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乙肝创新药:中国和海德或重新定义“药物发现”
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现阶段传统药企的研发速度,乙肝项目四大创新药物进入临床研究仅用了90天,快了约30倍。
在“AI+新药研发”模式逐渐被业界重视的当下,海德在中国的实践为行业创新药物研发带来了新的启发,或将重新定义“药物发现”。
中以海德致力于打造全球首个人工智能新药R&D孵化平台,由美国科学家、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杰·科恩伯格(Roger Kornberg)、万科集团董事局名誉主席王石、国内大健康领域知名投资机构东方高盛创始人陈明建于2019年底共同创立。该平台的第一阶段致力于研发功能性治疗乙型肝炎的创新药物
中以海德创始人陈明建
中以海德创始人陈明建表示,中以海德有三大革命性任务:一是结合以色列科学家超脑和中国科学家的勤奋,通过全球草根创新模式做出最激进的努力;二是功效验证的革命。与传统临床研究相比,某些步骤是否可以同时进行,机制是否可以改变;第三是药物研发领域的人工智能革命,依靠人工智能快速找到有效药物。
从“拿来主义”到“从0到1”
带量采购导致仿制药时代的衰落和创新药时代的到来,国内新药研发基础薄弱导致“拿来主义”盛行。直接从国外引进创新药的授权交易模式已经成为国内药企的主流模式。
但中以海德致力于从0到1最基础、最前沿的新药研发。希望犹太科学家超脑从0到1“移植”以色列的创新基因,结合国内科学家的勤奋和丰富实践,从基础研发做起。所有研究成果均为自主知识产权。
据了解,中以海德在成立初期就在以色列建立了实验室,由以色列海法理工学院教授Avraham Schroeder担任首席执行官。
在王石看来,之所以一开始就把实验室(孵化器)设在以色列而不是按照一般习惯设在中国,主要是出于对创新氛围和源动力的考虑。“截至目前,中国已建立138个中以创业园,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坦白说,这种指望以色列专家来,中国出钱出料出设备的逻辑是错误的。创新是犹太人存在的基础,但如果没有他们的宗教、社群和文化,在中国创新是非常困难的。”
中以海德董事、万科集团董事局名誉主席王石
王石认为,真正建立孵化器最重要的不是获取技术,而是交流思想和理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如果你去了会发生什么。最重要的是融入,建立信任关系。应该说海德搭建的中以科学家交流平台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
据陈明健介绍,目前中以海德的业务布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旧药新用,通过对现有上千种药物的筛选,进一步发掘对乙肝有特殊疗效的新药,前期实验已筛选出四种药物,即进入现实世界研究的乙肝项目创新药物四种;第二,真的发现了新分子。目前已从21亿个小分子中筛选出86个化合物,进入实验阶段。第三,几个中药正在积极研发,将来会直接商业化。
中国是乙肝大国,全球约1/3的乙肝携带者在中国2。《柳叶刀》在一篇题为《中国的乙肝》的文章中写道,中国有6543.8+0.2亿HBV携带者。在世界范围内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约有30%至45%是由乙肝引起的,而这两个比例在我国高达60%和80%。但是乙肝在国外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也不是医学研发的重点,所以没有一种药物可以完全治愈乙肝。
AI赋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很多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一直在上升,未来可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但最大的问题是成本。与摩尔定律(一种相同技术的成本随着时间和技术进步而降低的理论)相反,药物研发的成本增加了,制造药物的成本每十年翻一番。现在开发一种药物平均要花费26亿美元。第二个大问题是它需要很长时间。临床试验前需要4到7年,临床试验需要5到8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AI技术备受业界关注。中以海德首席科学家李莹莹博士介绍,中以海德收集了针对乙肝人群的全方位组学数据,并结合真实世界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从病理筛选到药物筛选、药物孵化的全过程被AI技术赋能。首先,基于Hi-C三维基因检测技术,通过人工智能对疾病的病理数据进行高质量的采集和分析,形成65438+万人的乙肝数据库。通过大人群的基因组数据揭示病毒性肝炎易感性的遗传机制,然后基于实测数据和化合物分子数据建立生物过程模型,从而分析和预测研发药物中各种化合物的功能和相关性质。最终通过AI筛选,将探索过程缩短到几个月,在检测和筛选上保证准确性,在药物孵化的诸多环节上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实现药物研发的精准高效之路。
“传统的R&D是从一个目标开始做的,但如果一开始目标就错了,以后一切都没用了。AI算法可以跳过单个靶点的不确定性,直接建立药物与疗效的联系关系。关键点不仅仅是一个靶标,还有生物信息学、基因和患者测试数据。这实际上给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很多确定性因素,准确率会更高,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成本。李莹莹说。
值得注意的是,带量采购药品的不断深化,与众多生物医药创新药企要求的回报存在冲突。比如PD-1的医保价格今年会降到1万美元以下,很多单克隆抗体可能会降到500到1000元的区间。
在预期被打破的情况下,还会进行创新吗?
陈明建认为,未来十年医药行业的繁荣将来自商业保险,尤其是创新药的繁荣肯定来自商业保险。所以,对于创新药来说,要想拿回创新的红利,可能就要以商业保险为主了。
近年来,王石一直致力于促进中以各层次的交流。中国和以色列之间的海德工程是一个伟大的成就。“我对中国和以色列的交流很感兴趣,利用AI技术研发新药也很值得期待。我觉得这种探索非常值得。”王石说。
目前,中以海德在药物研发领域的三项革命性工作备受各界关注。据悉,在65438年10月28日由经济观察报主办的“展望2060:可持续发展在中国”高峰论坛中,中以海德荣获“实施可持续发展' 0 '至1 '创新型企业”荣誉,这是对中以海德在创新方面努力的认可和鼓励。
张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