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生活

我从小觉得自己又丑又自卑,但我很骄傲,因为我长得像我爸爸,人们总说我跟我爸爸一样。小时候去附近的商店买东西。老板不认识我。她会说,你是何夏门和何师傅的女儿,一个长得“千千”(意思很像)。我的父亲心地善良,对人真诚友好,勤奋踏实。我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父亲的这些品质,所以自卑减少了很多。

我父亲不是什么大人物,只是个老裁缝,在村里小有名气。14岁开始学手艺,学了三年。他的师傅也是他叔叔,他不仅要学手艺,还要在他叔叔家干活。他开始职业生涯后,就独立了。从17岁开始,我就一直在挑缝纫机和缝纫机给客户做衣服。一般两三天就完成了。当我有更多的工作时,我可能要做四五天。当然,爸爸带徒弟的时候,也有徒弟帮他分担。如果是同村的人家,我爸会带着我和我哥一起。父亲踩着缝纫机的踏板,我和弟弟在他脚边玩耍。如果你哭了,你也会得到爸爸的咆哮或一顿毒打。爸爸累了,我和哥哥会轮流敲他的背,逗他。爸爸很胖,怕热,背上老是长痱子。爸爸喜欢让我们帮他抓。有时候客户送布到我家,我爸在家里给他们做衣服,相当于“承包”,工资会高一点。我这样做了三年。我父亲23岁的时候,通过家人介绍认识了我母亲,然后和她结婚了。据说当时我爷爷家的条件比我爷爷家好很多,我妈妈长得漂亮,上了高中,而我爸爸个子不高,家里条件差,所以我爷爷不同意这门亲事。因为我奶奶去世的时候,我爸爸才十岁,我爸爸还有两个弟弟,三个孩子都是我曾祖母和我爷爷带大的,那时候能养活三个孩子就不错了。父亲到了结婚的年龄,家里没有条件给他准备结婚家具。最后,我爷爷在我父亲的坚持纠缠下,终于同意让我母亲嫁给我父亲。

爸爸会做西服,中山装,汉服,旗袍,婴儿服,寿衣,鞋垫等等,都是自己裁剪制作的。后来一般学做裁缝的人基本都不会剪。直到现在,每年过年回家,还是有老人让我爸爸做衣服。他当然会拒绝,说自己做的衣服不好看,跟不上时尚。其实我知道父亲是谦虚的。爸爸喜欢思考和学习,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别看单纯做一件衣服,他做的比别人好,而且合身。我一直有个印象,父亲给人量尺寸,把布铺在桌子上,用尺子把各种颜色的画粉组合起来,在布上画出各种线条,然后用剪刀剪开,最后开始在缝纫机上拼接,先做出衣服的大概样子,再做袖口、纽扣、拉链、口袋、衣领等。,并一一整理所有细节。最后一步是熨烫。成品出来后,有人带着钱和家里的农产品来我家取衣服。我看着那双满足和赞许的眼睛,觉得父亲是最好的人。有些猝死的人,甚至年纪轻轻的,没有准备寿衣,他们的家人就会来找我父亲给他们做。无论多忙或多晚,父亲都会尽力为别人做。遇到家境贫寒,父亲不忍收工时费。那些孙子还没出生的,早就来我家让我爸给他们做婴儿服。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什么都可以买,但在那个年代,自选面料的衣服对婴儿来说更舒适,也更便宜。那时候爸爸的日程真的很满。如果没有提前发现,可能就排不上队了。我仍然清楚地记得那些老奶奶们的话,他们拉长了他们的口音,请他们的父亲帮助他们,“叔明哥,叔明哥...帮我做一场榛子的阵雨,所以请,嗯,推迟帮我做榛子的时间……”当然,父亲除了给人做衣服,还经常有缝纫的工作,他也会来找父亲。每年过年都会有几个阿姨过来,给他们补很多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别说老人,就连孩子,我们的衣服、包包、鞋子,没有几块补丁是不可能的。爸爸平时帮助别人,做的太多,浪费的时间太多,而且不收钱,有时候还会招来妈妈的抱怨。

初中的时候家里还比较拮据,买衣服又贵又不耐用。所以我的衣服和书包基本都是爸爸做的。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我父亲做衣服直到午夜。我半睡半醒,看见父亲轻轻地把棉袄放在我床边的椅子上。我记得那是一件纯绿色的棉袄,中长款,毛领,两个大口袋。第二天一早我就穿着它去上学了。真的很温暖。我记得有两件黄色短棉袄,袖口有螺纹。最喜欢爸爸做的螺纹袖口,好看,穿起来舒服,不容易脏。当时布料的颜色比较单一,表现出一些不同的颜色就足够了。那两件黄色的棉袄,一件还挂在我的老房子里,一件已经给了我表哥。

刚读初三一个月,右腿突然疼痛难忍,还伴有高烧。班主任段和我妈一起送我回家,后来我去合肥省立医院急救。确诊化脓性关节炎花了一个星期。爸爸从福建石狮直接去了合肥省立医院。他来的时候,背着一个小黑包,看起来又累又焦虑。那一刻我不忍见父亲。让远在他乡的家人为自己担心,真的是一种罪过,但又无能为力。接下来的两个月,从合肥省立医院到望江骨科医院再到合肥武警医院,病情没有好转,最后从武警医院回家休养。出院前几天,父亲听隔壁床的病人说,亳州一家民营骨科医院有专门治疗这种病的中药和膏药。父亲连夜赶火车,吃了药,马上回来。他后来说晚上真的很冷,只穿了薄袜子。还好我的病能好起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药。后来父亲去这家医院感谢院长。

出院的时候,我还不能走路,但是我爸抱着我,我妈拖着我的腿,别人都不能碰我。一碰到我,我的眼泪就会流下来。爸爸,妈妈和我,三个人坐火车。当时都是临时去车站买票,更有甚者买不到座位。好心的乘务员看着我们真的很难,我父亲只需要买两个座位,用轮椅把我推到火车门口,然后我父亲就把我抱上车了。为了我,父亲躬身微笑着和别人商量换座位。别人换了,我爸会一直感谢我。拥挤的火车上,父亲满头大汗,但还是小心翼翼地看着我,生怕我被别人碰到。我妈妈晕车,需要照顾。只有父亲站在我和母亲身边,那个画面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

一年后,身体基本恢复。当我再次回到学校的时候,我已经不需要拄拐杖了,但是我还是一瘸一拐的,好像腿长短不一。第一学期,我妈通过找关系让我住在远房亲戚家。因为腿没完全齐,上下铺睡不着,打水也不方便(当时初中条件还比较落后,学生用的都是很远的池塘里的水)。初中的时候,同学一周回家两次,周三下午洗澡吃饭,周四上午回学校。周五下午回家,周一早上回学校。我只能每周周五回家。当时家里花钱找了个叔叔每周五接我放学,骑摩托车送我回家。单程30分钟,每次费用20元。当时是家里人愿意为我花的大价钱(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或多或少还保留着,家里人想尽办法给我治病,让我重返校园,这已经被村民质疑了,因为在我们村。那时候有几个亲戚同学住在一起,但是每周三下午,他们都回家了。我随口跟父亲说,周三晚上我一个人在那里,我有点害怕。结果第二学期爸爸很久没出门了,就带着妹妹在家附近的裁缝厂打工。每周三晚上他来学校接我,带我去爸爸工作的工厂或者送我回家,然后第二天早上送我去学校。

中考的时候,爸爸送我去学校门口接,然后我坐校车去了县城。考试三天,很多家长去看望孩子,都是大包小包的零食饮料。父亲也去看过我,但是没有其他好吃的,只有三瓶农夫山泉。当时觉得有点失落。后来在电话里听到分数,我都不敢相信,因为超出预期100多分(当然我的估计是保守的)。我上的高中其实是一所普通的市属高中,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已经考上了理想的高中,全家人都很开心。当时爸爸说考试的时候不给你吃东西,是怕你不小心吃坏肚子影响考试。

高中期间,我们一个月回家一次,住在县城的同学可以一周回家一次,住在附近的可以去上学。而我们远在学校的同学,总是在月底回家。每次呆一个周末,回学校都会带点咸菜和零食。一个星期左右就要吃了,接下来的三个星期只能在学校食堂吃饭。高二下学期,爸爸和姐姐在县城租了房子,在家做衣服。我父亲几乎每隔一天就给我送来热饭。每次月嫂放假,爸爸都会来接我,给我买两个大烧饼。其实我想说,我不喜欢烧饼,又干又没味道。我爸爸给我做了红烧茄子。其实我从小就不吃茄子,因为我妈说吃茄子会让我“疯”(意思是会让我发疯)。爸爸自己买了瘦肉,带到学校附近的餐馆加工。他做了满满一饭盒芹菜丝和一盒热喷饭。那是晚自习刚结束,老师不在,我们在自习。父亲站在窗前,说我们趁热吃了。我在第一排靠近黑板,教室中间,打开了饭盒。整个教室充满了香味。我觉得有点无奈,因为我不吃芹菜,旁边的同学却很羡慕。我曾经送过熏肉和蔬菜去炒。当时我就想,哪里来的腊肉和蔬菜混着炒?一般腊肉和白菜杆子一起炒。上面的菜我一开始不喜欢,后来喜欢了,因为是爸爸送的,我也愿意尝尝。尝过之后觉得还挺好吃的,大概更多的是因为爸爸带给我的感动和温暖吧!

第一次高考,父亲从考点和学校宿舍接送我上下学。不出所料,我的成绩不理想。全班只有两个同学上了二线,其他很多同学都去复读了,我也是其中之一。高考第二年,父亲说不回来了。我说我怕晕车,他果断提前一个月回来了。我爸妈回家了,我爸每周都去县城看我。我妈在家把肉煮好,装在保温桶里,外面裹个棉衣。我爸骑摩托车到学校花了1个小时,每次都是我爸算时间送饭。高考前一周没送肉,说快考试了,怕万一吃坏肚子。只给我带了牛奶和止痛药,连我自己都没想到。我问是什么药,父亲只说是你妈让我带的。其实我是怕我高考来了几天肚子疼,因为我高中的时候,每次来例假,真的是浑身酸痛,脸色苍白。如果真的遇到了,我可能就坚持不了考试了。高考后三天,爸爸送我来回学校和考点。我记得很清楚,每次考试我从宿舍出来的时候,他已经在门口等了。可是,考英语的时候,我等了一会儿,他还没来。我给隔壁便利店的爸爸打电话,他说一会儿就到。他到的时候,脸上明显带着担心和愧疚的表情。心虚,让我担心,又怕我一拖再拖,会害了我的一生。

说实话,如果我们现在用眼睛去寻找另一半,像我父亲一样,肯定不是对的人。我没有好身材,没有好口才,不会说好话,在家不会哄老婆,在外面不会给妈妈挣面子,也不能给妈妈稳定的安全感。但是他会努力赚钱,诚实,对朋友忠诚。他在外面是个好人,在家绝对是个好爸爸。但是,在我妈眼里,他不是一个好丈夫。从小我就问我妈,你和我爸天天吵架,闹得不开心,你怎么不离婚?我妈给我的答案是:第一,我舍不得生三个孩子;第二,你爸爸赚的钱会交给我保管;第三,我们没有结婚证。如果要离婚,得先领结婚证,又要花钱又要时间。(好像现在不用交钱领证了。)

爸爸就是这么笨,总是想着我,一个大大咧咧的人,很少见过几次爸爸的眼泪,其中一次是姐姐结婚的前一天晚上。我叔叔顺便把我从学校接回了叔叔家,我爸爸忙完了就去他叔叔家接我。见到父亲的时候,看到他红肿的眼睛,也许是因为舍不得妹妹,也许是因为事情太多,父亲忙的筋疲力尽!有点懦弱,他一辈子不爱闹,也不会化解矛盾,但他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我们三个孩子,给了我们这个家。

2020年9月29日