中苍术味香,性燥,脾运化必不可少。薏苡味甘淡,健脾渗湿;心怡擅长用鼻子交流;石菖蒲,化痰开窍;黄芩燥湿,药向上引;牡蛎、夏枯草、川贝母、丝瓜丝瓜可化痰散结;甘草调和各种药物。全方运脾化痰,通窍通气。
两种治疗思路都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此外,姜老师还特别强调,在使用中药时,要配合穴位按摩——按压项英穴。
项英穴是手足阳明经穴的交点。手阳明为大肠经,肺、大肠为表里,足阳明为胃经,脾胃为表里。脾胃健康,化痰祛湿,能有效缓解鼻塞、流涕、呼吸不畅等症状。
总之,腺样体肥大不是中医的病源,手术切除只能暂时缓解病情,不能根治。现实生活中,我遇到过很多类似的病历。我根据症状,用辨证的思路治疗鼻炎鼻窦炎,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