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山苍子的用法、用量及性质
荜澄茄【俗名】金奈、皮岭茄、毕成茄、野鸡椒、碧杞茄、野椒。【性味】性温,味辛。【功效】温补脾肾,健胃助消化,属于芳香开胃的调味品。【食用】适合消化不良、肠胃胀气、胃寒胀痛、恶心呕吐、不食、腹泻者食用。也适用于阿米巴痢疾患者。有临床报道山苍子种子研末装入空心胶囊,每次1g,每2小时1次,每日4次,连服3-5天。* * *治疗60例,仅4例无效。《本草纲目》:“温脾胃,止呕吐。”《钩元本草笔记》:“崖城切,温脾胃,可食用。”《本草纲目》:“橘得豆蔻治噎食,高良姜治感冒。”【忌食】阴虚火旺者忌食;干燥综合征、肺结核、糖尿病不宜食用。《本冯静原》:“阴虚血分热,禁发热咳嗽。”【注意】食用和中药山苍子有两种,一种是胡椒植物山苍子的果实,一种是樟科植物花椒的果实。前者主要产于印尼、印度等地;后者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山苍子的主要成分有挥发油、山苍子素、树脂、山苍子酸、脂肪油、淀粉、树胶、色素、山苍子脑、山苍子内酯等。山椒含有挥发油和脂肪油,挥发油为柠檬酸和甲基庚烯酮,脂肪油含有不皂化物。山苍子的英文名是别名山苍子(Lour。)Pers。山苍子属,山苍子属。)山苍子属,樟科山苍子属植物,果实、根、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根茎叶一年四季均可采收,去除杂质晒干。源形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米,全部无毛,有强烈的姜香味。根呈圆锥形,灰色。茎灰棕色,小枝细长,幼时短毛。叶互生,叶柄长1 cm,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上面鲜绿色,下面灰绿色,幼时有毛,后无毛。春天,浅黄色的花首先开放。果实球形,大如黄豆,味辣,成熟时黑色,基部有6齿宿存花被。特性本品为球形,直径4 ~ 6mm。表面褐色至深褐色,有网状皱纹。偶尔宿存的花萼和纤细的果梗在基部。剥去外皮,可以看到坚硬易碎的石头。种子1,子叶2,黄褐色,富含油脂。气香,味微辣微苦。性味辛温。归脾、胃、肾、膀胱经。功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根:用于胃寒呕吐,胃脘冷痛,寒疝腹痛,寒湿凝滞,小便不利。叶:外用治痈疖肿痛,乳腺炎,虫蛇咬伤,防蚊虫叮咬。儿子:感冒,头疼,消化不良,肚子疼。用法用量:1.5 ~ 3g;子:1 ~ 3千叶外敷,鲜叶捣烂敷患处。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全国中草药简编》主要成分如下:果实含挥发油10 ~ 18%,山苍子素2.5%,树脂3%,山苍子素1.7%,脂肪油1.5%,淀粉1。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约33%的d-杜松醇、1,4-桉叶素* * *约12%、11%的d-松油醇和L-杜松苝。果实仍含有山苍子内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